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毛志俊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5000)

【摘要】板蓝根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其性寒味苦,其除了单独入药外,也常与其它中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荆芥、薄荷、贯众等组成复方。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等,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该文旨在阐明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板蓝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296-02

板蓝根为中国传统中药,又称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其性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近几年,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及实验技术的广泛应用于研究板蓝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发现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阐明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

1.1抗菌作用板蓝根水浸液及提取液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1]。

1.2抗病毒作用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1.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板蓝根多糖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调节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其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一定促进作用。

1.4对内毒素的作用内毒素是能引起人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源。目前对板蓝根的抗内毒素作用研究较多。有研究发现[3]板蓝根磷脂对内毒素血症的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具有保护作用。

1.5解热抗炎作用

板蓝根能显著抑制细菌、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板蓝根多糖可以调节由内毒素诱所导的单核/巨噬细胞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

1.6抑制血小板聚集板蓝根显著抑制由二磷腺苷诱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并将有效成降解为尿苷、尿嘧啶、次黄嘌呤、水杨酸等[4]。

1.7抗癌作用板蓝根中的靛玉红是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脂溶性板蓝根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卵巢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杀伤能力。

1.8致突变作用板蓝根水煎液能明显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对小鼠精子畸形具有致突变作用。

2.临床应用

2.1呼吸系统疾病板蓝根广泛用于治疗或预防病毒性感冒发热、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和口腔溃疡、毛细支气管炎等。对于病毒性感染单方即可奏效。板蓝根具有止咳化痰作用所以其还可以治疗儿童肺炎喘嗽。

2.2消化系统疾病可预防及治疗病毒性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临床以复方制剂治疗为多且效佳。匡君等[6]用板蓝根复方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现其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并可促进肝功能恢复及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该复方制剂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和促进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改善,促进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转阴,提高机体免疫调节机能等作用。既治标,又治本。另外可治疗复发性口疮、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及小儿肠炎[7]。

2.3口腔科疾病单纯疮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口炎是一种口腔黏膜病。彭文英[8]研究发现以板蓝根注射液肌内注射疱疹性口炎患者。全部病例均在一周内治愈且无并发症发生,口腔溃疡愈合比自然病程明显缩短,临床疗效显著。板蓝根还可以对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腮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4皮肤及骨骼疾病的应用板蓝根对多种病毒性皮肤病及骨骼疾病有较好疗效。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玫瑰糠疹、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瘤、跖疣、尖肋软骨炎均有良效。有研究[9]采用无菌棉签蘸取板蓝根液局部外涂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2.5眼科疾病板蓝根对流行性结膜炎的防治效果很好。板蓝根中药复方煎剂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效果也较明显。有学者[10]用板蓝根注射液治疗单疮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疗效满意,无副作用。

2.6其他疾病板蓝根注射液可有效治疗痛风。另有报道板蓝根与其他中草药配伍对泌尿系统结石、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炎等有效。

3.展望

综上所述,中药板蓝根作为清热解毒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化学成分包括1-硫氰酸-2-羟基-3-丁烯、靛蓝、靛玉红、腺苷、棕榈酸、5-乙烯噁唑烷-2-硫酮、B-谷甾醇、蔗糖及精氨酸等[11]。板蓝根对SRAS的防治作用获得肯定后,其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板蓝根的药理作用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增强个体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其临床应用多局限用于抗菌、抗病毒消炎方面,其增强免疫功能之药理作用,仍未引起重视。所以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仍有很多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虽然对板蓝根已作了许多研究,但在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方面尚未有确切的结论。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板蓝根有效成分的性质及具体药理作用,并将其充分应用于临床将有着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雪燕,周鹏.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14,08(26):33-35.

[2]翟志光,王克林,孙刚,等.板蓝根颗粒和苦甘颗粒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1):987-989.

[3]许平,王新春,刘北彦.板蓝根磷脂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4,38(4):333-335.

[4]胡娅,方建国,刘云海.板蓝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2005,10(24):921-922.

[5]陈庆.板蓝根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事,2009,6(23):607-608.

[6]王匡君,王朝安.“乙肝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6):18-19.

[7]邱庆伟.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80例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3(1):52-54.

[8]彭文英.马鞭草、板蓝根治疗疱疹性口腔炎31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961-962.

[9]朱永辉.局部外用板蓝根液治疗带状疱疹51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6):732-733.

[10]李瑞恒,孙煦.双黄连联合板蓝根治疗病毒性角膜炎[J].华西医学,2010,25(12):2213.

[11]文飞翔.板蓝根抗炎活性部位抗炎作用的药理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0):41-42.

标签:;  ;  ;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