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内审视”现象研究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内审视”现象研究

论文摘要

“内审视”是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主要语言特质,是指中国女性艺术所呈现的异于西方女性艺术的一种本土化的艺术视角,即审视自身内在(小“我”),与女性群体(大“我”)为前提,来进行观察、体验和表述的艺术实践。其成因不仅是生理和心理的,而且更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塑造的结果。“内审视”现象也是女性艺术的特征之一,是女性艺术所特有的。具体特征内容体现在:女性艺术家心理及情绪表达的直接性;艺术媒介选择及手段的直觉性;创作过程中个人体验的主体性和女性经验与感受的独特性;以及女性艺术作品画面表达与形象的模糊性。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内审视”现象是指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女性艺术题材的现象学研究。中国当代美术界并没有真正出现以“主义”为特征的女性艺术,但却有着一群才华横溢的女性艺术家。中国女性艺术的产生也不是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语境下,所以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视角更多的是从个人出发,对自己家庭及身边事物的观察,使得艺术作品题材的表述呈现更多的向内观看与自省,不仅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重视,也是对当今女性地位与角色变迁的写照。本文将围绕对“内审视”概念的理解,以现象产生的因素和艺术作品题材的表述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女艺术家作品来阐释女性艺术家群体“内审视”现象的艺术语言特征,从而揭示了女性艺术的“内审视”现象在当代艺术发展中产生的必然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结构框架图
  • 2 女性艺术的"内审视"现象概述
  • 2.1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中国女性艺术
  • 2.1.1 女性艺术概念的界定与关键词
  • 2.1.2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介入
  • 2.1.3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中国女性艺术境遇
  • 2.1.4 关于当代女性艺术的评介问题
  • 2.2 "内审视"现象的概念与内容
  • 2.2.1 对自我与女性群体的关注
  • 2.2.2 对微观事物的特别关注
  • 2.2.3 对感性思维的艺术化表达
  • 2.3 "内审视"现象的特征表现
  • 2.3.1 心理及情绪表达的直接性
  • 2.3.2 媒介与艺术手段的直觉性
  • 2.3.3 创作中个人体验的主体性
  • 2.3.4 女性经验与感受的独特性
  • 2.3.5 画面表达与形象的模糊性
  • 3 女性艺术"内审视"现象的产生
  • 3.1 女性心理及意识因素
  • 3.2 女性生育体验因素
  • 3.3 社会身份与地位因素
  • 3.4 传统文化的传承因素
  • 4 女性艺术"内审视"现象的题材表述
  • 4.1 对女性身体的"内审视"
  • 4.1.1 作为观念表达的身体
  • 4.1.2 作为感受对象的身体
  • 4.1.3 作为挑战传统文化的身体
  • 4.1.4 作为话语权的身体
  • 4.2 花作为媒介的"内审视"
  • 4.2.1 禁忌之花
  • 4.2.2 幻想之花
  • 4.2.3 恐怖之花
  • 4.2.4 奇异之花
  • 4.2.5 女人之花
  • 4.2.6 似花非花
  • 4.3 对生活体验的"内审视"
  • 4.3.1 女性家庭生活的写照
  • 4.3.1 女性社会生活的写照
  • 5 对女性艺术"内审视"现象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文化性思考
  • 5.1 作为当代艺术景观中独特的艺术视角
  • 5.1.1 性别差异下的文化表现
  • 5.1.2 女性视角的独特性表现
  • 5.1.3 艺术作品的特征表现
  • 5.1.4 女性文化的特征表现
  • 5.2 女性艺术的自我觉醒与突破
  • 6 我的毕业创作实践分析
  • 6.1 创作缘起
  • 6.2 创作构思
  • 6.3 创作主题
  • 6.4 创作过程
  • 6.5 创作启发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影响[J]. 飞天 2011(18)
    • [2].赴比利时举办“镜花水月——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策展小记[J]. 中国美术馆 2009(11)
    • [3].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特点[J]. 教育前沿(综合版) 2008(12)
    • [4].裸露:中国当代女性行为艺术的“自我殖民”[J]. 才智 2013(13)
    • [5].中国当代女性发展与社会性别意识[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 [6].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与“花”的对话[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4)
    • [7].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研究文献综述[J]. 艺术探索 2011(05)
    • [8].浅谈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发展方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2)
    • [9].中国当代女性慈善公益活动初探[J].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6)
    • [10].中国当代女性杂志的广告现状与设计特性研究[J]. 明日风尚 2020(08)
    • [11].抗争与救赎——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中“自恋”与“自虐”意识的解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7)
    • [12].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之我见[J].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8(10)
    • [13].花样年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中的媒介研究[J]. 美术研究 2018(04)
    • [14].从“贤妻良母”到“女汉子”:中国当代女性审美形象分析[J]. 中国美学研究 2014(02)
    • [15].本土化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研究[J]. 美术界 2010(05)
    • [16].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镜头下的体识[J]. 美术文献 2014(05)
    • [17].缺席的身份——2011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提名展作品选登[J]. 艺苑 2011(03)
    • [18].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性别困惑中的自我拯救[J]. 美术向导 2011(02)
    • [19].走向自我之后: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自我书写及其发展境遇[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08)
    • [20].走向自我之后: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自我书写及其发展境遇[J]. 殷都学刊 2008(03)
    • [2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国当代女性导演的爱情观[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09)
    • [22].2008,艺术绽放[J]. 华人世界 2008(03)
    • [23].“中国当代女性诗歌”研讨会会议综述[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4].中国当代女性架上绘画的图像修辞学微观[J]. 美术大观 2009(06)
    • [25].成长的阵痛与女性意识——从《黑处有什么》看中国当代女性题材电影[J]. 电影评介 2017(01)
    • [26].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现状分析[J]. 当代文坛 2011(02)
    • [27].开启无限可能[J]. 芭莎珠宝 2014(04)
    • [28].西方理论话语与中国当代女性小说潮流的发生[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29].“半边天——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综述[J]. 中国美术馆 2011(11)
    • [30].中国当代女性艺术[J]. 中国美术馆 2011(11)

    标签:;  ;  ;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内审视”现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