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起源于美国。此后,英美法系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程度上逐步采纳和推行了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相比于英美国家,大陆法系国家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包括我国在内,也已经或者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借鉴、接受了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产生于“一元制”公司内部治理模式的背景,在解决“内部人控制”以及由此延伸的其他弊端的初衷下,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决策和监督两个方面。从价值判断上讲,一方面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有其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独立董事法律制度要臻于完善,也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不断发展。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的移植与发展,可以从实践历程和立法建构两个角度予以分析,而立法建构在时间上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概括地讲,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移植和发展过程,呈现出了法律移植的必然性、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性以及引进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嵌合性特点。从必要性的角度分析,由于我国在公司治理中“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突出问题的存在,移植和实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对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以及强化董事会的制约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从可行性的角度分析,相比于“选择制”模式或者“借鉴改造”监事会等模式,我国所实际体现的“嵌入制”模式,无论从制度协调的宗旨理念、优势互补,以及减少移植成本、实际效果等方面看,也是现实可行的。尽管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以“嵌入制”模式的移植和实行,是必要并且可行的,但是,我国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功能定位立法与实践的脱节,在立法角度,体现出了对监督功能的倾向,而在实践角度则过多地体现出(参与)决策功能的倾向;二是预期效用仍显不足;三是外部环境的欠缺、制度层面的不协调以及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由此,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法律制度,首先是要做到立法和实践功能定位的统一,价值理念的趋同;其次是要重点做好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协调,以及与其他相关规范的互动:再次是要尽快完善独立董事具体制度的构建,包括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制度,任免制度,独立董事的权利、激励与薪酬制度,义务、约束与责任制度,以及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独立董事协会,补偿保护与责任保险制度等,同时也要整合立法,从而保障实现其根本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以及在我国的现状
  • (一)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
  • 1、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起源
  • 2、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相关概念
  • 3、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初衷及功能
  • 4、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价值判断
  • (二)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分析
  • 1、实践历程
  • 2、立法建构
  • 3、特点分析
  • 二、我国实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一) 必要性分析
  • 1、不同观点
  • 2、我国公司治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3、我国移植、实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意义
  • (二) 可行性分析
  • 1、路径或模式的选择
  • 2、我国移植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现实选择与可行性分析
  • 三、我国实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功能定位立法与实践的脱节
  • 1、立法角度:对监督功能的倾向
  • 2、实践角度:对决策功能的倾向
  • (二) 预期效用的不足
  • (三) 外部环境因素欠缺、制度层面的不协调以及“独立性”不足
  • 1、外部环境因素欠缺
  • 2、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不协调
  • 3、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
  • 四、完善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 (一) 引导与趋同──功能定位的统一,价值理念的趋同
  • (二) 协调与互动──制度协调、实现良性互动
  • 1、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的协调
  • 2、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与其他相关规范的互动
  • (三) 建构与整合──具体建构、整合立法
  • 1、独立董事具体制度建构
  • 2、整合独立董事立法,实现其根本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董事网络与公司治理研究述评及展望[J]. 管理现代化 2019(06)
    • [2].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边界与追责标准——基于15件独立董事未尽勤勉义务行政处罚案的分析[J]. 法律适用 2020(02)
    • [3].“退而不休”的独立董事发挥余热了吗?——审计委员会中退休独立董事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20(01)
    • [4].独立董事最佳任期研究——基于神经网络模型[J]. 商业会计 2020(03)
    • [5].独立董事“标签特征”抑制了大股东掏空吗?——基于区域研究[J]. 财会通讯 2020(06)
    • [6].独立董事履职优势特征识别及其评价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20(02)
    • [7].我国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相关法律制度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4)
    • [8].对可靠数据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专访路孚特中国董事总经理陈芳[J]. 中国投资(中英文) 2020(Z3)
    • [9].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权制度的思考[J]. 经济师 2020(05)
    • [10].独立董事网络与企业创新[J]. 武汉金融 2020(05)
    • [11].国外独立董事履职经验对我国农村中小银行的借鉴与启示[J]. 中国农村金融 2019(15)
    • [12].中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法律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 [13].独立董事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研究综述[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08)
    • [14].海外董事、制度环境与公司过度投资[J]. 财会月刊 2019(23)
    • [15].专职董事的那些事[J]. 董事会 2019(10)
    • [16].技术独立董事能有效提高企业价值吗?[J]. 财会通讯 2018(03)
    • [17].论公司治理中董事的职权履行问题[J]. 经贸实践 2018(07)
    • [18].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用手投票”行为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5)
    • [19].中国产权协会董事分会挂牌成立[J]. 产权导刊 2018(06)
    • [20].政府董事: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重建的切入点[J]. 政法论坛 2017(01)
    • [21].学者董事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2)
    • [22].董事异质性对大股东隧道效应抑制效果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2)
    • [23].董事辞任未果怎么办[J]. 董事会 2017(01)
    • [24].信息披露真实性的价值——来自官员独立董事辞职原因披露的证据[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6(04)
    • [25].独立董事特征对资本成本的影响[J].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7(01)
    • [26].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市场感知的视角[J]. 财经论丛 2017(04)
    • [27].独立董事之独立性保障机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13)
    • [28].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义务[J]. 许昌学院学报 2017(01)
    • [29].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7(05)
    • [30].女性董事与企业绩效:综述与展望[J]. 金融发展研究 2017(07)

    标签:;  ;  ;  

    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