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论文摘要

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争论,最早由英国学者斯诺提出,但在此之前,两种文化的关系就已经存在了,呈现出从原始融合走向近代相互冲突的过程。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负效应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哲学领域和文化领域讨论研究的热点。文化间的冲突和矛盾不仅严重阻碍了各学科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精神、生态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危害。因此,了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历史演变,分析二者冲突的原因,直面二者冲突的危害,寻找文化融合的途径,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此展开对两种文化冲突与交融问题的探讨。文章首先在新的历史时期反思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并重新审视“索卡尔大战”的深远意义,以此提高当代社会对于文化冲突问题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追溯两种文化冲突的原因,并正视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弊端和危害,总结出,未来两种文化冲突的化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个人和文化自身发展所提出的迫切要求,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最后从观念、制度等多层面探讨了文化融通的途径,力图化解两种文化间的冲突与隔阂。两种文化的交融方式该是怎样?是无差别的相互同化或取代,还是保留差别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这是本文探讨的最终问题,本文对两种文化的融合方式和途径提出了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旨在唤起人们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关系的高度重视,提高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度,进而正确认识到文化间的包容和沟通对于我们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2 国内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两种文化的沉思和“索卡尔事件”的再审视
  • 2.1 两种文化概念的提出
  • 2.1.1 斯诺提出两种文化的概念
  • 2.1.2 斯诺—利维斯之争
  • 2.1.3 马克思关于两种文化的基本观点
  • 2.2 关于两种文化的论战
  • 2.2.1 科玄论战
  • 2.2.2 “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
  • 2.3 两种文化和“索卡尔事件”的哲学沉思
  • 2.3.1 两种文化观点的沉思
  • 2.3.2 “索卡尔事件”的再审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两种文化冲突溯因
  • 3.1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关系的历史追探
  • 3.1.1 两种文化在古代的原始融合
  • 3.1.2 两种文化在近代的相互冲突
  • 3.1.3 两种文化在近代冲突的极端表现
  • 3.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溯因
  • 3.2.1 文化冲突的思想层面因素
  • 3.2.2 文化冲突的社会层面因素
  • 3.2.3 文化冲突的教育层面因素
  • 3.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危害
  • 3.3.1 两种文化冲突的思想危害
  • 3.3.2 两种文化冲突的生态危害
  • 3.3.3 两种文化冲突的价值危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种文化冲突的化解及文化交融
  • 4.1 两种文化冲突化解的理论基础
  • 4.1.1 两种文化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 4.1.2 两种文化在内容上具有互补性
  • 4.2 两种文化冲突化解的现实基础
  • 4.2.1 两种文化的交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4.2.2 两种文化的交融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 4.3 文化交融的途径
  • 4.3.1 文化交融的观念途径
  • 4.3.2 文化交融的制度途径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西语境下的“两种文化”解读[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 [2].推进科学与人文均衡发展的对策浅探[J]. 长江丛刊 2020(12)
    • [3].教育翻译中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困境[J]. 教师博览 2020(20)
    • [4].《东西相遇》:20张图让你看懂中德文化差异[J]. 作文与考试 2017(11)
    • [5].浅议现代法语和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J]. 科学中国人 2017(06)
    • [6].“贵族科学家”与“布商女儿”——《法国中尉的女人》与英国的“两种文化”之争[J]. 外国语文 2019(04)
    • [7].从“科玄论战”看“两种文化”分裂的根源及其融合路径[J]. 理论月刊 2015(08)
    • [8].诠释“天”与“地”视域下的中西文化[J]. 神州 2014(17)
    • [9].论“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汇[J]. 知识经济 2013(19)
    • [10].民族地区高校实施“两种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凯里学院学报 2012(05)
    • [11].两种文化的互补和通识教育——关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若干思考[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2].浅析中国的唯科学主义与两种文化的融合之道——读《两种文化》有感[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4)
    • [13].科学大战与两种文化[J].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2)
    • [14].“两种文化”论战主题的历史变迁与意义分析[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09(06)
    • [15].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之差异的考察(下)[J]. 文化艺术研究 2008(02)
    • [16].从“两种文化”到“三种文化”[J]. 科学 2019(05)
    • [17].从可口可乐和茶谈中美两种文化观念的冲击和碰撞[J]. 福建茶叶 2016(09)
    • [18].两种文化与通识教育[J]. 文教资料 2009(01)
    • [19].论《俄狄浦斯王》“歌队”中两种文化精神的博弈与妥协[J]. 神州 2013(15)
    • [20].何谓成功——择业与理想[J]. 读者(原创版) 2008(04)
    • [21].翻译是翻文化的“译”术[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Z1)
    • [22].论梁宗岱的“两种文化”[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3].生态文化是两种文化走向融合的文化[J]. 科技信息 2011(36)
    • [24].科学家对待两种文化的态度[J]. 科学学研究 2008(02)
    • [25].试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个体呈现[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3)
    • [26].为什么要了解一点科学史[J]. 今日科苑 2016(08)
    • [27].翻译需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来认识[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6)
    • [28].浅析中西方两种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J]. 校园英语 2014(25)
    • [29].两种文化与不可通约性[J]. 青年记者 2019(12)
    • [30].从习语对等看中西方时间观的文化重合[J]. 作家 2010(18)

    标签:;  ;  ;  ;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