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创造及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培养

论科技创造及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科技创造研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科技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等院校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本文基于科技哲学、创造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科技创造主体、科技创造的动力、科技创造的社会环境、科技创造的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最后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造的现状及其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我国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培养对策与建议。全文的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1、科技创造及其主体特征分析。在对创造与创新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创造的典型活动,提出了科技创造主体应具备的若干基本特征。2、科技创造的运行机制。通过对科技创造的演化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和谐理论的科技创造主体的心理和谐过程;在总结和归纳当今学界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科技创造活动的一般模式,另外从哲学上加以概括和提炼了几种科技创造的一般方法。3、科技创造的动力。本文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将科技创造活动看作一个包含创造主体、创造环境、创造动力、创造机制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科技创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科技创造力是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4、科技创造的社会环境。科技创造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创造活动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本文分别从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三个方面分析科技创造的社会环境,指出三种环境对创造的促进作用与制约作用。5、科技创造力及我国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现状分析。本章在研究创造力的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造力的涵义,阐述了科技创造力的构成维度;同时以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及当前大学生科技创造力培养的存在问题为切入点,总结存在问题表现,分析其原因。6、促进大学生科技创造力培养的对策研究。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此部分是论文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和实践部分,是结合科技创造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以及制约大学生科技创造力因素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大学生科技创造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第2章 科技创造及其主体特征分析
  • 2.1 创造与创新
  • 2.2 科技创造
  • 2.3 科技创造主体的特征分析
  • 2.3.1 关于科技创造主体的认知特征
  • 2.3.2 关于科技创造主体的人格特征
  • 2.3.3 关于科技创造主体的能力特征
  • 第3章 科技创造的运行机制
  • 3.1 科技创造的演化机理
  • 3.1.1 科技创造的生成机制
  • 3.1.2 基于和谐理论的科技创造主体的心理过程
  • 3.2 科技创造的一般模式
  • 3.2.1 问题过程模式
  • 3.2.2 思维过程模式
  • 3.3 科技创造的一般方法
  • 3.3.1 从相对中优选绝对
  • 3.3.2 从偶然中把握必然
  • 3.3.3 从量变中促进质变
  • 3.3.4 从否定中实现再否定
  • 第4章 科技创造的动力
  • 4.1 科技创造的内在动力
  • 4.1.1 需要是产生创造行为的积极性源泉
  • 4.1.2 创造动机是产生创造行为的内在动力
  • 4.1.3 好奇心与兴趣引发创造行为
  • 4.1.4 科学的理想与信念是引导创造行为的不竭动力
  • 4.2 科技创造的外在动力
  • 4.2.1 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 4.2.2 物质条件的具备
  • 4.2.3 科技成果的本身的积累
  • 第5章 科技创造的社会环境
  • 5.1 科技创造的文化环境
  • 5.1.1 文化观念
  • 5.1.2 文化风尚
  • 5.1.3 文化习俗
  • 5.1.4 文化教育
  • 5.1.5 文化手段
  • 5.2 科技创造的制度环境
  • 5.2.1 评价机制
  • 5.2.2 激励机制
  • 5.2.3 知识产权制度
  • 5.3 科技创造的组织环境
  • 5.3.1 科学共同体的规范
  • 5.3.2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运行机制
  • 5.3.3 科学共同体的结构
  • 第6章 科技创造力及我国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现状分析
  • 6.1 科技创造力内涵
  • 6.1.1 创造力的概念解析
  • 6.1.2 科技创造力的涵义
  • 6.2 科技创造力的维度
  • 6.2.1 科技创造信息
  • 6.2.2 科技创造意识
  • 6.2.3 科技创造精神
  • 6.2.4 科技创造思维
  • 6.2.5 科技创造技能
  • 6.3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历程
  • 6.3.1 启动阶段
  • 6.3.2 兴起阶段
  • 6.3.3 发展阶段
  • 6.4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造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5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造能力的因素
  • 6.5.1.外部环境条件
  • 6.5.2.内部因素
  • 6.5.3.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因素
  • 6.5.4.专业因素
  • 6.5.5.情感因素
  • 第7章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对策与建议
  • 7.1 培养科技创造力首要是转变教育观念
  • 7.2 优化科技创造的心理品质
  • 7.3 加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 7.4.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 7.5 强化科技创造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
  • 7.6 重视创造型教师的培养
  • 7.7 确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 7.8 优化科技创造的大学环境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论科技创造及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