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张力带联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桡骨张力带联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一、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郑芳[1](2018)在《31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治疗策略,并分析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研究方法:2011年7月2018年1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43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19个月后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分别对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入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方式、年龄等因素与最终肘关节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3例,良4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7.1%。结论:正确判断骨折类型,根据患者伤情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及适宜的手术入路,骨折有效的复位内固定,术后及时的功能锻炼等能有效降低肱骨髁间C型骨折术后肘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年龄也会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邓德礼,肖立军,罗程,梁和胜,廖穗祥[2](2015)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32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患者18例(尺骨鹰嘴截骨组),同期采用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治疗患者14例(肱三头肌舌形肌瓣组)。治疗后进行随访记录,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情况、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及优良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尺骨鹰嘴截骨组随诊1220个月,平均随诊15.4个月;肱三头肌舌形肌瓣组随诊1222个月,平均随诊16.8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骨鹰嘴截骨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弧大于肱三头肌舌形肌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5);尺骨鹰嘴截骨组MEPS评分及优良率均优于肱三头肌舌形肌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肘关节功能好、并发症少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首选手术入路。

张宝锋[3](2013)在《双钢板与Y形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双钢板和Y形钢板在肱骨髁间骨折治疗中疗效的观察,系统评价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上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自2005年3月至2012年09月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患者肱骨髁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8例,女28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双钢板组和Y形钢板组。其中双钢板组29例,Y形钢板组17例。根据AO分型,C1型10例,C2型22例,C3型14例;双钢板组C1型6例,C2型14例,C3型9例; Y形钢板组C1型4例,C2型8例,C3型5例。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对骨折进行准确评估;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均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从术后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双钢板和Y形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根据改良的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无病例脱漏。除Y形钢板组2例因内固定失效没有骨性愈合,余患者均骨性愈合。双钢板组出现肘关节僵硬1例,Y型钢板组2例;双钢板组出线创伤性关节炎1例,Y形钢板组2例;两组均未出现迟发性尺神经炎、异位骨化。根据改良的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后显示:双钢板组优15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75%;Y形钢板组优4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64.7%,对比结果显示双钢板组优良率明显高于Y形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与Y形钢板内固定相比,固定更牢靠,力学性能更稳定,可进行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更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2)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包括高质量的X线片和CT平扫+三维重建)是治疗的前提,对骨折粉碎程度、骨折块移位方向进行正确评估。(3)准确评估神经、血管损伤情况,注意肢端血运、感觉,避免漏诊、误诊。(4)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显露充分,避免了对肱三头肌的损伤,固定后减少肘关节粘连。(5)术中注意保护尺神经,并常规做尺神经前置,避免内置物对其刺激及卡压,防止术后迟发性尺神经炎。

聂勇,王金刚,张春雷[4](2013)在《双钢板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近年手术治疗的1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肱骨髁间粉碎型骨折进行分析。平均随访15个月。结论: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是影响肱骨髁间骨折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且选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熏洗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郑煦光,李力更,梁俊生,张立峰,安志刚[5](2012)在《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锁定钢板在骨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目前针对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治疗多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或张力带内固定等方法治疗。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半年至4年。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治疗期间无死亡的病例发生,其中治疗组在固定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较好。

李家德,林海滨,王海[6](2008)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近况》文中研究表明肱骨髁间骨折以往以保守治疗为主,不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常常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达到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就目前对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内固定方法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何承建,魏玉玲,章汉平,宋耀发,白书臣,许申明[7](2003)在《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 :2 0例肱骨髁间骨折按Risebor ough和Radin 4度分类法 :Ⅱ度 3例 ,Ⅲ度 1 2例 ,Ⅳ度 5例 ,均采用髁间拉力螺钉、髁上桡侧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 1~ 3年 ,按改良Cassebaum评价 :优 1 2例 ,良 5例 ,可 3例 ,优良率 85 %。结论 :应用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便、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等优点。

赵宏普[8](2002)在《《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文中提出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9](2011)在《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文中认为距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在临床工作并不罕见,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骨折尤其是复杂粉碎性的距骨骨折有不断发展并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且因致伤暴力较大,往往存在软组织损伤,

高磊[10](2011)在《中医“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两组不同肘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患者的疗效观察,比较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探讨功能锻炼的动静平衡理念。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进行骨折术后康复的定期临床疗效观察。对我院在2003年9月~2010年06月间治疗的55例骨折患者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结果按HHS的功能标准进行评分,并对其中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研究表明,临床疗效方面,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在HHS的功能标准评分下,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的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锻炼在肘关节HHS标准评分下有着明显的优势及临床疗效,在早期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二、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31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受伤机制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处理
    2.5 随访及疗效评价
    附图
3 结果
4 讨论
    4.1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肱骨髁间C型骨折治疗的基础
    4.2 根据患者伤情,掌握最佳的手术时机
    4.3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4.4 争取有效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
    4.5 骨折碎裂程度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4.6 年龄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尺骨鹰嘴截骨组
    2.2 肱三头肌舌形肌瓣组
    2.3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3)双钢板与Y形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选择标准
        (三) 资料分析
    二、 研究方法
        (一) 术前准备
        (二) 手术时机选择
        (三) 手术方法
        (四) 术后处理
        (五) 术后随访情况
    三、 疗效评价
        (一) 观察指标
        (二) 评价标准
    四、 统计学分析
    五、 研究结果
讨论
    一、 肱骨髁间骨折特点
    二、 肱骨远端双柱理论和拱门原理
    三、 肱骨髁间骨折的分型
        (一) AO 分型
        (二) MEHNE 分型
    四、 术前评估
    五、 手术时机选择
    六、 双钢板和 Y 形钢板的对比
        (一) Y 形钢板内固定的特点与不足:
        (二) 双钢板内固定:
    七、 手术入路的选择
    八、 尺神经前置
    九、 植骨
    十、 功能锻炼及术后并发症预防、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4)双钢板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正确判断骨折分型和移位程度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基础
    4.2 手术时机的选择
    4.3 手术入路
    4.4 关于复位与内固定器械
    4.5 中药熏洗
    4.6 术后康复

(5)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锁定钢板在骨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受试者数量分析
    2.2 受试者基线资料
    2.3 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比较
    2.4 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后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比较
    2.5 不良反应评价
3 讨论

(7)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结果
2 讨 论
    2.1 手术时机的选择
    2.2 内固定材料的应用
    2.3 手术疗效的分析

(9)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10)中医“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四) 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指标及方法
        (三) 评价标准
        (四)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两组之间疼痛情况VAS 评分比较
        (二) 肘关节HHS 评分情况比较
        (三) 两组之间肘关节JUPITER 评分情况比较
        (四) 研究两年后调查综合数据结论
讨论
    一、肱骨髁间骨折最新治疗与进展
    二、中医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骨折康复功能锻炼的认识
        (一) 中医动静平衡理念应用肱骨髁间骨折的具体指导方法及依据
        (二) 对照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
        (三) 中医动静平衡理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31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郑芳. 中国医科大学, 2018(03)
  • [2]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疗效分析[J]. 邓德礼,肖立军,罗程,梁和胜,廖穗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9)
  • [3]双钢板与Y形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张宝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4]双钢板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间骨折[J]. 聂勇,王金刚,张春雷. 中医临床研究, 2013(03)
  • [5]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锁定钢板在骨折中的应用[J]. 郑煦光,李力更,梁俊生,张立峰,安志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48)
  • [6]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近况[J]. 李家德,林海滨,王海.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S1)
  • [7]桡侧张力带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J]. 何承建,魏玉玲,章汉平,宋耀发,白书臣,许申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24)
  • [8]《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J]. 赵宏普. 中国骨伤, 2002(12)
  • [9]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J].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24)
  • [10]中医“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研究[D]. 高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桡骨张力带联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