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实质分析

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实质分析

论文摘要

1959年英国学者查里斯·帕西·斯诺在剑桥大学发表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争论。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指的是人文知识分子的文化和自然科学家的文化,并指出由于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之间的相互怀疑和互不理解,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分裂,使西方文化丧失了整体的文化观。然而,在对“两种文化”问题的长期争论中,人们却误读了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问题,把人文知识分子文化和自然科学家文化的分裂直接看作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本文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并未分裂,这不仅因为斯诺提出两种文化的本意是“科学家与人文知识分子的分裂”,而且还因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原本就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实质和美的意蕴,且相互蕴涵,相互运用。所谓两种文化的分裂其实质是两种共同体的分裂,并分析论证了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分裂的思想根源和现实因素。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两种文化”问题的提出及其论战入手,介绍了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问题及由此引发的著名的斯诺——利维斯之争,以及发生在我国的科玄论战和发生在西方国家的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这一章为下文论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实质做了史料上的铺垫。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在说明了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内涵和区别的基础上,指出区别不等于分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它们不仅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实质和美的意蕴,而且相互蕴涵,相互运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从来就没有分裂,所谓“两种文化”的分裂其实质是两种共同体的分裂,两种文化的论战实质上是两种共同体之战。第三章分析了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分裂的原因,阐述了分裂的思想根源和现实因素。第四章指出了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和谐发展的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3 论文框架
  • 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两种文化”问题的提出及其论战
  • 1.1 “两种文化”的提出
  • 1.1.1 斯诺提出“两种文化”问题
  • 1.1.2 斯诺——利维斯之争
  • 1.2 “两种文化”的论战
  • 1.2.1 科玄论战
  • 1.2.2 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
  • 第二章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实质
  • 2.1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涵及区别
  • 2.1.1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涵
  • 2.1.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区别
  • 2.1.2.1 追求的目标不同
  • 2.1.2.2 发挥的作用有异
  • 2.1.2.3 意义有别
  • 2.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是一种误读
  • 2.2.1 两种文化的区别不等于“两种文化”分裂
  • 2.2.2 对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问题的误读
  • 2.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质上是统一的
  • 2.3.1 二者同根同源
  • 2.3.2 二者实质相同
  • 2.3.3 二者都具有美的意蕴
  • 2.3.4 相互蕴涵
  • 2.3.5 相互运用
  • 2.4 “两种文化”的分裂实质上是两种共同体的分裂
  • 2.4.1 两种共同体分裂的历史进程
  • 2.4.2 论战实质上是两种共同体之战
  • 第三章 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分裂的原因
  • 3.1 两种共同体分裂的思想根源
  • 3.1.1 科学共同体的思想根源
  • 3.1.2 人文共同体的思想根源
  • 3.2 两种共同体分裂的现实因素
  • 3.2.1 自然科学学科的分化、扩张造成了科学共同体对人文共同体的轻视
  • 3.2.2 科学技术的功利化引起了人文共同体的抵制
  • 3.2.3 教育体制的疏漏
  • 第四章 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和谐发展的途径
  • 4.1 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在思想上的和谐发展
  • 4.1.1 努力改变对对方的偏见
  • 4.1.2 努力摆脱束缚自身的思想基础
  • 4.2 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在学术上的和谐发展
  • 4.2.1 科学共同体应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
  • 4.2.2 人文共同体也需要提高科学素养
  • 4.3 在教育中奠定促使“两种共同体”和谐发展的根基
  • 4.3.1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4.3.2 在教育中实现文理渗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实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