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护理干预

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护理干预

孙淑春

(白城市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363-02

大多数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及术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寒战,除了极少数是因麻醉药或输血输液过敏引起外,大多是由于体温降低,机体动员多种调节机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而引起。寒战时临床表现从面、颈部轻度肌颤到肢体肌肉明显颤抖,以至整个躯体明显抖动,程度各不相同,并伴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肌颤严重者可干扰生命体征的护理观察,更影响手术操作是否能顺利完成;同时,寒战时肌肉收缩,机体耗氧量增加,可产生低氧血症,尤其对妊娠期高血压病、出血较多者更加不利。寒战还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影响到分娩成功率和母胎健康。因此,应做好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发生原因的护理评估工作,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和母儿健康。

1.寒战发生原因的护理评估

剖宫产书中产妇寒战与气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速度以及术中保暖措施等因素有关,具体表现在:

1.1环境因素

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特别是季节变化,冬天比夏天寒战的发生率高。手术间内虽有空调,但对于仅覆盖几层单子的产妇来说是一个低温环境,与其体温之间存在的温差较大。尤其在冬春季节,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干燥且冷的空气容易导致体温过低而诱发寒战,是热量散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1.2室温下液体的输入

术中输液时,输入室温中未加热的液体以及库存血或血液制品。术中为了维持血压等循环功能的稳定,预防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常需快速输液,大量室温液体在短时间内进入产妇体内,需要以吸收机体热量的方式达到正常体温的温度,从而增加了产妇机体额外能量消耗,大幅度降低体温,血管收缩受到刺激,以致出现寒战。

1.3体表暴露

硬膜外麻醉平面出现时扩张血管,此时正好是术野暴露、进行皮肤消毒时间,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可加速散热过程,致体温下降而发生寒战。

1.4热能丢失

手术中切口、子宫出血、大量羊水外流、较长时间暴露切开的腹腔及子宫以及胎儿和胎盘组织的娩出等因素作用下,均可大量散失热量,降低体温,而引致寒战。

1.5麻醉因素

术中寒战是腰硬联合麻醉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硬膜外阻滞区中心温度降低0.5℃即可发生,一般发生在胎儿取出后的1~10min。阻滞麻醉后,明显提高了阻滞区皮肤温度,皮肤血管扩张,提高了局部血流量,散热增多,而非阻滞区皮肤温度下降。体温调节中枢为保持体温稳定,主要通过骨骼肌收缩以增加热能的方式来调节提问。但此时阻滞区的骨骼肌已丧失收缩产热能力,只有非阻滞区的骨骼肌收缩,因此出现寒战。

1.6心理和生理因素

大部分产妇由于畏惧手术和陌生环境可致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出现精神紧张,可能不由自主地出现颤抖。特别是初产妇,其机体处于较强的应激状态,恐惧心理较重,所致强烈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外周血管收缩,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容易引起寒战反应。

2.护理干预

2.1手术室保持适宜的微小气候

开放层流空调,调节室内温度在24℃~26℃之间,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不得过高以免细菌生长。同时控制室内湿度,以减少产妇机体散热。

2.2减少热量丢失

术中若静脉输注大量温度低的液体,可诱发寒战。为有效预防体温降低、热量丢失,减少寒战的发生率,术中输入液体和冲洗体腔液体应提前预热至35℃~37℃之间,以免不必要的热交换所致体热散失。同时缩短术前消毒时间,不能随便扩大消毒范围,术中用温盐水冲洗体腔创面,减少寒冷刺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胎儿、胎盘娩出时羊水和血液流入手术床,术中及时吸净羊水,保持无菌布类及手术床铺的干燥,增加患者术中的舒适度。术中所输库血,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或放入37℃水内加热至25℃以上,加快输血速度。器械护士与手术医师应密切配合,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查看患者的肢体末梢温度情况,随时调整室温,减少皮肤暴露,做好保温工作。术后即擦干血迹,协助医师包好切口,用腹带扎紧或加用沙包压腹,及时盖好被褥,必要时预热水袋。返病房时注意保暖,并加盖被褥,并尽量缩短产妇返回病房的途中时间,减少体热散失。

2.3体温护理和处理致热源反应

要随时监测体温。当体温在37℃左右时,体内产热和散热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低于34℃~35℃时,机体就动员多种调节机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麻醉状态下体温低,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代谢缓慢,症状不明显,如移行到恢复期则转为代谢增强,自主神经亢进症状就可突出而表现为寒战。当体温低于37℃时,根据降低的程度应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可以防止由于寒冷引起的寒战、战栗、肌强直或躁动不安以及由此引起的低氧血症,有利于保证医疗安全。

巡回护士加强体温监测和四肢末梢温湿度情况,产妇入室后及时给予保暖措施。特别注意不可忽视的是双肩,因麻醉架的支撑,术中产妇双肩始终暴露。可在麻醉后用特制的保暖背心,也可采用电热毯等保暖措施,但一定要严密观察和检查其性能,确保安全。

及时处理输液或输血过程中引致的致热源反应,此类反应除有寒战外,还出现皮疹等症状,应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

2.4吸氧

当产妇出现寒战时,机体耗氧量增加,机体代谢增加300%以上,血糖升高,心率、心律发生相应变化,氧利用减少,易造成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缺氧,增加心脏负荷。若吸入氧浓度不足,很容易造成低氧血症,易发生出血,影响伤口愈合。所以术中持续予鼻导管或面罩持续的低流量(2L/min)吸氧。吸入氧气时,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

2.5药物治疗的护理

术前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给予镇静催眠药。手术前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因为阿托品能与乙酰胆碱竞争M受体,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可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热量散失,且不影响新生儿评分。也可应用疗效较为满意的曲马多、地塞米松、盐酸异丙嗪等药物,均可抑制寒战发生。

2.6心理护理

护士应按要求做好产前健康教育工作,提倡阴道分娩的比例,能采取阴道分娩的尽量避免剖宫产,降低社会因素所致择期剖宫产。要指导产妇围术期注意事项,针对其心理护理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地交流和解释开导,消除产妇所出现的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变化,使之积极配合并坦然面对手术,消除紧张情绪。同时参与手术人员要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工作态度端正,充分尊重和爱护产妇,使产妇由衷地感到安全可信。手术室要保持安静,术中与产妇进行个体化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互动,分散产妇注意力,使之顺利完成手术,保证母子平安。

通过剖宫产术中对寒战的护理措施,虽不能完全避免寒战反应的发生,但却能有效的降低围术期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反应的发生,同时使患者感受到被关心重视,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加安全感,身心放松,配合手术,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不同温度输液对妇科术中产妇体温及热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59.

[2]许力,赵晶.术中保温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04,12(16):1010.

[3]梅爱华,高丽娟,王传光.剖宫产术中寒颤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06,6(3):43-45.

[4]张菊.剖宫产术后寒战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30-31.

[5]张静芳,历美茹.剖腹产病人术中寒战原因分析及对策[J].浙江创伤外科,2013(3):1270-1271.

[6]陆凤妹.剖腹产术中寒战的原因探讨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46-147.

标签:;  ;  ;  

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护理干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