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互独立到相互依赖:一个和谐新秩序的建立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

从相互独立到相互依赖:一个和谐新秩序的建立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

论文摘要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可以说是美国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一部历史史诗。小说真实再现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警戒人们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小说以乔德一家为例,叙述了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在前往加利福尼亚的过程中如何受农场主的压迫,又如何团结在一起。小说也描述了乔德一家由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独立到最后相互依赖的过程。笔者认为,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建构了一个理想的世界秩序: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在这个共同的生物圈内,要相互依赖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此小说。在以往的文学研究中,“妈”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被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有的批评者甚至认为斯坦贝克重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然而,笔者认为妈仍是受男性压迫的对象。在“妈”细心照料一家人的背后,她接受男权主义对男女的社会分工,认为女性就是要做饭,看孩子,照顾老人,尽管妈是一家的主心骨,她甚至没有一个名字,她的发言权也在男性的发言权之后;此外,罗莎夏的被弃和奥尔对女性的玩弄说明女性在这部小说中仍处于受压迫和弱势的地位。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压迫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号召结束一切形式的压迫,包括性别、阶级、种族之间的压迫,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笔者认为,该论文的创造新价值在于用女性生态主义的角度去解释小说中男对女、农场主对佃户、资产阶级对农民以及人类对非人类(大自然和动物)的压迫,并彻底地找寻这些压迫之间的联系——男性中心主义,对这种压迫逻辑的根源进行分析探讨。该论文旨在为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能对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贡献。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0.1 An Introduction to Steinbeck's life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apes of Wrath
  • 0.2 The Formation of Steinbeck's Ecological Views
  • 0.3 Criticism to Steinback and The Grapes of Wrath
  • Chapter 1 Eco-feminism:Formation,Definition and Main Idea
  • 1.1 The Formation of Eco-feminism
  • 1.2 The Content of Eco-feminism
  • Chapter 2 A Critique to the Unlimited Development and Capitalism
  • 2.1 Various Kinds of Oppression in The Grapes of Wrath
  • 2.1.1 Men's domination over women
  • 2.1.2 Men's domination over nature
  • 2.1.3 The oppression among people
  • 2.1.3.1 The landowner's oppression over tenants
  • 2.1.3.2 Oppressions among cars sellers,the farmers and the buyers
  • 2.1.4 Men's domination over animals
  • 2.2 The connection of all kinds of domination
  • 2.3 The source of the patriarchy ideology
  • Chapter 3 The Transcendence from Independence to Interdependence
  • 3.1 The Independence Part
  • 3.2 The Interdependence Part
  • 3.2.1 Farmers unite together on their way to California
  • 3.2.1.1 The mutual help among farmers
  • 3.2.1.2 From "I" to "we"
  • 3.2.2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Joad's
  • 3.2.2.1 From "men decides" to "women decides"
  • 3.2.2.2 Ma's dependence on Tom
  • Chapter 4 Embodiment of the Ecofeminism Ethical Values in the Novel
  • 4.1 The content of ecofeminism ethical value
  • 4.2 Ma and Rose of Sharon's demonstration of love and caring
  • 4.3 Weedpatch camp—a Utopia created by Steinbeck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J]. 文学教育(下) 2020(04)
    • [2].浅析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象征意义及其圣经典故[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9)
    • [3].愤怒的葡萄[J]. 世界文化 2017(05)
    • [4].探寻《愤怒的葡萄》中潜在的存在主义[J]. 语文建设 2015(32)
    • [5].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愤怒的葡萄》解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4)
    • [6].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 [7].浅谈女性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J]. 语文建设 2015(21)
    • [8].论斯坦贝克善恶观在《愤怒的葡萄》中的体现[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7)
    • [9].分析《愤怒的葡萄》中角色的社会责任感[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7)
    • [10].应景的宣传抑或永恒的艺术——《愤怒的葡萄》充满争议的经典化之路[J]. 语言教育 2014(04)
    • [11].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究《愤怒的葡萄》的女性形象[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27)
    • [12].《愤怒的葡萄》中的人权思想探究[J]. 商业故事 2016(23)
    • [13].从“小我”到“大我”——《愤怒的葡萄》的神话解读[J]. 明日风尚 2016(21)
    • [14].《愤怒的葡萄》:主题与人物形象的探析[J]. 青年文学家 2016(32)
    • [15].一曲丛林社会人性的赞歌——评斯坦培克小说《愤怒的葡萄》[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9)
    • [16].《愤怒的葡萄》中的伦理主题[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03)
    • [17].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形象[J]. 北方文学 2017(24)
    • [18].从文学文体学的视角探究《愤怒的葡萄》[J]. 芒种 2017(12)
    • [19].论《愤怒的葡萄》中女权精神[J]. 商业故事 2015(18)
    • [20].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贝克的生态观[J]. 青年文学家 2016(20)
    • [21].《愤怒的葡萄》中的人性主题探究[J]. 作家 2014(24)
    • [22].试析《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5(05)
    • [23].美国著名文学《愤怒的葡萄》精髓研究[J]. 时代教育 2015(09)
    • [24].《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芒种 2015(13)
    • [25].解读《愤怒的葡萄》的主题意义及象征手法[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11)
    • [26].解读《愤怒的葡萄》中角色的社会责任感[J]. 芒种 2014(07)
    • [27].探寻《愤怒的葡萄》作品中的寓意[J]. 芒种 2014(17)
    • [28].解读《愤怒的葡萄》中葡萄的悲剧[J]. 考试周刊 2013(25)
    • [29].愤怒的葡萄(外二首)[J]. 扬子江诗刊 2009(06)
    • [30].《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观念及象征艺术[J]. 黑河学院学报 2017(11)

    标签:;  ;  ;  ;  

    从相互独立到相互依赖:一个和谐新秩序的建立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