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体的群体性事件仿真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的群体性事件仿真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由于各种政策以及经济体制的急剧变化,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不仅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生产秩序并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不同条件下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对于政府和武警部队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搜集原始数据,然后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显然,传统的方法由于数据采集的人工误差和数据量的不足很难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做出有效的分析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文在群体心理学和多智能体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建立了群体性事件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实验,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群体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仿真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的辨识和群体性事件演化的特点论证了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可以使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方法即多智能体技术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建模。然后论文从智能体的抽象体系结构和形式化描述以及智能体的各种行为模型等几个方面重点研究了群体性事件中的骚乱个体建模。在以上所建立的骚乱个体模型的基础上,论文依据群体心理学理论提出了群体性事件中行为与心理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这种机制为框架应用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了骚乱状态下个体的行为决策模型。论文最后介绍了仿真平台的开发过程以及仿真平台中的主要模型,并在不同初始条件下运行仿真实验,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在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情况下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规律。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本文采用的群体性事件仿真的研究方法实时性更好,并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更为精确的结论。因此,本文提出的这种新的群体性事件仿真的研究方法对政府和武警部队更好的处置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群体性事件
  • 1.2.1 定义和表现形式
  • 1.2.2 成因及特点
  • 1.2.3 危害性
  • 1.3 研究现状
  • 1.3.1 群体行为的仿真研究
  • 1.3.2 群体性事件的仿真研究
  • 1.4 主要贡献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群体性事件仿真理论基础
  • 2.1 复杂适应系统
  • 2.1.1 复杂适应系统概述
  • 2.1.2 复杂适应系统的辨识
  • 2.1.3 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方法
  • 2.1.4 群体性事件的演化系统与复杂适应系统
  • 2.3 元胞自动机
  • 2.4 蒙特卡洛法
  • 第三章 群体性事件中的智能体建模
  • 3.1 骚乱智能体的抽象体系结构
  • 3.2 骚乱智能体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 3.3 骚乱智能体的行为建模
  • 3.3.1 探测行为模型
  • 3.3.2 机动行为模型
  • 3.3.3 暴力攻击行为模型
  • 3.3.4 骚乱个体生成模型
  • 3.3.5 群体性事件中的个体状态转化模型
  • 3.4 智能体交互模型
  • 3.4.1 主体间的相关性
  • 3.4.2 智能体间的通信方式
  • 3.5 骚乱智能体的一次执行过程
  • 第四章 骚乱状态下智能体的行为决策模型
  • 4.1 群体性事件演化的心理学动因
  • 4.2 行为决策模型中的心理与行为相互作用机制
  • 4.3 元胞自动机与多智能体系统比较
  • 4.4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智能体行为决策模型
  • 第五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1.1 仿真平台中的主要模型以及模型之间的关系
  • 5.1.2 模型对应的类及其说明
  • 5.1.3 仿真平台界面介绍
  • 5.2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 5.2.1 骚乱人群规模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5.2.2 群体非理性度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 5.2.3 暴力行为的出现比例
  • 5.2.4 不同状态下个体的移动趋向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自我升级智能体的逻辑与认知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2)
    • [2].基于智能体群组强化学习的电网无功电压调控方法[J]. 电力工程技术 2020(02)
    • [3].人工智能体的刑事责任问题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6)
    • [4].人工智能体引发的伦理困境[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3)
    • [5].人工智能体犯罪主体资格证伪——以刑事责任之实现为视角[J]. 学术交流 2020(01)
    • [6].人工智能体“有意不为”的伦理意蕴[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7].人工智能体刑法地位的教义学反思[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8].人工智能体法律地位的审视——基于实质与形式要素之考量[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9].人工智能体有限法律人格论[J]. 广西社会科学 2020(02)
    • [10].人工智能体的道德设计及其面临的挑战[J]. 长沙大学学报 2020(04)
    • [11].智能家居场景中会话智能体主动交互设计研究[J]. 图学学报 2020(04)
    • [12].视频课程中教育智能体的社会线索设计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9)
    • [13].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地位研究——基于责任论视角[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4].华为发布智能体[J]. 智能城市 2020(18)
    • [15].打造城市智能体[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03)
    • [16].《智能体感瑜伽垫》[J]. 艺术教育 2018(15)
    • [17].人与智能体交互:与人相关的人工智能系统设计[J]. 装饰 2016(11)
    • [18].创新智能体系统的软件工程方法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02)
    • [19].智能体技术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应用综述[J]. 科技风 2015(13)
    • [20].论人类与人工智能体的道德矛盾[J]. 长江丛刊 2017(27)
    • [21].人工智能体侵权责任研究[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22].资讯·企业[J]. 中国信息界 2020(05)
    • [23].人工智能体过失刑事风险的因应[J]. 法治社会 2020(06)
    • [24].基于线性时序逻辑的智能体不确定行为规划[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0(05)
    • [25].人工智能体刑事诉讼被追诉人地位审思[J]. 学术交流 2020(07)
    • [26].财务智能理论:智能体与情景情绪计算融合[J]. 财务研究 2018(06)
    • [27].人工智能体的自主性与责任承担[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11)
    • [28].智能体技术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 2018(26)
    • [29].城市综合管廊监测监控中的信息智能体和消息主动触发技术[J]. 中国市政工程 2017(03)
    • [30].创建智能体系统的软件工程方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5)

    标签:;  ;  ;  ;  ;  

    基于多智能体的群体性事件仿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