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析技术在天然产物高纯度精制中的应用和相关理论研究

层析技术在天然产物高纯度精制中的应用和相关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将传统的化工分离技术引入到天然产物的深度加工中,对于提高其附加值、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天然产物资源丰富,天然产物的粗提手段比较成熟,但缺乏高纯度产品的精制技术。层析分离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天然产物精制技术,但是国内对于层析技术在天然产物制备型分离中的应用研究却很少,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层析分离过程存在着流动阻力与分离效率之间的矛盾,以及缺乏完善的过程模拟计算方法,不利于工程化等。本课题以两个天然产物体系,即竹叶黄酮和茄尼醇体系的高纯度精制为案例,针对层析分离技术的分离剂(层析填料)的改进和建立层析分离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对过程进行预测及工程放大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对于竹叶黄酮的精制,研制了一种流动阻力小、透水性和吸附性能都比较好的聚酰胺复合填料,并将其应用于竹叶黄酮的常压柱层析精制。通过工艺条件的优化,在实现了产品精制的同时,实现了聚酰胺层析常压下的流量提高。在常压下,复合填料柱的最大流量是纯聚酰胺柱的近12倍。这对解决层析柱流动阻力与分离效率之间的矛盾,实现常压下流动相流量的工程放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茄尼醇的高纯度精制,选用了硅胶柱层析结合结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次利用合成法精确测定了茄尼醇在乙腈、乙醇和正己烷等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并分别使用TLC和HPLC法建立了茄尼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为了描述柱层析过程的动力学,深入研究了非线性液相色谱速率模型的数值解法和程序实现,优化了模型的数值算法,提高了模型计算的收敛速度和运算效率。对茄尼醇硅胶柱层析精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次建立了描述茄尼醇硅胶柱层析洗脱的液相色谱速率模型,并应用模型对茄尼醇的硅胶柱层析洗脱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的描述茄尼醇的柱层析洗脱过程。使用模型模拟,对柱层析过程中各工艺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最后,在实现茄尼醇柱层析实验室放大的基础上,实现了中试规模的放大,通过工业实验,得到了97%的茄尼醇纯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体系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天然产物分离方法概述
  • 1.3.1.1 液-固萃取法(SLE)
  • 1.3.1.2 水蒸气蒸馏法
  • 1.3.1.3 液-液萃取法(LLE)
  • 1.3.1.4 大孔树脂吸附法
  • 1.3.1.5 制备色谱技术
  • 1.3.1.6 超(亚)临界萃取技术(SFE)
  • 1.3.1.7 几种其它天然产物分离技术
  • 1.3.2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简评
  • 1.3.3 液-固色谱及其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和制备型放大
  • 1.3.3.1 液-固色谱法原理
  • 1.3.3.2 经典液-固色谱
  • 1.3.3.3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1.3.4 制备型液-固色谱的研究进展
  • 1.3.4.1 制备型与分析型液相色谱的差异
  • 1.3.4.2 提高柱效的几种途径
  • 1.3.4.3 目前文献中制备色谱研制的主要方向
  • 1.3.5 本课题针对液-固色谱技术放大的研究方向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聚酰胺复合填料的制备和竹叶黄酮的精制
  • 2.1 竹叶提取物及其精制方法概述
  • 2.2 竹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1 仪器、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2 过滤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 2.2.3 结果和分析
  • 2.2.3.1 芦丁标准曲线
  • 2.2.3.2 滤纸对芦丁的吸附实验
  • 2.2.3.3 过滤法测定竹叶黄酮稳定性的考察
  • 2.2.3.4 重现性及准确性检验
  • 2.2.4 小结和讨论
  • 2.3 聚酰胺复合填料的制备和表征
  • 2.3.1 实验材料、试剂和工艺
  • 2.3.1.1 实验用材料、试剂
  • 2.3.1.2 复合填料制备工艺
  • 2.3.2 复合填料的表征
  • 2.3.2.1 复合填料的微观结构
  • 2.3.2.2 复合填料对于竹叶黄酮的吸附能力
  • 2.3.2.3 复合填料稳定性考察
  • 2.4 复合聚酰胺填料柱层析精制竹叶黄酮的研究
  • 2.4.1 实验原料和器材
  • 2.4.2 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
  • 2.4.2.1 洗脱速率对产品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 2.4.2.2 洗脱液乙醇浓度对产品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 2.4.2.3 上样量对产品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 2.4.3 复合填料柱和纯聚酰胺柱的比较实验
  • 2.4.4 分段收集洗脱液的实验结果
  • 2.4.5 复合填料柱的再生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线性多组分液相色谱速率模型及其优化求解
  • 3.1 描述液相色谱过程的数学模型
  • 3.1.1 平衡理论
  • 3.1.2 塔板理论
  • 3.1.3 速率理论
  • 3.2 非线性多组分液相色谱速率模型的建立
  • 3.2.1 主体流动相传质方程的推导
  • 3.2.2 颗粒相传质方程的推导
  • 3.3 液相色谱速率模型的数值求解及其优化
  • 3.3.1 模型的求解方法和程序实现
  • 3.3.1.1 主体相方程离散化
  • 3.3.1.2 颗粒相方程的离散化
  • 3.3.1.3 模型求解中的插值问题
  • 3.3.2 插值方式对模型计算收敛速度的影响暨求解优化
  • 3.4 模型计算所需物理参数的获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茄尼醇分离精制的基础工作
  • 4.1 茄尼醇简介
  • 4.2 茄尼醇在常用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
  • 4.2.1 茄尼醇标准品的制备
  • 4.2.2 溶解度测定装置和方法
  • 4.2.2.1 实验装置
  • 4.2.2.2 实验过程和方法
  • 4.2.3 溶解度数据及其拟合
  • 4.3 茄尼醇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 4.3.1 茄尼醇分析方法选择
  • 4.3.2 茄尼醇的定性检测
  • 4.3.3 茄尼醇的HPLC 定量检测
  • 4.3.3.1 HPLC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3.3.2 线性关系
  • 4.3.3.3 准确度的测定
  • 4.3.3.4 精密度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层析法精制茄尼醇工艺及其数学模型
  • 5.1 茄尼醇提取、精制方法概述
  • 5.1.1 茄尼醇粗提方法
  • 5.1.2 茄尼醇精制方法
  • 5.2 层析法精制茄尼醇的工艺研究
  • 5.2.1 柱层析流动相的选择
  • 5.2.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2 实验步骤
  • 5.2.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2 硅胶柱再生性能考察
  • 5.2.3 柱层析的实验室放大
  • 5.2.4 结晶条件实验
  • 5.2.5 洗脱溶剂的回收
  • 5.3 液相色谱速率模型对精制过程的描述和模型放大
  • 5.3.1 前言
  • 5.3.2 茄尼醇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5.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5.3.2.2 实验方法
  • 5.3.2.3 实验结果
  • 5.3.3 液相色谱速率模型中各参数的求解
  • 5.3.4 色谱模型对分离过程的预测及讨论
  • 5.3.4.1 色谱模型对分离过程的理论放大
  • 5.3.4.2 分离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对流出曲线的影响
  • 5.4 茄尼醇柱层析精制的工业放大
  • 5.4.1 工艺参数的确定
  • 5.4.2 工艺步骤
  • 5.4.3 结果和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 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代天然产物开发及进展[J]. 当代化工 2020(02)
    • [2].《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会[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04)
    • [3].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J]. 甘蔗糖业 2020(03)
    • [4].一种新的天然产物系统药理学框架的发展[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8(11)
    • [5].高速逆流色谱在快速筛选中药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02)
    • [6].“解析天然产物立体结构的技术与方法”专刊 刊首语[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5(06)
    • [7].肉制品护色保鲜中天然产物的有效运用分析[J]. 食品界 2016(12)
    • [8].微波炉也能炮制中药[J].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7(08)
    • [9].微生物天然产物早期鉴别及去重复方法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22)
    • [10].基于原创靶标做创新中药[J]. 张江科技评论 2020(03)
    • [11].天然产物抗癌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01)
    • [12].天然产物抗肺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7(06)
    • [13].微生物来源的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J]. 药学进展 2018(01)
    • [14].1,3-二炔类天然产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09)
    • [15].《国际药学研究杂志》“解析天然产物立体结构的技术与方法”专刊征稿函[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5(04)
    • [16].天然产物杀虫剂的作用、价值和未来[J]. 世界农药 2015(03)
    • [17].网络教学在天然产物鉴定与分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23)
    • [18].海洋放线菌来源的卤代天然产物及其卤代机制[J]. 药学学报 2013(09)
    • [19].《中药天然产物大全》书讯[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02)
    • [20].《中药天然产物大全》介绍[J]. 中国现代中药 2012(03)
    • [21].植物天然产物在医药化工应用进展[J]. 人参研究 2012(04)
    • [22].我校承办第三届中泰天然产物与药物发现双边学术研讨会[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3].活性天然产物和结构多样性类天然产物的合成[J]. 化学进展 2009(01)
    • [24].第58届天然产物高登研究会议(英文)[J]. 中国天然药物 2009(02)
    • [25].《天然产物资源化学》[J]. 科学通报 2008(21)
    • [26].茚满霉素类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 2020(03)
    • [27].植物天然产物与合成生物学[J]. 植物生理学报 2017(08)
    • [28].天然产物多糖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5(05)
    • [29].《国际药学研究杂志》“解析天然产物立体结构的技术与方法”专刊征稿函[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5(05)
    • [30].竹天然产物及其药用活性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13(10)

    标签:;  ;  ;  ;  ;  

    层析技术在天然产物高纯度精制中的应用和相关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