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80例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80例小儿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儿进行康复护理,总结并分析护理结果。结果:≤1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8.61%,2~3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0.16%,4~6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4.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80例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89.44%。结论:在小儿脑瘫中使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很好,且患儿的年龄越小护理效果越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年龄;小儿脑瘫;康复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rehabilitationnursingof180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atdifferentages.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were180casesofinfantilecerebralpalsyinourhospitalinSeptember2013-2016yearinSeptember,the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data,andrehabilitationnursingcareforallpatients,summarizeandanalyzethenursingresults.Results:nursingcareof1childrenattheageoflessthanorequaltothetotalefficiencyof98.61%,2~3yearsoldchildrenwithcarethetotalefficiencyof90.16%,4~6yearsoldchildrenwithcarethetotalefficiencyof74.53%,there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thisstudyselected180casesofnursingcareofchildrenwiththetotaleffectiveratewas89.44%.Conclusion:theclinicaleffectofrehabilitationnursingin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isverygood,andtheyoungertheageofchildren,thebettertheeffectofnursing,itisworthyofpromotion.

Differentage;cerebralpalsy;rehabilitationnursing

在临床上,脑瘫也被称作为脑性瘫痪,具体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日龄在1个月之内的新生儿出现脑非进行性病变,同时形成永久性且不可逆的运动以及姿势的异常,这种异常可变化,其致病因素包括:早产、窒息、新生儿黄疸、高危产妇、感染以及环境污染等[1]。患儿通常出现智力、交流、感知障碍、癫痫以及行为异常等,有临床资料显示我国小儿脑瘫的发病率约为4%[2]。对于小儿脑瘫来说,倘若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治,很有可能导致小儿出现终身残疾[3]。为了探讨和评价180例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80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80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9例,女81例;≤1岁患儿为72例,2~3岁患儿为61例,4~6岁患儿为47岁;43例患儿为痉挛型,26例患儿为手足徐动型,31例患儿为肌张力低下型,23例患儿为共济失调型,14例患儿为混合型,22例患儿为强直型,21例患儿为震颤型;31例患儿伴有语言障碍,28例患儿伴有听力障碍,27例患儿伴有视力障碍,32例患儿伴有口面功能障碍,31例患儿伴有精神发育迟滞,30例患儿伴有癫痫发作。不同年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1饮食护理在婴儿期鼓励母乳喂养,假如母乳不足,就进行合理的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并且在幼儿期添加辅食,确保营养充足,嘱产妇进食热量、蛋白和维生素等含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协助患儿进食时为半坐位,具体做法为把患儿的头部放到胳膊上,其头部稍向前,背部伸直,内收肩膀,确保髋关节成直角,呈略分开状,且膝关节要稍微高于患儿的髋关节,支撑足底。脑瘫患儿在进食时使用汤匙,且选用圆边、平浅以及柄长的汤匙。假如患儿握拿的能力不佳,可加一副手套把汤匙套在手上,帮助其握拿,为帮助患儿进食,就要先帮助患儿控制肩膀,协助其肩部和大拇指外旋,把食物送入到患儿的口中。矫正患儿进食时的异常姿势时,对患儿吸吮、张口、咀嚼以及咽下等动作进行协调,当患儿吞咽困难时,需要耐心进行喂养,进食易咽下的食物,且每勺食物不要过多,可用手指对食管进行清扫帮其进行吞咽,当患儿咬住勺子时,不要用力拉出,等患儿放松后拉出。

1.2.2心理护理对患儿家属(主要为家长)进行科学引导,进行有效沟通,使其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得到缓解,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并对小儿神经发育的特点进行讲解,患儿年龄很小时,其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治疗效果很好,鼓励家长树立信心。因脑瘫患儿的肢体以及语言出现障碍,通常都伴有情绪障碍以及性格、行为异常等,≤1岁的患儿会有烦躁、易惊、凝视以及斜视等表现。所以,护理人员以及家属,尤其是母亲,通过安抚性动作对其进行引导,确保患儿心理生活处于良性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对不同年龄段患儿,需制定和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给予正确心理疏导,克服智能缺陷,确保可以适应社会,生活快乐。

1.2.3生活护理通过正确方法对患儿克服肢体活动障碍执行指导和协助,确保患儿可进行穿脱衣、进食水以及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生活护理中还需注意患儿体位的保持,比如睡眠、站立、行走以及跪抱位等。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不同治疗方法的体位要点以及技巧。通过正确方法对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技巧进行提高,患儿在正确指导下做反复的练习、模仿,并逐步练习,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感知与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改善,并培养了患儿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1.2.4肢体康复护理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来疏通患儿的经络,并改善其局部的血液循环,随症进行施术,局部结合整体按摩,患儿的头颈部侧重开窍提神醒脑,而四肢躯干侧重缓解肌张力,上肢侧重松解肌群,并外展外旋固定关节等,下肢侧重松解内收肌群,每个穴位按摩2min,总共30min左右,每天1次,以10d为1个治疗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2.5语言康复护理采用一对一与集体训练相结合,专业训练与家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患儿做语言康复护理,因材施教,保证患儿逐步建立语言表达意识,包括训练日常生活的交流能力、呼吸以及嘴运动等,时间越长、频率越高,患儿的康复效果就越好。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肢的功能明显恢复,与正常同龄儿的语言能力以及智力运动相比较来说没有差别为治愈;患肢的功能部分恢复,智力水平明显得到提高,生活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显效;患肢的功能部分恢复,其智力有所提高,且生活能力也有所改善为有效;脑瘫患儿症状和体征都没有得到改善为无效,治愈+显效+有效=总有效[4]。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9.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1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8.61%,2~3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0.16%,4~6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80例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89.44%。

3讨论

当脑瘫患儿的发病原因不同,且受累程度、部位都不尽相同时,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出入,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无法随意运动、高肌张力、共济失调、痉挛、语言障碍、智力低下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通常还伴有视听力障碍、吞咽困难、流涎以及癫痫等[5-7]。在临床上,脑瘫是终生性残疾的一种,是主要的疑难杂症之一[8-9]。为了探讨和评价180例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80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为≤1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大于2~3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大于4~6岁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80例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89.44%。结果显示,患儿的年龄越小,进行治疗的效果就越好。这可能同患儿年龄较小时,脑部损伤为恢复阶段,同时异常姿势以及运动模式并未完全固定,给予治疗就能使脑组织功能恢复,减少细胞的死亡数,及时建立神经细胞轴突以及树突间的联系,恢复兴奋传递。轴突以及树突的功能可通过功能训练进行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尤其重要。对脑瘫患儿进行的康复治疗需很长的一段时间,也可能是终身治疗,所以,就需家长全力配合。确保教会家长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使家庭经济负担减少,还能提高脑瘫患儿生存能力以及生活质量[10-11]。

综上所述,在小儿脑瘫中使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很好,且患儿的年龄越小护理效果越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璐,徐和秀.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4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28-129.

[2]夏剑萍,汪立平.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问题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135-136.

[3]李芳.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方法及问题探究[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9):97.

[4]王梅.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临床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2):158.

[5]陶静.基于临床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29(34):229-230.

[6]蒙家纺,胡璐.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5(2):199-200.

[7]刘萌.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4):255.

[8]王爱琴.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4024-4026.

[9]裴滨.浅析康复护理应用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9):205-206.

[10]鲁丕芳.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18):154-155.

[11]陈露露.康复护理应用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饮食保健,2016,3(5):117-118.

标签:;  ;  ;  

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