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他者探索自我 ——对赛珍珠在《战斗天使》与群芳亭中传教士形象的对比分析

经由他者探索自我 ——对赛珍珠在《战斗天使》与群芳亭中传教士形象的对比分析

论文摘要

作为一名美国长老会在华传教士的女儿,赛珍珠后来成为其时代一位强有力的“东西对话”提倡者。赛珍珠一直以其“中国形象的译者”身份为人所怀念、讨论。对其中国题材小说的评论也一直集中在对中美跨文化交流中赛氏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定位,即赛氏在多大程度上再现了真实的中国形象,或她所构建的是否是一个与西方自我平等的他者形象。随着“文化身份”研究浪潮的兴起,对赛氏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和重心的转移。传统对赛珍珠“中国形象”的真实性的争论逐渐转向对其“自我身份”的剖析。受此研究新动向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本文致力于进一步深入对赛氏文化身份的探讨,将西方自我形象(本文尤以西方来华传教士为例)放到与中国他者相关联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将赛氏解读成一个借他者反观自身的观察者,即剖析赛珍珠经由他者所探索的两个问题:“我是谁”及“我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因此,中国他者对于赛氏的意义和终极价值在于对自我的探索。本文由五部分构成。引言部分涉及三方面内容。首先,根据本文作者所获资料,简要概述前人如何看待赛氏的中国形象。其次,阐明本文旨在将赛氏解读为一个借他者反观自身的观察者,最后强调“自我/他者”在本文中所指涉的特别含义:他者作为自我的平等对立面,为反观自身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因此,赛氏作品的终极价值在于探寻自我身份。最后,作为引言和正文之间的承接,将对本文结构做一描述。第一章首先分析赛氏的文化身份。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在场的他者”和“缺席的自我”,使得赛氏可以成为一个部分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西方人。并且,这一独特身份赋予她反观自身的条件:其前提是移情于他者文化语境中,以此脱离自身价值的藩篱;其过程实质在于在与他者关联中发现“我是谁”;其终极目的则是进一步探询“我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分析了赛氏独特文化身份后,第二章和第三章将进一步探讨其作品中的西方自我形象。这两章是本文的主要论证部分,结合赛氏为其传教士父亲所作的传记和于后期创作的能典型体现其文化交融观念的中国题材小说,将两部书中所呈现的西方传教士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从正反两个角度剖析其中“探索自我”的主题意义。第二章的论证围绕两方面展开:1、在他者眼中两位传教士所代表的不同自我形象:赛珍珠的父亲是一个为上帝而战的保守基督徒,笃守于其“唯一、真正的主”是其生命的原动力也同时决定了他对他者文明与宗教的排他性;而小说中的安修士被理想化为一个为人类而奔走的斗士。对不同宗教的包容性和不同民族人们的博爱使之成为异文化交流中的成功沟通者。2、两位传教士所展示的意义在于将之分别视为当时美国对待他者文明的历史缩影以及赛珍珠关于东西对话融合理想的象征。第三章进一步剖析两位传教士眼中的迥异的中国他者形象如何反过来折射出自我形象。这一部分的对比论证围绕四方面展开:1、中国的形象(等待传教拓荒的中国想象比之于作为世界一部分的中国形象);2、中国人的形象(等待拯救的异教徒形象比之于交流沟通的兄弟形象);3、中国宗教的形象(作为基督教的伪劣宗教版本形象比之于对多元宗教共存的理念);4、对待他者的模式(对他者的独白比之于与他者的对话)。结语部分对作为观察者的赛珍珠作一全面审视:对赛氏而言,中国永远是他者,为反思、探索自我提供视角与途径。其终极价值在于自我身份的探寻。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The Woman caught between Self and the Other
  • 1.1 A Cultural Marginalizer:Pearl Buck's Cultural Identity
  • 1.2 China the Present Other versus America the Absent Self
  • 1.3 The Observer of Self by way of the Other
  • Chapter Two:Self-image in Relation with the Other: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Missionary Images
  • 2.1 Self-image:Fighting Angle of God versus Fighter of Mankind
  • 2.2 Historical Self versus Ideal Self:the Product of the Times versus the Reversal of Reality
  • Chapter Three:The Image of the Other as Mirror of Self
  • 3.1 Image of China
  • 3.2 Image of Chinese:the Enigma of the Heathen
  • 3.3 Image of Chinese Religions:Intolerance towards Difference versus Seek Common Ground through Difference
  • 3.4 Approach to the Other:Monologue versus Dialogue
  • Conclusion:The Observer being Observed:A Dialectical Approach towards Pearl Buck's Idea of the Other
  • Bibliography
  • Introduction to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经由他者探索自我 ——对赛珍珠在《战斗天使》与群芳亭中传教士形象的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