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中小学“年级社区”的创建研究 ——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

生态视野下中小学“年级社区”的创建研究 ——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强烈呼唤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与自然、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念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内的年级组也应该进行生念性的变革与建构。本文以上海市S学校年级社区的创建为例,结合几年来的学校实验,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年级组所存在的种种忽视学生成长规律的“非生态性”弊端,进而阐述了S学校从年级组演变为生念视野下年级社区建设的理论背景、内涵界定及实施策略等内容,旨在对生态视野下的年级社区的创建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践与研究。本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S学校的实践出发,指出了当前年级组建设存在的非生态性弊端,介绍了该校年级组到年级社区的演变历程,并界定了生念视野下年级社区的概念,阐述了其鲜活“生命性”的内涵特征,具体表现在年级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引领、重心下移、互动丌放、动力内化四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生态视野下的年级社区的建设的四个主要策略,即要把握鲜明的学生立场,将学生当下的发展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紧密沟通起来;要形成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核心价值,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年级社区学生成长工作研讨系列和学生活动系列的“三位一体”的年级社区建设模式;要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年级社区的空『白J特征,创设和美的年级社区、班级环境;要关注年级社区建设的内驱力,要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关注评价的“前延性”和“后续性”的。第二部分则同时通过详实的材料展示了S学校年级社区创建的实验成效。主要包括打造了年级社区的核心文化、变革了年级社区的学生组织、开发了年级社区的学生活动以及深化了年级社区的研修活动四个方面。第三部分介绍了为完善年级社区建设而形成的非行政组织以及与年级社区相配备的校本视导制度。作为年级社区建设的辅助体系和评价体系,年级社区视导制度是年级社区建设的外延,以期待对S学校生态视野下的年级社区创建形成更为全局化、整体的观念。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 1.1.2 中小学年级建设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情况说明
  • 2.2 当前中小学年级组建设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 第三章 生态视野下年级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 3.1 生态视野对年级社区建设的适用性分析
  • 3.1.1 生态学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 3.1.2 生态视野对年级社区建设研究的适用性
  • 3.2 当前中小学年级组建设的非生态性弊端
  • 3.3 生态视野下年级社区的概念与内涵
  • 3.3.1 从年级组到年级社区的演变
  • 3.3.2 生态视野下年级社区的概念界定
  • 3.3.3 生态视野下年级社区建设的内涵特征
  • 3.4 生态视野下年级社区的建设策略
  • 第四章 生态视野下年级社区的创建实践
  • 4.1 年级社区的核心文化的打造
  • 4.2 年级社区的学生组织的变革
  • 4.3 年级社区的学生活动的开发
  • 4.4 年级社区的研修活动的深化
  • 第五章 校本年级社区视导的实施
  • 5.1 校本年级社区视导的背景
  • 5.2 校本年级社区视导的组织与实施
  • 5.2.1 校本年级社区视导的组织建制
  • 5.2.2 校本年级社区视导的运行机制
  • 5.2.3 校本年级社区视导的基本流程和实施要点
  • 5.3 年级社区视导对于年级社区创建的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年级社区创建手册
  • 附录 2:年级社区视导方案
  • 附录 3:六年级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 4:主题作业设计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生态视野下中小学“年级社区”的创建研究 ——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