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建立及介入治疗实验研究

急性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建立及介入治疗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建立APTE动物模型。通过比较单纯碎栓治疗、单纯溶栓与碎栓加溶栓的疗效,探讨介入治疗机制并评价不同介入方法在肺血栓栓塞治疗中的地位。材料 与方法健康杂种猪24头,体重20—36kg。采用随机配伍组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碎栓组(B组)、溶栓组(C组)、碎栓加溶栓组(D组)。经颈静脉加压注入体外血栓制成急性肺血栓栓塞模型。经股静脉插管进行测压,造影评价模型建立效果。模型建立后对各组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处理前后及一月后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并造影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4头动物23头成功形成APTE动物模型。动物模型建立前后MPAP由9.62±0.28mmHg上升到36.71±6.38mmHg,栓塞前后MPAP变化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B组、C组及D组行不同处理后MPAP下降分别为3.40±1.02mmHg、14.17±4.31mmHg、8.67±2.73mmHg及17.67±1.86mmHg。一个月后MPAP下降值分别为13.43±6.55mmHg、25.90±7.06mmHg、22.97±295mmHg及25.00±3.35mmHg。各处理组间治疗后MPAP下降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较B组、C组MPAP下降明显(p<0.05),B组较C组下降明显(p<0.05)。一个月后B和C、B和D、C和D组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治疗方法均可使血管造影改善(SOA下降P<0.05)。D组较B、C组SOA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5),B组较C组下降明显(P<0.05)。一月后B、C、D三组间SOA下降值无明显差别,但均与A组间差别显著。结论 体外血栓形成法可成功建立适于介入治疗研究的APTE动物模型。碎栓联合溶栓治疗可能成为急性肺栓塞首选方案。单独碎栓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灌注,可作为独立治疗手段替代溶栓。溶栓治疗在急性降压及改善肺灌注方面逊于碎栓及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相当。

论文目录

  • 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器材
  • 2.2 方法:
  • 2.2.1 肺栓塞动物模型建立
  • 2.2.2 实验动物分组
  • 2.2.3 肺栓塞治疗操作
  • 2.2.4 切口处理
  • 2.2.5 术后处理
  • 2.3 一般观察:
  • 2.4 肺动脉压测定
  • 2.5 影像学检查
  • 2.5.1 造影器械及参数
  • 2.5.2 血管造影分数(score of angiography, SOA)
  • 2.6 病理学检查
  • 2.6.1 检查方法及观察目的
  • 2.6.2 标本大体观察
  • 2.6.3 镜下观察
  • 2.7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1.1 对照组
  • 3.1.2 碎栓组
  • 3.1.3 溶栓组
  • 3.1.4 碎栓溶栓组
  • 3.2 动物模型建立结果
  • 3.2.1 栓子制备及体外实验情况
  • 3.2.2 动物模型建立情况及血栓分布
  • 3.2.3 动物模型建立后肺动脉压变化
  • 3.3 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
  • 3.3.1 对照组
  • 3.3.2 碎栓组
  • 3.3.3 溶栓组
  • 3.3.4 碎栓溶栓组
  • 3.3.5 四种处理方法对肺动脉压变化的影响
  • 3.3.6 四组处理方法一月后肺动脉压变化
  • 3.4 DSA造影结果
  • 3.4.1 对照组(A组)
  • 3.4.2 碎栓组(B组)
  • 3.4.3 溶栓组(C组)
  • 3.4.4 碎栓+溶栓组(D组)
  • 3.4.5 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分数比较
  • 3.4.6 四个处理组间一月后血管造影分数比较
  • 3.5、病理学变化
  • 3.5.1 大体病理
  • 3.5.2 显微病理
  • 3.6 并发症
  • 3.6.1 介入操作引起的并发症
  • 3.6.2 治疗引起的并发症
  • 4.讨论
  • 4.1 急性肺血栓栓塞治疗概况
  • 4.2 关于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建立
  • 4.2.1 制备方法
  • 4.2.2 实验动物
  • 4.2.3 体外血栓注入操作方法
  • 4.2.4 血管造影表现
  • 4.2.5 肺动脉压变化
  • 4.3 急性肺血栓栓塞治疗方法及疗效
  • 4.3.1 对照组
  • 4.3.2 溶栓
  • 4.3.3 碎栓
  • 4.3.4 碎栓加溶栓
  • 4.4 对照、碎栓、溶栓、碎栓加溶栓疗效比较。
  • 4.4.1 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及血管造影分数的变化
  • 4.4.2 一月后平均肺动脉压及血管造影分数的变化
  • 4.5 急性肺血栓栓塞治疗方式的选择依据。
  • 4.6 并发症
  • 4.6.1 碎栓并发症
  • 4.6.2 溶栓并发症
  • 4.7 不同介入方法在肺血栓栓塞治疗中的地位评价
  • 4.8 未能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
  • 论文引用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05)
    • [2].脑卒中并发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0)
    • [3].急诊诊疗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8)
    • [4].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护理措施[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19)
    • [5].手术中急性肺血栓栓塞的麻醉诊疗策略[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7(08)
    • [6].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诊治70例报告[J]. 临床肺科杂志 2012(03)
    • [7].脑卒中并发急性肺血栓栓塞死亡患者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0(11)
    • [8].高龄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成功溶栓[J].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0(01)
    • [9].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 临床医学 2013(05)
    • [10].急性肺血栓栓塞27例误诊原因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04)
    • [11].在实验性急性肺血栓栓塞期间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05)
    • [12].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03)
    • [13].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J]. 临床医学 2014(03)
    • [14].急性肺血栓栓塞11例诊治体会[J]. 中国厂矿医学 2008(05)
    • [15].209例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03)
    • [16].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意义[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5(04)
    • [17].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8)
    • [18].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与抗凝治疗疗效比较[J]. 医药论坛杂志 2008(20)
    • [19].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30)
    • [20].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2)
    • [21].38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J]. 海南医学 2010(03)
    • [22].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8)
    • [23].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利伐沙班在急性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 黑龙江医学 2018(10)
    • [24].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09(17)
    • [25].肺动脉包虫栓塞误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1例[J]. 临床肺科杂志 2020(02)
    • [26].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MDT讨论[J]. 心理月刊 2019(11)
    • [27].急性肺血栓栓塞兔模型的一种新制作方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06)
    • [28].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03)
    • [29].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肺血栓栓塞1例MDT讨论[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12)
    • [30].急诊诊疗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处方药 2016(06)

    标签:;  ;  ;  ;  ;  ;  

    急性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建立及介入治疗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