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论王安忆乡土叙事的流变与精神家园的寻找

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论王安忆乡土叙事的流变与精神家园的寻找

论文摘要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著名作家,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500多万字的作品问世,既有文学创作的实践又不乏文学理论的探索,其作品数量之多、体裁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在当代文坛是不多见的,更难可贵的是她个人创作力的经久不衰。在当代文学创作的每一次思潮涌动之中,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和给文坛带来的轰动效应,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作家,评论界的目光始终在关注她。对于王安忆的研究,人们一直注重的是她的都市小说系列的研究,而忽略了其乡土系列小说在其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王安忆曾经有两次集中推出她的乡土系列小说,一次是在她初登文坛之时,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王安忆为什么钟情于乡土,尤其是在都市系列小说给她带来巨大的成功之后,她出人意料地重返乡土文学的创作。王安忆小说创作中都市系列与乡土系列之间相互关系是什么,她穿梭于都市与乡土之间的真正动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用文化学批评的方法,从王安忆小说创作中乡土叙事的流变这个角度来探讨,通过乡土的逃离、都市的迷惘、乡村的礼赞三个部分的论述,揭示王安忆穿梭于都市与乡土的真正动因,即对现代文明的忧虑与反思,对现代人精神家园、诗意乐土的不懈追求。在文章中,都市叙事是王安忆寻找“乐土”的一个驿站,是精神家园寻找的必经之路,在乡土叙事的流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乐土”在这里具有形而上的含义,它更多地体现在精神价值之中。经历了现代文明的迷茫和反思后,王安忆在传统文化之中重新找到了她叙事的载体和精神的家园,即乡土世界,一种健康、自然、纯朴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家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乡土地逃离
  • 1.1 王安忆乡土叙事的缘由
  • 1.2 乡村艰难生活的逃离
  • 1.3 保守、落后的传统文化的逃离
  • 第二章 都市的迷惘
  • 2.1 市场经济下物欲化生存的反思
  • 2.2 对现代文明中人的精神生存的反思
  • 第三章 乡村的礼赞
  • 3.1 王安忆重返乡土叙事的原因
  • 3.2 色彩浓郁的淮北乡土风俗画
  • 3.3 乡村的礼赞——乐土所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形象[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2].王安忆《考工记》里的老宅[J]. 书屋 2019(12)
    • [3].情感劳动与流动的共同体——论王安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的移民与家庭[J]. 文学评论 2020(01)
    • [4].论王安忆《考工记》的叙事美学[J]. 宿州学院学报 2020(08)
    • [5].地方理论视域中的王安忆上海书写研究[J]. 鄱阳湖学刊 2017(06)
    • [6].文字的边界——评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J].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1)
    • [7].王安忆:艰涩之后能有快乐吗[J]. 博览群书 2018(05)
    • [8].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的另类书写——论王安忆的非虚构写作[J]. 当代文坛 2018(05)
    • [9].坚守心灵故乡 读《王安忆的上海》[J]. 中华建设 2016(12)
    • [10].后寻根时代的名实之惑——王安忆《匿名》及其他[J]. 文学评论 2016(02)
    • [11].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生命意识[J]. 甘肃理论学刊 2017(03)
    • [12].命名的怪圈或重重影像 王安忆《匿名》[J]. 上海文化 2017(07)
    • [13].浅谈王安忆小说的叙事追求[J]. 现代交际 2017(22)
    • [14].王安忆的作品叙事与形式探索[J].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5)
    • [15].王安忆作品海外传播研究——以英语法语翻译为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5(04)
    • [16].人生跨越的现实性——论王安忆对自我救赎女性和知青群体的态度[J]. 名作欣赏 2016(05)
    • [17].一场蕴意深刻的遗忘——读王安忆新书《匿名》[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07)
    • [18].一场蕴意深刻的遗忘——读王安忆新书《匿名》[J]. 中国职工教育 2016(06)
    • [19].空间结构中文明与生命的可能——读王安忆新作《匿名》[J]. 中国文学批评 2016(03)
    • [20].散论作为女性作家的王安忆[J]. 中国文学批评 2016(03)
    • [21].王安忆:用笔筑造心灵世界[J]. 紫光阁 2009(04)
    • [22].论王安忆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名作欣赏 2014(35)
    • [23].直面人生后的惨淡与尴尬——解读王安忆《神圣祭坛》[J]. 名作欣赏 2014(36)
    • [24].王安忆城市小说综述[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6)
    • [25].《长恨歌》之前的岁月——王安忆专访(上)[J]. 世纪 2015(04)
    • [26].别人的定位不那么重要——王安忆专访(下)[J]. 世纪 2015(05)
    • [27].弄堂闺阁中的市民世界——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上海书写[J]. 青年文学家 2019(35)
    • [28].智慧与风情的生动叙写——评王安忆《旅馆里发生了什么》[J]. 青春期健康 2020(03)
    • [29].王安忆的美丽与温和[J]. 现代妇女 2020(02)
    • [30].王安忆:在时间一侧融化百花[J]. 广州文艺 2020(02)

    标签:;  ;  ;  ;  

    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论王安忆乡土叙事的流变与精神家园的寻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