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

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 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法律

作者: 方宣灿

导师: 薛进展

关键词: 私分,国有资产,单位,认定

文献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增设的新罪名,该罪名的设立是我国针对当前私分国有资产现象普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状况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对国有资产的法律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相关法律不配套,思想认识不统一,造成了私分国有资产罪案的成案率低、查处难度大的局面,使这一罪名形同虚设。本文针对本罪在犯罪对象、客观表现、犯罪主体、司法认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性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私分国有资罪的对象。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资产。笔者对国有资产的含义进行了辩析,对“小金库”财产、国有资产的增值部分、在国有单位中使用、管理、运输的私人财产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是私分国有资产罪客观行为。对本罪私分行为的客观表现,笔者从“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其中在“违反国家规定”问题上,认为本罪条款中的“国家规定”应作广义理解,它与刑法第96条的“国家规定”是具体和抽象、种和属的关系,并且对国家规定的违反包括对禁止性规定和授权性规定的违反;在“以单位名义”的理解上,认为“单位名义”是对单位整体意识和意志的体现,并对“单位名义”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论述;在“集体私分给个人”这一问题上,对私分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私分范围的理解上认为一般是私分给单位的全体或绝大多数成员,但个别情况下私分给单位的少数人也可成立本罪的私分行为。第三部分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本部分中,笔者首先对本罪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本罪是单位犯罪;其次,在主体范围问题上,就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为国有公司的单位、单位的分支机构及内设部门、政府成立的临时性机构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再次,对本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范围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笔者结合本文前三部分的内容对本罪与滥发奖金、增发奖金促生产、共同贪污等行为,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上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本罪在私分数额上的入罪标准进行了思考。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

(一) 国有资产的含义

1、资产和财产的区别

2、国有资产的含义

(二) 国有资产的界定

1、“小金库”财产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2、国有资产增值部分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3、国有单位中使用、管理、运输的私人资产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行为

(一) “违反国家规定”

1、“国家规定”的范围

2、“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

(二) “以单位名义”

(三) “集体私分给个人”

1、何谓私分

2、私分行为的特征

3、私分的范围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

(一)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性质

(二)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范围

1、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2、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为国有公司的单位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3、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部门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4、政府成立的临时性机构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三) 私分国有资产罪责任人员的界定

1、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范围

2、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范围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

(一) 罪与非罪的认定

1、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滥发奖金行为的界限

2、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增发奖金促生产私分行为的界限

(二)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共同贪污行为的界限

(三) 私分国有资产罪犯罪数额的认定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10-26

参考文献

  • [1].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 邓峰.西南政法大学2017
  • [2].私分国有资产罪认定问题研究[D]. 杜子孟.南京师范大学2016
  • [3].私分国有资产罪疑难问题探析[D]. 王玉瑊.华东政法大学2010
  • [4].私分国有资产罪研究[D]. 吴天韬.黑龙江大学2010
  • [5].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D]. 范平.中国政法大学2010
  • [6].私分国有资产罪研究[D]. 李辉.中国政法大学2009
  • [7].论私分国有资产罪[D]. 侯任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 [8].私分国有资产罪探析[D]. 范勇.中国政法大学2006
  • [9].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D]. 谢合斌.郑州大学2006
  • [10].管窥私分国有资产罪[D]. 贾树勇.郑州大学2002

相关论文

  • [1].私分国有资产罪研究[D]. 余丽.四川大学2006
  • [2].国有资产流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 魏韧思.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 [3].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 王媛媛.吉林大学2007
  • [4].私分国有资产罪问题研究[D]. 许海霞.郑州大学2007
  • [5].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D]. 顾佳.华东政法学院2006
  • [6].论私分国有资产罪[D]. 刘艳珂.西南政法大学2007
  • [7].论私分国有资产罪[D]. 殷磊.武汉大学2004
  • [8].私分国有资产罪研究[D]. 邢同宝.清华大学2005
  • [9].私分国有资产罪探析[D]. 范勇.中国政法大学2006
  • [10].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D]. 伍志坚.湘潭大学2006

标签:;  ;  ;  ;  

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