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

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

论文摘要

桂东地区的壮语呈现方言岛形式分布,相关调查研究非常薄弱,但它在历史比较、接触影响、自然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写桂东六个壮语方言点的音韵系统,揭示其语音面貌,梳理音类关系,把它纳入整个壮语方言的历史比较范畴,并从音变为什么能够发生,为什么在这里/不在这里发生等角度考虑,综合多种范式,借鉴语音学成果,引入语音学方法,以桂东(林岩)壮语为平台,探讨了包括桂东壮语在内的侗台语语音演化的十二个专题,对音变的条件、方式、类型、过程、原因等提出一些初步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音变进行了总结,印证和深化了‘气声’理论假说,并提出一些有别于传统的看法。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交代研究的对象,其次说明选题的缘由,包括选题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研究的相关动态、研究的迫切性和研究的新平台等部分,然后交代本项研究的理论方法,最后交代本文的语料体例,说明我们从事本项研究所凭依的语料来源,并交代全文的体例和格式。依次回答如下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以及凭什么材料研究和采用什么行文规范?旨在开启全文,张举纲目。第二章描写了桂东地区六个壮语方言岛的音系格局,揭示它们的语音特点。如:送气音已经很丰富或正在萌芽;塞擦音t(?)组/ts组大体上没有对立,但在开口度大的元音前接近ts,而开口度小的接近t(?);由于汉借词的借入,s~θ形成或趋向于对立。元音的长短对立趋于被舌位高低的对立所取代,高元音不同程度地出现央化。都有嘎裂声,四声八类大体对应整齐,调值比较接近。连读变调都有A本调+B→A21+B型。方言岛音系格局的内部也有明显的区别:从总体上看,前三个点成为一个系列,它们没有复辅音、内爆音声母,这与它们很近的渊源关系是相符的,它们的变调除了A本调+B→A21+B型,还有A高调+B→A33+B型。后三个点是另一个系列,它们有丰富的复辅音、内爆音。在壮语聚居地区看不到的复辅音声母,在这里也能见到,有些甚至对汉语复辅音的研究也可能很有启发,如:pla2‘爬’,kliu3‘绞’等。它的连读变调只有A本调+B→A21+B型。不过两个系列也有一些交叉的现象,如平乐(启善)这个系列的长短元音主要是纯粹时长的对立,这在贺县(芦岗)也能见到。也有些语音特点仅能在某个点看到,如平乐(启善)基本上没有腭化音,平乐(坭塘)的鼻音韵尾发生了转化。R声类在桂东壮语多数点单双调均一致,但贺县(芦岗)却不同,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清鼻音、清流音、清近音。这个特征一向被视为壮傣语支与侗水语支的分水岭,现在在桂东出现了交集,使得我们对于侗台两语支的分界有了新认识。第三章从共时对应和历史来源的角度梳理桂东壮语的音类,理出它与南北壮语之间的严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确定了桂东壮语的土语归属。此前,桂东地区的壮语被笼统地划作壮语北部方言红水河土语。本文认为应分为两支,其中钟山(林岩)、平乐(坭塘)、贺县(芦岗)等地与连山壮语接近,以前称‘连山土语’,现可改称‘桂粤湘土语’。本文以地域界定的‘桂东壮语’,涉及两个土语。第四章从桂东壮语出发,探讨壮语及侗台语的若干重要难题,得到一些初步的见解:(1)送气音的产生:送气音的产生与喉门/声带的松紧有直接关系,声门状态在除阻时的松紧,元音前半段是否气化/漏气,是否为气声,是送气音产生的一个前提。其他的影响因素有气压大小(喉下气压,口腔气压)、汉语影响、音系趋简、音法类型等。(2)内爆音的演化:侗台语内爆音6、(?)的演化方向可大致分为两种:爆发音型和非爆发音型。后者的典型程度与较发达的气声分布大致相关,前者与较不发达的气声分布大致相关。气声发达的地方有更丰富的喉头/声门活动,内爆音的演化(弱化)除了发音(发声和调音)程度的减弱,还很可能伴随发音(尤其是发声)方式的改变。结果是水平方向(横向)收紧声门的方式取代了(纵向)升降喉头的方式,导致听感上爆发较低沉、较不明显,倾向于演化为非爆发音。而在气声较不发达的地方,声门活动相对简单,内爆音的弱化只是下降程度的减弱,导致持阻振幅较小,(时长也常常较短),听感上依然清冽,趋向于变为爆发音。内爆音演化的不平衡性可以从空气动力学中得到解释,接触影响对其演化有促进作用。(3)R声类的分合:桂东壮语的R声类单双调均一致,唯独贺县(芦岗)的单双调有别。R声类单双调异同与气声现象和气流有关。在气声发达的地方,双数调的*r带有一定的浊流,相应地,单数调的*r也会有较强的气流,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变体,与气流较缓的*r拉开差距。而在气声较不发达的地区,*r与*r区别较不明显,逐渐倾向于合成一类,后续的演化也会有相同的表现。芦岗的气声稍微发达,所以它的单双调不同。(4)塞擦音的丰富:桂东壮语有丰富的塞擦音声母,但基本不对立。有的点出现对立,是由于汉借词的借入而形成的。塞擦音有三种来源:是汉借词的借入;二是早期擦音声母*(?)和*(?)的演化;三是复辅音声母和ki、kj等的演化。(5)复辅音的融合:复辅音pr融合的机制应表述为p>t/-r,其实质是由r引起后接元音共振峰F2的相似,进而造成听感上的相似而引起的。融合的动因,从发音上更协调,更灵活,听感上频率更高,更尖锐,更能传递语音信息。(6)唇音变软腭音:侗台语的PL>KL音变应该从听感方面来解释,是由听感的相似性引起的,其动因可能是为了加大音强,便于交际,或者突出某种东西。(7)鼻音声母塞化:在桂东壮语中还可以观察到鼻音塞化的变异,这在南方的广大地区的语言/方言和北方晋语区都普遍发生了类似音变。它是口鼻调音‘错时’的结果,关键条件是发音粗重、时长较长的鼻音,在高元音或高化(带擦)元音、后低元音、促声韵音节中倾向于先发生音变。桂东壮语发生音变的可能性很小。(8)韵母元音演化:桂东林岩壮语的韵母元音的演化有央化、高化、低化、圆唇化等几种类型。音变各有其动因和条件。圆唇元音有两种来源:i>y[-i->-y-(-wi-)]和ju>y。当y后面与e相拼,则有可能向单元音。演化。圆唇化从发音和听感两方面都增强了,圆唇化还可能受到汉语方言的影响。(9)长短元音演化:桂东各点的元音对立,除了长短a-外、,其他的元音长短不甚整齐。昭平(西坪)、蒙山(谢村)等地与其他红水河方言一样,i(?)、u(?)还有纯粹长元音,钟山(林岩)表现为元音舌位的不同,平乐(坭塘)的长短大部分消失或并入其他元音。元音长短对立渐趋被舌位高低区别所替代。(10)鼻音韵尾增生:鼻音韵尾增生通常被认为是例外音变。本文的考察表明例外之中是有规律的。音变的基本条件在于两种性质不同、但听感相似的鼻化。一种是通常所说的气流从鼻腔溢出的鼻化,另一种是穿透软腭的口鼻耦合。通常认为鼻音声母是音变的基本条件,但实际上,送气塞音、塞擦音、擦音尤其是高元音也非常重要,它们都产生高压气流,使得穿透软腭的口鼻耦合更显著。音变的倾向性条件是重读强调和时长较长的音节,以及鼻音韵尾辨义功能减弱的音系中,和开放的社会系统状态。本文提出高元音更容易鼻化。(11)阴阳调再分化:侗台语许多语言都发生了阴阳调再分化音变,但桂东(林岩)壮语没有。侗台语阴调类的再分化可重排为两种类型,其特点:一是阴调类向相应的阳调类转化;二是阴调类并入其他调类,这类声调的调型也往往与原调相同、听感接近。或派生新调,其起音较低。阴调类再分化的起因是音节(元音前半段)出现气化或松化。如果阴调类产生的气化或松化变体,与相应的阳调类气化/松化程度相当,则汇合一道;如果有较大差别,则另行派调。南部侗台语阳调类也发生了分化,阳调的送气音并入相应的阴调类。本文从相关拟音的交替和世界浊音的分布入手,指出前辈用以解释其成因的*b、*d、*g和*bh、*dh、*gh两套浊声母,音位上只是一套,但音值有所区别。在南部是*bh、*dh、*gh,其后的演化历程如:ph>phh>ph。在pha这个阶段,声母p爆发能量较小,声道壁较松软,成阻接触面小,呼吸肌力增长较慢,成阻点后的气压较低,除阻后声带振动,后接元音气化严重,声门不紧,起音频率低;变为ph(?)这个阶段后,音节前半段的元音仍有一小段气化,起音调值较低;所以前两个阶段都在双数调;但是变为ph后,除阻后声带不振动,后接元音没有气化,声带在启动瞬间绷得较紧,所以音节起音调值较高。这样以后,它就会分派出起音较高的新调来。如果这个新调与单数调的送气(也是由气化而来)的声门/声带松紧程度相当,那么它们会合流,表现为双数调向单数调转化。(12)舒声音节促化:桂东壮语舒声音节促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张声(前喉塞)促化,另一种是嘎裂声促化。桂东的第1调是带嘎裂声的高降调,可引起促化。类似的现象,如南部壮语第4调的附加特征,自李方桂先生以来一直被视为喉塞尾以及引发的促化。本文指出它不是喉塞音,而是嘎裂声引发的促化音变。促化的动因是增大区别度。嘎裂声的另一种来源是气声。第五章对前文的音变专题进行概括,以求得某些理论认识的促进。首先是对送气音的产生、内爆音的演化、R声类的分合、阴阳调再分化、嘎裂声与促化等专题进行总结,找到了这些音变在地域上的典型程度与气声的发达程度之间大致的对应关系,并对此进行了统一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印证和深化了气声假说。其次,通过对‘复辅音的融合’、‘唇音变软腭音’等专题的总结,提出音变在语音上的实现,并不是简单的“渐变~突变”两极对立,而是跟音变的启动有关。由说者启动的音变是渐变的,而由听者启动的音变是突变的。在方法论上,本节还对从范式比较走向范式综合进行了阐发。从逻辑结构上看,第一章是开启全文,第五章是总论深化。中间第二章是共时的描写,第三章是音类的共时对应和历史来源,第四章过渡到语音的历时演化。贯穿其中的是范式综合的视角。目的是加深对包括桂东壮语在内的侗台语语音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其语音演化。本文主观上想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但可能会引出了更多、更重要的问题,期待着以更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更精细的描写比较去解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对译
  • 第一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研究对象
  • 1.1.1 桂东概况
  • 1.1.2 壮语分布
  • 1.1.3 语音界定
  • 1.2 选题缘由
  • 1.2.1 选题意义
  • 1.2.2 研究动态
  • 1.2.3 研究的迫切性
  • 1.2.4 研究的新平台
  • 1.3 理论方法
  • 1.3.1 关于调查描写
  • 1.3.2 关于比较解释
  • 1.4 语料体例
  • 1.4.1 语料来源
  • 1.4.2 体例格式
  • 1.5 小结
  • 第二章 音系格局
  • 2.0 引言
  • 2.1 钟山(林岩)壮语音系
  • 2.2 平乐(坭塘)壮语音系
  • 2.3 贺县(芦岗)壮语音系
  • 2.4 平乐(启善)壮语音系
  • 2.5 昭平(西坪)壮语音系
  • 2.6 蒙山(谢村)壮语音系
  • 2.7 小结
  • 第三章 音类对应
  • 3.0 引言
  • 3.1 声类对应
  • 3.2 韵类对应
  • 3.3 调类对应
  • 3.4 土语归属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音演化
  • 4.0 引言
  • 4.1 送气音的产生
  • 4.2 内爆音的演化
  • 4.3 R声类的分合
  • 4.4 塞擦音的完善
  • 4.5 复辅音的融合
  • 4.6 唇音变软腭音
  • 4.7 鼻音声母塞化
  • 4.8 韵母元音演化
  • 4.9 长短元音演化
  • 4.10 鼻音韵尾增生
  • 4.11 阴阳调再分化
  • 4.12 舒声音节促化
  • 4.13 小结
  • 第五章 总说
  • 5.1 回顾
  • 5.1.1 本文的要点
  • 5.1.2 音变的特点
  • 5.2 讨论
  • 5.2.1 范式比较与范式综合
  • 5.2.2 说者渐变与听者突变
  • 5.3 前瞻
  • 5.3.1 更深入的田野调查
  • 5.3.2 更充分的描写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录:桂东林岩壮语同音字表
  • 初学十年,万水千山(代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周边传播视阈下广西边境县市壮语视频节目的问题及优化[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12)
    • [2].从江壮语语音特点及其内部差异[J]. 铜仁学院学报 2020(01)
    • [3].宜州德胜壮语■-声母的特殊音变探讨[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4].壮语春晚开启传承壮族文化新模式[J]. 当代广西 2020(08)
    • [5].靖西县级融媒体壮语新闻传播情况研究[J]. 视听 2020(04)
    • [6].壮语词汇思维方式的认知初探[J]. 大众科技 2020(04)
    • [7].南部壮语受汉语影响形成的概数表示法[J]. 百色学院学报 2020(03)
    • [8].靖西壮语部分受汉文化影响的民俗和宗教词语[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9].南部壮语固有概数表示法[J]. 百色学院学报 2020(04)
    • [10].传播学视角下广西壮语传承推广传播策略探索[J]. 传播力研究 2019(10)
    • [11].和温壮语并列复合词结构及其词序特征[J]. 民族语文 2019(05)
    • [12].巴马壮语量名结构和数量名结构的中心语[J]. 百色学院学报 2016(05)
    • [13].“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壮语教育的新机遇和新使命[J].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4)
    • [14].定安壮语的熟语谜语及其语言特点[J]. 百色学院学报 2017(01)
    • [15].永福古座壮语鼻化韵特点及其成因[J]. 民族语文 2017(03)
    • [16].壮语谓倮话动词、形容词的后附形式[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17].壮语方言医学词汇探析[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 [18].云南壮语研究概况[J]. 文山学院学报 2016(04)
    • [19].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壮语研究综述——壮语的计量研究系列之一[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0].靖西壮语的“一”[J]. 百色学院学报 2015(02)
    • [21].浅谈壮语在儿童启蒙学习中的作用[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07)
    • [22].教侄儿说壮语[J]. 诗歌月刊 2020(08)
    • [23].浅谈壮语在儿童启蒙学习中的作用[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06)
    • [24].壮语熟语隐喻研究[J]. 语文学刊 2013(05)
    • [25].壮语故事会引人入胜[J]. 学苑创造(1-2年级阅读) 2018(Z1)
    • [26].壮语量词的范畴化分析[J]. 广西教育 2015(11)
    • [27].壮语方言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掌握歌唱语言的技巧和方法[J]. 音乐大观 2013(10)
    • [28].壮语元音系统的类型学特征[J]. 民族语文 2013(02)
    • [29].找不到衣服的谎言[J].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2010(07)
    • [30].18个激励人心的豪情壮语[J]. Reading and Composition(Junior High)(English) 2010(Z2)

    标签:;  ;  ;  ;  ;  ;  ;  

    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