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地票制度探析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地票制度探析

论文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面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城乡之间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党的十六大做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07年成都、重庆两市被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后重庆市就在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2008年重庆以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为切入点,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了农村土地交易所、创立了“地票”制度。“地票”是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特指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可用于建设用地的指标。地票制度是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农村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复垦为耕地后形成对应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这个指标以地票的形式在农村土地交易所公开交易,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在市域范围内远距离、大范围的置换,使城镇土地级差地租转移到农村,从而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缓解城乡二元用地矛盾、提高农村土地收益、缩小城乡差距。地票制度突破了原有的城乡建设用地流转格局,实现了市场化流转的创新。地票制度作为土地流转方式的一种新探索,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深入探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选取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视角,通过对重庆地票制度试行以来的运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取得的成效,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重庆地票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构想。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的论证思路、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土地流转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流转的政策及土地流转方式的演变;第三部分阐述了重庆地票制度创立的背景、重庆地票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创新点;第四部分对重庆地票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地票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地票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构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回顾
  • 1.2.2 国内研究回顾
  • 1.3 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土地流转理论及实践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 2.1.3 土地改革理论
  • 2.1.4 列宁的土地变革思想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及其实践
  • 2.2.1 农民土地所有制确立阶段
  • 2.2.2 农村土地流转禁止阶段
  • 2.2.3 农村土地流转重启试验阶段
  • 2.2.4 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下土地流转创新阶段
  • 第三章 重庆地票制度的设计及其特点
  • 3.1 重庆地票制度的创立背景
  • 3.2 重庆地票制度设计的内容
  • 3.2.1 重庆地票制度设计的最初内容
  • 3.2.2 重庆地票制度的补充规定
  • 3.3 重庆地票制度的创新点
  • 3.4 重庆地票制度与成都"地票"制度的比较
  • 第四章 重庆地票制度运行状况分析
  • 4.1 重庆地票制度运行所取得的成效
  • 4.1.1 提升了偏远地区的土地收益,促进了农户增收
  • 4.1.2 助推了城乡金融一体化
  • 4.1.3 充分尊重农户意愿,有效缓解拆迁矛盾
  • 4.1.4 为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 4.2 重庆地票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民不能充分分享地票增值收益
  • 4.2.2 地票价款分配规定不清晰,补偿随意性大
  • 4.2.3 信息不对称,农民缺少应有知情权
  • 4.2.4 未来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短缺的风险
  • 4.2.5 地票使用环节设计不够合理
  • 第五章 重庆地票制度完善的构想
  • 5.1 完善地票制度的内在机制
  • 5.1.1 完善地票的复垦机制,确保农民利益
  • 5.1.2 完善地票的交易机制,促进地票交易良性发展
  • 5.1.3 完善地票收益分配机制,加大城市反哺农村力度
  • 5.1.4 完善地票运行的监管机制,防止滋生腐败
  • 5.2 建立完善地票制度的相关配套机制
  • 5.2.1 建立地票制度的地方性法规,为地票运行保驾护航
  • 5.2.2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 5.2.3 提高政策透明度,赋予农户更多参与权和监督权
  • 5.2.4 加强信息的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重点、难点和对策——兼评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运作[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土地流转破冰中国首个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挂牌[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02)
    • [3].试办“土地交易所”的构想——对成都重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J]. 中国科技投资 2008(08)
    • [4].重庆土改试验:从农地入股到农村土地交易所[J]. 中国市场 2008(42)
    • [5].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J]. 经营与管理 2016(08)
    • [6].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J]. 重庆社会科学 2012(02)
    • [7].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解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 [8].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透视[J]. 中国地产市场 2008(12)
    • [9].农村土地交易所将从概念变为现实[J]. 领导决策信息 2008(36)
    • [10].庆重申请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J]. 资源导刊 2008(08)
    • [11].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定价机制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 2011(10)
    • [12].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在重庆正式挂牌[J]. 农村百事通 2009(04)
    • [13].数字[J]. 中国土地 2010(01)
    • [14].经营农地——中国首个农地交易所成立始末[J]. 西部大开发 2009(02)
    • [15].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举行首次拍卖[J]. 资源导刊 2008(12)
    • [16].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8(24)
    • [17].重庆农地交易所开启农地流转新模式[J]. 领导决策信息 2008(48)
    • [18].重庆农地交易收紧[J]. 领导决策信息 2009(07)
    • [19].农村土地交易所与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18)
    • [20].浅议“地票”风险[J]. 中国土地 2009(09)
    • [21].重庆地票七年[J]. 国土资源 2016(04)
    • [22].重庆“地票”交易改革的经验和启示[J]. 党政视野 2015(10)
    • [23].完善重庆地票交易制度的思考[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1(00)
    • [24].重庆“地票”交易改革的经验和启示[J]. 浙江经济 2015(16)
    • [25].用活政策:用市场杠杆引导农民华丽转身——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性发展的几点思考[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03)
    • [26].重庆土交所为何停摆[J]. 中国企业家 2009(05)
    • [27].地票交易机制的制度供给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 西部发展评论 2015(00)
    • [28].重庆地票七年[J]. 资源导刊 2016(05)
    • [29].关于重庆地票交易若干问题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5(19)
    • [30].重庆市地票交易制度之再思考[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1(00)

    标签:;  ;  ;  ;  ;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地票制度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