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

青蒿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

论文摘要

青蒿学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属菊科春黄菊族蒿属。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性味苦、辛,微寒,归肝,有特殊香气。自古以来一直被流传作为药用,具有抗疟、抗病毒、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清热解暑等活性。青蒿挥发油属于青蒿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平喘、解热、止咳等药理作用。研究工作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和直接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研究了提取过程的优化条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青蒿挥发油进行抗菌活性方面的比较,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其成分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约为1:7.8,提取时间为3h。直接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为1:7.4,蒸馏时间为5h。利用索氏提取法得到的青蒿挥发油,即青蒿油-1,对受试菌种均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MIC为1.25%,菌刺孢属(Mycocentrospora sp.) MIC为1.25%,青霉(Penicillium sp.) MIC为5%,马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MIC为1.25%,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MIC为2.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IC为1.25%,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MIC为2.5%,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 MIC为5%。抗真菌效果大于抗细菌效果。直接蒸馏法得到的青蒿挥发油,即青蒿油-2,对受试菌种最低抑制浓度(MIC)为: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MIC 0.2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MIC 0.23%,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 MIC 0.059%,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 MIC 3.75%,对四联球菌抑菌效果最好。青蒿油-2对同样4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明显大于青蒿油-1。进行GC-MS分析,青蒿油-1中分离出55个峰,鉴定出48个化合物,青蒿油-2中分离出48个峰,鉴定出39个化合物,并测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青蒿油-1的主要成分有烯类占26.49%,烷类占22.36%,吡喃和呋喃占28.05%,酚类1.09%,桉油精0.44%,酮类1.42%,醚类4.94%,有机酸类1.89%,噻嗪类1.79%,未鉴定成分占11.31%。其中酮类、醚类、有机酸类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共占总量的8.25%,可能与青蒿油-1抗真菌作用好于抗细菌作用有关。青蒿油-2的主要成分有烯类65.42%,桉油精1.73%,酚类1.66%,烷类7.38%,酮类0.14%,有机酸类0.17%,烃类0.97%,醇类0.95%,环戊并6.93%,醛类0.49%,酯类5.58%,未鉴定成分占8.58%。烯类是挥发油中重要的抗菌成分,青蒿油-2的抗菌作用好于青蒿油-1,可能与青蒿油-2的烯类含量远远高于青蒿油-1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青蒿研究的基本状况
  • 1. 青蒿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 2. 种质资源
  • 3. 采收与加工
  • 4. 青蒿的化学成分
  • 5. 青蒿素的性质
  • 6. 青蒿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
  • 7. 青蒿素的药理作用
  • 8. 青蒿的主要临床应用
  • 9. 青蒿挥发油
  • 10. 青蒿应用的前景和问题
  • 11. 本论文的工作目的
  • 第二章 青蒿的提取
  • 一、索氏提取法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二、直接蒸馏法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青蒿挥发油抗菌活性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 培养基
  • 3. 实验方法
  • 3.1 样品制备
  • 3.2 菌种接种
  • 3.3 培养基的制备
  • 3.4 滤纸片法测定青蒿挥发油的抑菌效果
  • 3.5 液体稀释法测定青蒿挥发油的抑菌效果
  • 4.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青蒿挥发油GC-MS分析
  •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青蒿挥发油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7)
    • [2].野生及栽培青蒿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08)
    • [3].GC-MS分析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 华西药学杂志 2008(01)
    • [4].不同方法提取青蒿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22)
    • [5].藿香与青蒿挥发油及其复合物抑菌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07)
    • [6].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4)
    • [7].青蒿挥发油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 [8].湖南产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SPME/GC/MS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 2016(02)
    • [9].青蒿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抗病毒活性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18)
    • [10].重庆地区家种青蒿与野生青蒿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5)
    • [11].索氏提取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1)
    • [12].GC-MS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J]. 精细化工 2008(12)
    • [13].索氏提取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4)
    • [14].青蒿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与化学计量学解析法[J]. 中成药 2011(01)
    • [15].驱蚊微胶囊的制备及对粘胶面料的功能整理[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18(01)
    • [16].青蒿挥发油HPLC特征图谱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09(09)
    • [17].延安产2种蒿类挥发油提取及抑菌活性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1)
    • [18].青蒿素下脚料功能成分分析及其应用前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04)
    • [19].SPE-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J]. 湖北中医杂志 2016(05)

    标签:;  ;  ;  ;  ;  

    青蒿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