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代位求偿权

论保险代位求偿权

论文摘要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中既古老而又具有特色的一项制度,是指由于第三者的过错致使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由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给付保险金之后,其有权把自己置于被保险人的地位,获得被保险人有关该项损失的一切权利和补偿。保险人的这种行为,就称为代位求偿;其所享有的权利,为代位求偿权。保险代位权为解决被保险人的保险给付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重合时的利益归属提供了依据。但是,关于保险代位权的性质、成立和行使要件、行使方法及其内容、代位权的行使限制等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我国《保险法》并没有提供完整的答案。随着我国保险业务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财产保险所涵盖的范围或者领域会日益广博,并将同时伴随着更加突出的、因为第三人的行为造成财产损害或者经济利益丧失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充分发挥保险分散被保险人因第三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危险、消化被保险人因第三人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如何确保保险人在此情形下因为保险给付所失去的利益得以复归,保险代位权的运用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的,希望通过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是保险代位求偿权概述。涉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概念和法理基础以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和特征问题。论文阐释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则与保险法中的损失补偿原则是奠定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的两大基石;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人的法定权利;保险代位求偿权是转移的债权;保险代位求偿权体现了保险补偿性;代位求偿权原则上只在财产保险合同中适用,但笔者认为,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没有任何余地只能存在于财产保险合同中的提法是不甚确切的。文章的第二部分从保险代位求偿权取得方式、行使以及放弃等方面进行分析。关于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取得方式,世界各国有两种立法例:一是当然代位主义,另一是请求代位主义。我国保险立法采用的也是当然代位主义,只要保险人支付了保险补偿金,就相应取得了向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而无须被保险人确认。在行使方面,文章依次检讨了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行使条件以及在不足额保险的情况下的行使等问题。在本部分最后,文章详细检视了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放弃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范围。对人身保险是否能适用代位权,理论界存在着激烈争议,立法和司法实务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体例、实务运作方面的差异以及发展趋势;其次,本文认为我国应该效法世界潮流,对于人身保险是否适用保险代位权,应由该保险本身的性质来决定,不能一概加以排斥,除人寿保险外的其他人身保险险种也应允许适用保险代位权。第四部分是保险代位求偿权对保险人的效力。文章认为,保险代位求偿权在性质上从属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代位行使的是被保险人的权利,债权所伴瑕疵以及保险人支付保险金后被转移债权所生利益归保险人。保险人代位行使权利,对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及其利益均无影响。第五部分对保险代位求偿权能否对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行使进行了深入的检讨。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必须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并且符合保险代位权的行使要件时,保险人能否对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行使保险代位权在理论界向来有两种主张,即肯定说和否定说,肯定说主张保险人能对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行使保险代位权,而否定说则否认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能够成为保险代位权的行使对象。文章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就设立国家赔偿制度的宗旨、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和保险人的身份而言,肯定说显然更为有力。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保险代位求偿权概述
  • (一) 何谓保险代位求偿权
  • (二)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
  • (三)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理论基础
  • (四) 保险代位求偿权与相关制度之比较
  • 二、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取得和行使
  • (一)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取得
  • (二) 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
  • (三) 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条件
  • (四) 不足额保险条件下的保险代位权的行使
  • (五)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放弃
  • 三、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范围
  • (一) 人身保险能否适用保险代位求偿权
  • (二) 本人观点
  • 四、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效力
  • (一) 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效力
  • (二) 在被保险人以外的第三人间的效力
  • 五、保险代位求偿权能否对国家机关行使
  • (一) 肯定说
  • (二) 否定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保险代位求偿权诉讼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法制博览 2020(05)
    • [2].浅析渔船保险中的代位求偿权[J]. 中国水产 2018(08)
    • [3].保险制度中代位求偿权适用问题分析[J]. 山西青年 2016(03)
    • [4].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之规范价值研究[J]. 青春岁月 2011(20)
    • [5].雇主责任险中保险代位求偿权浅析——以中国渔业互保协会条款为视角[J]. 中国水产 2020(10)
    • [6].浅析保险代位求偿权适用范围[J]. 法制博览 2018(34)
    • [7].论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适用的法律限制[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8].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性质[J].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3(04)
    • [9].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法律限制[J]. 学理论 2014(05)
    • [10].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11].保险代位求偿权纠纷的管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7)
    • [12].关于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12)
    • [13].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7)
    • [14].浅析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12(35)
    • [15].保险代位求偿权若干法律争议问题之探讨[J]. 法律适用 2011(05)
    • [16].论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及改革措施[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6)
    • [17].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1(21)
    • [18].浅议人身保险中的代位求偿权问题[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19].刍议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J]. 沧桑 2010(08)
    • [20].浅议保险代位求偿权[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1].完善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的立法建议[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9(01)
    • [22].保险代位求偿权在适用范围上的限制[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9(10)
    • [23].解析保险代位求偿权诉讼难点[J]. 经济师 2008(01)
    • [24].论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名义问题[J]. 福建金融 2008(02)
    • [25].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及对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的要求[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01)
    • [26].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适用[J]. 商业时代 2008(12)
    • [27].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法律问题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8)
    • [28].保险公司能否向试驾人行使代位求偿权[J]. 中国保险 2014(05)
    • [29].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正当性依据[J]. 法治研究 2012(06)
    • [30].海上保险中的代位求偿权制度综述[J]. 法制与社会 2012(27)

    标签:;  ;  ;  ;  

    论保险代位求偿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