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

现代汉语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是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录的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一个穷尽的、定量的和侧重于语义方面的研究。文章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分别讨论了动语素、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概况、动语素的构词能力、一词多构现象、非动词性义项的特点以及多义词义项的产生方式和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动语素是动宾式复合词的核心,是把握动宾式复合词的切入点。语素的理性意义是划分语素语法类的标准。动语素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或意愿等意义的语素。一个语素只要包含动语素义义项,那么它就是动语素。但是基本义项为动语素义的动语素,要比基本义项为形语素义或名语素义等的动语素更典型。动语素在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在语义上具有不完整性是动语素的一个突出的语义特点。我们在附录一中列出了现代汉语的主要动语素共1799个。动宾式是汉语五种基本的构词法之一。具有动宾结构的复合词是动宾式复合词。动宾式复合词来源于动宾结构短语的词汇化和以动宾结构模式所进行的造词活动。我们以释义结构判别法来辨别动宾式复合词。动宾式双音复合词内部又有四种子语法结构类型,但它们的比例是不均衡的。动语素在构造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两级分化态势。动语素的构词能力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我们在附录二中列出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录的动宾式双音复合词共6147个。如果一个合成词在不同的义项上具备一种以上的内部语法结构,那么它便具有一词多构的性质。具有一词多构性质的词是多构词。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非对称性以及语素的多义兼类性是造成一词多构现象的两个基本原因。在6147个动宾式双音复合词中共有232个多构词。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由第一种原因造成的,并且绝大部分是动宾式和偏正式兼类的。多构词的不同结构的义项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但并不能用引申、比喻等多义词理论去解释。6147个动宾式双音复合词共包含7292个义项,其中,动词性义项有6668个,非动词性义项有625个。动宾式双音复合词一般呈现出动词的性质,呈现出其它性质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名词性的义项倾向于向人物类、工具类和时间类分布。名词性的义项一般是通过转指的方式产生的。形容词性的义项在由表示身体部位的语素所构成的词族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特点。副词性的义项绝大部分分布于情态方式类和时间类两类。一般而言,动词性义项的组合性更强而非动词性义项的融合性更强。动词性义项在派生义项时更倾向于同词性派生,而不倾向于异词性派生,这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意义跨度的影响。84.11%的动宾式双音复合词是单义词,多义词只占15.89%。这说明,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多义化倾向并不明显。传统上认为,多义词的义项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特指等方式派生出来的。但是还存在着其它的方式。语言的社会变体(语域)、地域变体(方言)、时代变体等对同一个语言形式的不同约定可以产生新义项;对词的内部语法结构的不同理解以及语素的多义兼类的性质也可导致新义项的产生。对动宾式双音复合词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但我们不可能一一涉及。在结论部分中,我们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价值
  • 第二节 动宾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动语素及其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定义与命名
  • 第二节 语素的符号
  • 第三节 语素的语法类判定标准
  • 第四节 动语素
  • 第五节 动语素的典型性
  • 第六节 现代汉语动语素
  • 第七节 动语素的语义特点
  • 第二章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概况
  • 第一节 汉语构词法
  • 第二节 动宾式复合词的来源
  • 第三节 判定标准
  • 第四节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词表
  • 第五节 子语法结构类型
  • 第六节 动语素构造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能力
  • 第三章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一词多构现象分析
  • 第一节 一词多构现象的实例分析
  • 第二节 一词多构现象的原因、类型和评价
  • 第三节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中的多构词
  • 第四章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非动词性义项分析
  • 第一节 词性与兼类
  • 第二节 名词性义项的特点
  • 第三节 形容词性义项的特点
  • 第四节 副词性义项的特点
  • 第五节 动词性义项与非动词性义项的关系
  • 第五章 动宾式双音复合多义词分析
  • 第一节 动宾式双音复合单义词与多义词
  • 第二节 多义词义项产生的方法及义项间的关系
  • 结论
  • 附录一 现代汉语主要动语素表
  • 附录二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动宾式双音复合词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郑樵“双音并义不为假借”平议[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0(02)
    • [2].“物之汶汶者”辨析[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03)
    • [3].生活练习曲[J]. 少男少女 2017(05)
    • [4].词之“昧”[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16(08)
    • [5].大提琴教学琐谈之七——关于双音的左手技巧[J]. 小演奏家 2009(07)
    • [6].纪念黄翔鹏发现一钟双音30周年[J]. 中国音乐学 2008(02)
    • [7].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个案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8].论《洛阳伽蓝记》中的偏正式双音新词[J]. 语文学刊 2009(09)
    • [9].从语素义和词义关系谈“败绩”的训释[J]. 才智 2014(22)
    • [10].大提琴双音音阶的音准[J]. 飞天 2010(06)
    • [11].上古汉语双音补充结构研究[J]. 汉字文化 2015(03)
    • [12].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7)
    • [13].专家问答[J]. 琴童 2012(09)
    • [14].测音数据映证羊角钮钟非双音钟[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03)
    • [15].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的双音频率估计方法研究[J].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2018(10)
    • [16].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省略义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06)
    • [17].双音复合词与双音短语的界域与关系[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18].浅谈《尔雅》双音复合词[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3)
    • [19].小提琴八度双音发音练习[J].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20(06)
    • [20].浅谈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保护与传承[J]. 音乐大观 2014(09)
    • [21].从“只”和“只是”、“还”和“还是”的辨析看语素义对单双音同义副词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1)
    • [22].黑龙江方言中的双音谓词的语用功能[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7)
    • [23].河北矾山话双音状态词的褒贬分别[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7(02)
    • [24].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形成的语义动因刍议——以“败”为例[J]. 人文丛刊 2015(00)
    • [25].从理据分析谈双音名词词义的教学[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2)
    • [26].双音倒序词的语音变化和语义特点[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11)
    • [27].“介词+N+加以+双音及物动词”结构考察[J]. 现代语文 2019(05)
    • [28].动宾双音动词配价的词汇语义分析——以部分二价动宾双音动词为例[J]. 语文学刊 2015(13)
    • [29].“近来”类双音时间词演化的系统性及其相关问题[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30].现代汉语“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初探[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标签:;  ;  ;  ;  ;  

    现代汉语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