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眩降压汤治疗更年期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清眩降压汤治疗更年期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最危险因素之一。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高血压的药物仍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问题。近来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是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之一。更年期女性处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特殊时期,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非很高,但血压波动大,常伴情绪烦躁多变、极易激动、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量研究显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不仅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型,更是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的主要证型。清眩降压汤是陈可冀院士根据数十年临床经验,针对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以清肝热、平肝阳、益肝肾为法,创立的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的有效方剂。本研究重在研究清眩降压汤对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目的:通过观察清眩降压汤对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其对相关症状、24h动态血压、心率、糖脂代谢、内源性雌激素和血浆Hs—CRP、HCY、AngⅡ的影响,探究其降压机理和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病奠定基础。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病例来源于2006年9月~2008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病房及门诊的高血压病患者。入选病例88例,随机分组,最后完成病例82例,其中对照组40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予培哚普利片(4mg,QD)+中药模拟剂,试验组予培哚普利片(4mg,QD)+清眩降压汤颗粒,观察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动态血压、血糖、血脂、血浆E2、Hs—CRP、HCY、AngⅡ的改变。结果:1.对血压的影响:培哚普利片组(对照组)、培哚普利+清眩降压汤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0.4%,显效率分别为45%、59.6%。2.对动态血压的影响:试验组对24h、白天、夜间的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下降率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降低24h、白天和夜间的平均SBP、DBP、MAP和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负荷方面,对照组与试验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3.对心率的影响:治疗后两组心率均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4.对症状的影响: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0.5%,显效率分别为55%、62%;其中试验组在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头痛、腰膝、酸软、失眠改善方面疗效显著。5.对血糖的影响: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6.对血脂的影响:试验组在降低TC、LDL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7.对血清雌二醇的影响:试验组在升高内源性血浆E2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8.对血浆Hs—CRP、HCY、AngⅡ水平的影响:试验组降低血浆Hs—CRP、AngⅡ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对血浆HCY的下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清眩降压汤能降低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的血压变异性,增加夜间血压下降率,对恢复正常血压“勺型”改变有帮助,并且能独立于降压之外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率,优于单纯西药组,这可能与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功能有关。2.清眩降压汤能改善血脂代谢,降低TC、LDL、降低血浆Hs—CRP,并且能提高围绝经期女性内源性雌激素的水平,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这可能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以恢复其正常的下丘脑—垂体反馈作用,调节其性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3.清眩降压汤对于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的AngⅡ水平有影响,提示其降压机理可能与抑制循环RAAS活性有关。4.在2个月的治疗研究过程中,服用清眩降压汤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动态血压检测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
  • 4.研究方法
  • 5.疗效判定标准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治疗前后偶测血压的变化
  • 2.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的变化
  • 3.治疗前后心率的改变
  • 4.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
  • 5.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
  • 6.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 7.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的变化
  • 8.治疗前后血浆Hs—CRP、HCY、AngⅡ的变化
  • 9.药物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 讨论
  • 1.清眩降压汤组方特点和现代药理研究
  • 2.清眩降压汤的临床疗效分析
  • 3.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验案[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03)
    • [2].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分析清眩降压汤抑制血管重构的作用[J]. 康复学报 2016(03)
    • [3].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01)
    • [4].清眩降压汤治疗高血压作用机制的虚拟筛选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4)
    • [5].清眩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08)
    • [6].清眩降压汤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及机理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7)
    • [7].清眩降压汤控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升高与抑制心肾大血管损害的药效学研究[J]. 康复学报 2017(02)
    • [8].清眩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学报 2011(12)

    标签:;  ;  ;  ;  

    清眩降压汤治疗更年期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