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 mRNA表达及desmin的实验研究

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 mRNA表达及desmin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肾脏表现,为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DM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全球约有1.35亿名DM患者,我国估算为3000~4000万人,且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DN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提示预后不良,常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对出现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早期DN进行积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明显减少临床期DN的发病率或者延缓临床期DN的发生。本实验分两部分研究了治疗DN的经验方剂肾康丸,第一部应用肾康丸对DN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大鼠体重、肾重、相对肾重、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肾脏病理变化及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肾小球足细胞desmin表达改变的情况,探讨肾康丸对DN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第二部分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肾康丸治疗后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抗原及其mRNA表达的情况,观察肾康丸对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第一章肾康丸对DN大鼠足细胞desmin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desmin在DN大鼠模型肾小球足细胞表达的变化,探讨肾康丸对DN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及分组:所有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禁食12小时,随机选取雄性SD大鼠34只,按空腹状态下、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72小时后监测血糖,以连续三次空腹血糖>16.6mmol/L、尿糖强阳性、尿量>原尿量150%、尿微量白蛋白定性测量阳性者为成模标准。4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n=7):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安博维)、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模型组,另外6只SD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2、药物剂量设定与给药:按大鼠(200 g)与成人(70 kg)的体表面积比1/56,可算出大鼠的等效剂量。肾康丸组大鼠等效量:350mg/日,肾康丸成药经研磨后用蒸馏水配成350mg/ml溶液,每日灌液量1ml,8周。厄贝沙坦组大鼠等效量:3mg/日,安博维片经研磨后用蒸馏水配成3mg/ml溶液,每日灌液量1ml,8周。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大鼠等效量:肾康丸成药350mg、安博维片3mg经研磨后用蒸馏水配成353mg/ml溶液,每日灌液量1ml,8周。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均以每日1ml生理盐水灌服、持续8周。3、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肾重、相对肾重、尿蛋白、血生化的观察:对大鼠毛色、精神状态、饮食量、活动等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定性测量尿微量白蛋白,采用Bradford法定量测定24小时尿蛋白,采用OlimpasAU6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4、大鼠肾组织病理标本采集:实验末每组剩6只大鼠,解剖大鼠后,摘除肾脏,去包膜,称重,剪取部分肾组织,厚约4mm,于10%中性甲醛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再取1mm3左右大小的肾组织4~5块,置于2.5%戊二醛中,4℃保存,用作电镜检查,分别观察各组肾小球足细胞、足突的形态结构。5、Desm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切片脱蜡至水后,经PBS冲洗,滴加3%H2O2孵育2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切片置摇床上以PBS浸洗5分钟,反复3次,取一抗工作液(兔抗desmin抗体(1:100))50μl覆盖组织片,置洁净塑料盒盖上盖防蒸发,室温孵育60分钟。切片再置摇床上以PBS浸洗5分钟,反复3次,滴加EnVision标记二抗,室温孵育30分钟;再在摇床上以PBS浸洗5分钟,反复3次,拭去组织片周围多余液体,加100μl预配制的DBA显色液盖满组织片,孵育5分钟左右,显微镜下控制染色,PBS冲洗后,置摇床上PBS浸洗3分钟,反复3次;再滴加苏木素液2滴至组织片上,5分钟后自来水冲洗干净,滴加0.5%盐酸乙醇1滴,10秒后流水冲洗,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6、Desmin抗原表达计分:每组取6张切片标本,在高倍镜下随机选择30个肾小球,根据着色面积和强度按法进行半定量评分,desmin阳性表达均定位于肾小球足细胞内,以出现清晰的浅黄色—棕褐色颗粒判定为阳性。反应结果根据胞质、胞膜、细胞核的着色程度计分:胞质、胞膜、细胞核无着色,计0分;淡黄色为或染色面积<25%,计1分;棕黄色或染色面积在25%~50%之间,计2分;棕褐色或染色面积>50%,计3分。7、统计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治疗后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One Way ANOVE、SNK检验;方差不齐者首先进行数据变换,若数据变换后仍不齐者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多组等级资料非参数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STZ注射后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大鼠尿微量白蛋白,造模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均为阳性。2、各组给药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治疗前后不同组之间有显著差异(F=386.524,P<0.00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如此,F值分别为81.048和206.922。治疗前模型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四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01),但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三组间比较,前两者无显著差异(P=0.767),但肾康丸组与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有显著差异(P=0.015)。给药前后比较,模型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值显著升高(t=-12.557,P<0.001),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11.684、-10.494、-4.864,P<0.001),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效果最好。治疗前后与五组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43.760,P<0.001)。3、各组大鼠体重、肾重、相对肾重、血生化情况:治疗后五组间体重(Bwt)、尿素氮(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存在显著差异(F分别为331.902、14.199、23.965、96.425、144.617,P<0.001),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5),但仍较正常对照组差(P<0.05)。五组间肾重(kwt)、肾重/体重(k/Bwt)、血糖(Glu)秩次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X2分别为17.458、20.825、34.448,P<0.001),模型组秩次最高。肾康丸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前两者TC、TG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P<0.01)。4、大鼠肾组织病理结果比较:模型组大鼠处死前可见大量腹水,肾脏外观苍白、肿胀、质地变硬。经HE染色后,模型组镜下可见肾小管大量蛋白管型,肾小管细胞脱落、空泡变性,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轻度系膜增生、基底膜未见明显异常;透射电镜(TEM)显示:足突部分融合,足细胞肿胀、破裂、溶解。经药物治疗后各组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效果更为显著。5、各组大鼠肾组织免疫组化desmin抗原的表达:通过光镜放大观察,在模型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肾小球足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正常对照组切片上无或弱表达,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34.448,P<0.001),其中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着色计分秩次明显低于模型组,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三组着色计分秩次比较,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秩次最低。结论:1、中药肾康丸与西药安博维比较,除有相似的肾保护作用外,更能发挥多靶点的肾保护作用,显示出中药在DN的肾保护作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2、肾康丸可降低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desmin的表达,从而延缓或减轻肾小球足细胞的损伤而发挥肾保护作用。第二章肾康丸对DN大鼠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DN大鼠足细胞nephrin抗原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肾康丸治疗DN大鼠的可能机制。方法:1、动物标本采集:实验末每组剩6只大鼠,解剖大鼠,摘取肾脏,称重,去除包膜,经4℃预冷DEPC水反复冲洗肾脏,修剪肾皮质,取约0.1g于EP管,立即保存于-80℃冰箱中待测。2、Nephrin免疫组化及抗原表达计分:Nephrin免疫组化基本步骤同desmin,但需行抗原修复与正常山羊血清封闭。Nephrin免疫组化结果在油镜下进行观察,每组随机选取30个肾小球,根据着色面积和强度按法进行半定量评分。Nephrin阳性表达特定位于肾小球足细胞内,反应结果根据胞质、胞膜、细胞核的着色程度计分:胞质、胞膜、细胞核无着色,计0分;淡黄色为或染色面积<25%,计1分;棕黄色或染色面积在25%~50%之间,计2分;棕褐色或染色面积>50%,计3分。3、RT-PCR检测nephrin基因的表达:实验采用RT-PCR法,检测肾康丸对nephri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Trizol法提取和纯化肾组织总RNA,以0.1%DEPC处理水50μl溶解后分装,加RNAin保存于-80℃冰箱。设计Nephrin、GAPDH引物序列,Nephrin:引物1序列为:5′CTGACTGCGGTGGAAGGGAC3′;引物2序列为:5′GCCGACTTGGCATTCATACTCT 3′;GAPDH:引物1序列为:5′AGATCCACAACGGATACATT 3′;引物2序列为:5′TCCCTCAAGATTGTCAGCAA 3′。取总RNA5μl加至一步法RT—PCR试剂盒20μl反应体系,再加0.3μl下游引物,70℃5分钟后置冰上加上游引物0.3μl,补加DEPC处理水至20μl,42℃,60分钟形成cDNA,94℃,5分钟,灭活逆转录酶,然后进行PCR扩增。PCR扩增条件:94℃1分钟,55℃1分30秒,72℃2分钟,72℃延伸7分钟,30个循环,Nephrin扩增产物长度为332bp,GAPDH扩增产物长度为309bp。取扩增产物5μl,加上样缓冲液1μl,在2.0%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缓冲液为0.5×TBE电泳缓冲液,恒定电压90v,80分钟。于紫外灯下拍照,将胶片上反应带在Gel Doc1000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中扫描、分析电泳带的灰度,目的基因mRNA表达量=每例标本目的基因凝胶图像平均灰度值/同一标本GAPDH凝胶图像平均灰度值。4、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ANOVE、SNK检验;多组等级资料非参数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各组大鼠肾组织免疫组化nephrin抗原的表达:Nephrin阳性表达位于肾小球足细胞内,通过油镜放大观察,在模型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肾小球足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正常对照组切片上无或弱表达,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14.463,P=0.006),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着色计分秩次显著低于模型组,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三组着色计分秩次比较,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秩次最低。2、各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 mRNA的表达:各组大鼠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Marker标记片断为332 bp和309 bp,符合目的基因长度。各组间相对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62.348,P<0.001)。Nephrin mRNA表达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均较模型组有显著下降(P<0.001),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三组间比较,厄贝沙坦组与肾康丸组nephrin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3.77),但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与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1、肾康丸对DN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DN状态下足细胞nephrin表达量有关,通过延缓或抑制nephrin蛋白的损伤,从而维护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而发挥减少尿蛋白、延缓DN进展的作用。2、肾康丸与厄贝沙坦合用可能会更为有效地下调DN早期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从而发挥更为广泛的肾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DN的病理表现
  • 二、DN的发病机理
  • 三、DN的分期与治疗
  • 四、中医论述
  • 五、本课题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desmin表达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中英对照缩略词表
  • 附图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核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 mRNA表达及desmin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