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与唐代诗歌

笛与唐代诗歌

论文摘要

音乐与唐代诗歌的关系至为密切。本文从音乐的角度来研究唐代诗歌,重点研究笛对唐代诗歌的影响,也就是探讨笛的各个层面是如何引导和规范唐诗的情感抒发、意象塑造和审美意味的营造等问题。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总体上探讨笛被接受的诸种因素,认为文化阶层对笛的接受是笛与文学尤其是与诗歌产生关系的前提。而文化阶层对笛的接受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客观物质形式的笛;二是笛声与笛曲;三是与笛有关的典故。第二章:主要探讨笛的形制与唐代诗歌的关系。笛的形制可以按照种类、材质、形状等不同的标准分成各种不同种类。其中,龙笛、羌笛、玉笛、村笛等与唐诗的关系较为密切。唐诗中,龙笛意象内涵的转型、羌笛意象的两个变化、玉笛意象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唐诗中的表现、唐诗中新出现的各种村笛及其文学功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唐诗风貌的形成。第三章:探讨笛声、笛曲与唐代诗歌的关系。笛曲本来就是笛声。但人们接受笛声的过程中,对乐声本身美感的接受和对特定乐曲的接受并不相同,因而给诗歌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在唐诗中,对笛声美感的单纯感受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表达模式,并且帮助诗人兴发了不同的情感;而诗人对特定笛曲《折杨柳》、《关山月》、《梅花落》的接受与表现则往往和诗歌中特定的主题、情感结合在一起。第四章:探讨笛的典故与唐代诗歌的关系。唐代,与蔡邕有关的柯亭笛、与向秀有关的山阳笛仍然沿袭汉魏六朝的传统出现于诗歌之中,对唐诗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笛在初盛唐时期又积累起了一些典故,如玉笛与玄宗、宁王、杨贵妃有关的生活事迹,关于艺人李謩吹笛的各种传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盛唐风流的象征,承载着中晚唐人对盛唐时代的缅怀之情。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研究价值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笛被诗歌接受的三个层面
  • 第一节 笛的不同形制
  • 第二节 笛声与笛曲
  • 第三节 与笛有关的典故
  • 第二章 笛的形制与唐代诗歌
  • 第一节 龙笛意象及其内涵在唐诗中的转型
  • 第二节 羌笛意象在唐诗中的两个变化
  • 第三节 玉笛意象的文化内涵及在唐诗中的两种表现
  • 第四节 唐诗中新出现的各种村笛及其文学意味
  • 第三章 笛声、笛曲与唐代诗歌
  • 第一节 唐诗中闻笛声而起兴的三种模式
  • 第二节 笛曲与唐代诗歌
  • 一 折杨柳习俗与《折杨柳》曲辞主题的形成
  • 二《关山月》曲辞模式在唐代的新变
  • 三《梅花落》主题的确定及其曲辞模式的新变
  • 第四章 笛的典故与唐代诗歌
  • 第一节 柯亭笛、山阳笛在唐诗中的意蕴
  • 第二节 笛的新兴典故与中晚唐诗人的盛唐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主要参考书目
  • 二 参考论文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笛与唐代诗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