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的SCAR标记及初步定位

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的SCAR标记及初步定位

论文摘要

粳型水稻 Y98149 是从离子束诱变后代中获得的显性半矮秆突变体。本研究利用RAPD 方法在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 Y98149 和其野生型 Y98148 之间进行了 RAPD标记筛选工作,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两者的差异程度,为突变的基因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对稳定的多态性 RAPD 标记进行了 SCAR 标记转化,成功地获得了与 3 个与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连锁的 SCAR 标记,并对克隆的 RAPD 标记进行了相关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 1100 个 10 碱基寡核苷酸随机引物筛选 Y98148 和 Y98149,共获得 4 个稳定的多态性引物:S1041、S1075、S1076 和 S1272;2、通过计算得到突变体 Y98149 与其野生型 Y98148 的相似系数为 0.9995,遗传距离为 0.0005,表明 Y98148 与 Y98149 遗传背景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为证明二者是近等基因系提供了分子水平证据;3、通过克隆、测序,成功地得到 3 个 RAPD 标记的序列,分别命名为 S1041525、S1076549和 S1272403,提交到 DDBJ 数据库,接受号为 AB207912、AB207913 和 AB207914;根据所测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近等基因系间进行了 PCR 分析,成功地将RAPD 标记 S1041525、 S1076549、S1272403转化为 SCAR 标记 SCS1041498、 SCS1076510、SCS1272388;4、利用 Y98148×Y98149 的 F2 分离群体 384 个单株对 SCAR 标记进行了验证和连锁分析,SCAR 标记 SCS1041498、SCS1076510 和 SCS1272388PCR 扩增结果与田间农艺性状吻合率分别为 88.8%、93.2%和 85.2%,与显性半矮秆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6cM、7.5cM 和 16.3cM;5、通过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搜索,片段 S1041525 和 S1076549 分别编码 111 和 90 个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其中 S1076549 的多肽序列与原核生物的蔗糖磷酸转移酶基因有 94%的同源性,与一些植物中的膜蛋白也有相当高的同源性。片段 S1272403的核苷酸序列与水稻第七染色体上的两个 BAC 克隆 B1249D05(AP006451)和 OJ1212C12(AP005604) 同源性为 99%,B1249D05 和 OJ1212C12 是重叠克隆,S1272403 位于二者重叠区域中,进而初步将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定位于第七染色体上。 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新的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获得了研究该基因的有利的分子标记,为该基因的利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初步定位的完成,为下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该基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目录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文献综述
  • 1 水稻矮化育种的意义
  • 2 水稻矮生基因研究进展
  • 2.1 水稻矮生基因的遗传研究
  • 2.2 水稻的矮生基因种类及其染色体定位
  • 2.3 水稻矮生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2.4 水稻矮生基因的克隆
  • 3 分子标记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 3.1 分子标记的种类与特点
  • 3.2 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1.3 菌株和质粒载体
  • 2 实验方法
  • 2.1 水稻基因组DNA 的提取
  • 2.2 RAPD 标记分析方法
  • 2.3 特异性 DNA 片段的回收
  • 2.4 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5 纯化产物的连接
  • 2.6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7 质粒的提取(碱裂解法)
  • 2.8 阳性克隆的鉴定
  • 2.9 序列的测定
  • 2.10 SCAR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2.11 SCAR 标记的PCR 验证
  • 2.12 标记序列的分析
  • 2.13 连锁分析和遗传距离估算
  • 结果与分析
  • 1 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 RAPD 标记的获得
  • 1.1 RAPD 引物筛选结果
  • 1.2 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差异程度
  • 2 SCAR 标记的转化
  • 2.1 特异性 RAPD 标记片段的纯化
  • 2.2 连接产物的转化结果
  • 2.3 重组质粒的鉴定
  • 2.4 RAPD 标记片段的测序结果
  • 3 SCAR 引物的设计及 PCR 分析结果
  • 3.1 SCAR 引物的设计
  • 3.2 SCAR 引物扩增近等基因系
  • 3.3 SCAR 标记的连锁分析
  • 3.4 SCAR 标记的F2 群体扩增
  • 3.5 连锁分析
  • 4 RAPD 标记片段的序列分析
  • 4.1 片段S1076549 的序列分析
  • 4.2 片段S1272403 的序列分析
  • 4.3 片段S1041525 的序列分析
  • 讨论
  • 1 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发现的意义
  • 2 关于突变体的鉴定
  • 3 关于RAPD 的稳定性
  • 3.1 无扩增产物
  • 3.2 扩增产物带很弱
  • 3.3 扩增产物弥散
  • 4 关于外源片段的转化
  • 4.1 提高连接反应效率
  • 4.2 提高感受态细胞活性
  • 3.3 重组子筛选中所遇到的问题
  • 5 RAPD 标记转换为 SCAR 标记的必要性
  • 6 关于基因定位
  • 7 后续工作打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毛花猕猴桃遗传多样性分析及SCAR标记的建立[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2)
    • [2].马铃薯瓢虫与茄二十八星瓢虫SCAR标记的建立及应用[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02)
    • [3].SCAR步枪结构设计深度解析(上)[J]. 轻兵器 2016(24)
    • [4].肿节风SCAR分子标记克隆与验证[J]. 中成药 2020(10)
    • [5].柱花草花粉不育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研究[J]. 草地学报 2020(05)
    • [6].与洋葱雄性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及其应用[J]. 北方园艺 2017(02)
    • [7].SCAR标记检测新疆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种类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5(03)
    • [8].温室白粉虱SCAR分子鉴定技术的建立及应用[J]. 环境昆虫学报 2012(03)
    • [9].黄花白及的SCAR分子标记转化研究[J]. 中草药 2012(10)
    • [10].西花蓟马的SCAR分子检测技术[J]. 昆虫学报 2010(03)
    • [11].稻蝗属特异性SCAR分子标记的鉴定[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23)
    • [12].3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和SCAR标记的转化[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01)
    • [13].膜荚黄芪SCAR标记的建立[J]. 植物研究 2008(05)
    • [14].假松口蘑的SCAR特异性分子标记[J].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4)
    • [15].石刁柏雄性连锁的AFLP及SCAR标记的建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6].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 SCAR标记的建立[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6)
    • [17].中华绒螯蟹一个种质鉴定相关RAPD标记的SCAR转化[J]. 水产科学 2012(07)
    • [18].美洲南瓜裸仁基因的AFLP和SCAR分子标记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7)
    • [19].一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SCAR标记的建立[J].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4)
    • [20].红曲菌株鉴别中SCAR分子标记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04)
    • [21].松材线虫SCAR标记与检测技术[J]. 林业科学 2012(03)
    • [22].唐菖蒲复色花突变体AFLP及SCAR标记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9(05)
    • [23].可用于黑刺粉虱快速鉴定的SCAR分子标记技术[J]. 昆虫学报 2009(08)
    • [24].半夏与其混伪品掌叶半夏SCAR标记鉴别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22)
    • [25].半滑舌鳎性别特异微卫星标记的SCAR转化及其应用[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06)
    • [26].大麻雄性相关RAPD和SCAR标记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24)
    • [27].SCAR分子标记对水貂食毛症遗传病因的初步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1(07)
    • [28].香榧性别鉴定的RAPD和SCAR标记[J]. 果树学报 2008(06)
    • [29].SCAR标记在地木耳菌株分类鉴定中的运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9)
    • [30].基于SCAR标记技术的丽蚜小蜂快速识别[J]. 昆虫学报 2012(12)

    标签:;  ;  ;  ;  ;  

    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的SCAR标记及初步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