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RAB24、RAB8B及PDLIM5的功能研究

人类基因RAB24、RAB8B及PDLIM5的功能研究

论文题目: 人类基因RAB24、RAB8B及PDLIM5的功能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遗传学

作者: 吴茂清

导师: 毛裕民

关键词: 表达谱分析,突变体,亚细胞定位,酵母双杂父,荧光共定位,活性,细胞凋亡,芯片分析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Rab蛋白组成了Ras超家族(即小G蛋白)的一个大家族,主要参与胞内膜泡运输过程,对蛋白的分拣、运输和定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虽然有些Rab蛋白在膜泡运输中的调控机制已经比较明了,但大多数Rab家族成员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作为Rab家族的一个非典型成员,Rab24有不少性质与其他成员截然不同。目前有关小鼠的Rab24基因的研究很少,仅有初步的功能探索,还没有明确地阐明它具体参与了什么信号途径,并在这些途径中起了什么作用。而人的RAB24基因虽于2002年在NCBI数据库中释放,至今并无功能方面的研究。我们从本实验室已建立的人全长cDNA文库的序列分析中获得了RAB24基因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功能研究。现将主要的实验结果罗列如下: (1)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目前RAB24基因共有四种不同的剪接体,EST分析和RT-PCR实验都表明这四个剪接体在人的多种组织中都是普遍表达的。 (2) 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在AD293细胞系中,RAB24定位于细胞质,且在核周位置较为集中,这与以前的报道结果一致;有趣的是,在其它实验室未曾选用的COS7细胞系中,该蛋白意外地定位在细胞核中,仅有少部分定位在核外周。这种定位的不同暗示着Rab24基因在人和猴子中应该具有某些不同的功能。 (3) 突变体RAB24(D1231)在COS7细胞中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包涵体,包涵体集中分布在核外周,这与已报道的该突变体在其他细胞系中的定位模式似乎正好相反。 (4) 在AD293细胞中,突变体RAB24(G66D)、RAB24(T120N)和RAB24(HH202II)与野生型RAB24的定位模式有所不同,转为明显的全细胞定位,且细胞核中分布较多,这说明RAB24应当存在一种不同于其它RAB蛋白的定位机制。突变体RAB24(Y17A)和RAB24(S67Q)则与野生型RAB24定位模式无明显差异。 (5) 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筛选,我们找到了与RAB24相互作用的重要蛋白CYCLOPHILINA、GABARAP。酵母菌结合实验和荧光共定位实验证实了这种相互作用是真实存在的。依次,我们对RAB24可能具有的功能做进一步的探讨。 (6) GTPase活性测定表明,人RAB24与小鼠Rab24一样,活性非常低。而它的两个定点突变体RAB24(Y7A)和RAB24(S67Q)的酶活则有非常显著的增高,这说明这两个位点的存在是造成其酶活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RAB24和RAB8B研究背景

1.1.1 Rab24研究现状

1.1.2 Rab8b研究现状

1.2 PDZ-LIM蛋白家族背景介绍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试剂盒,酶类,抗体,常用试剂等

2.1.3 菌株、质粒和细胞株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常用试剂配制

2.4 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

2.5 引物

2.6 方法

2.6.1 cDNA文库的构建、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

2.6.2 MTC Panel表达谱分析

2.6.3 RAB24及RAB8B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6.4 GST-RAB24及其突变体GTPase活性测定

2.6.5 真核细胞的培养和转染

2.6.6 亚细胞定位

2.6.7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RAB24或RAB8B相互作用的蛋白

2.6.8 酵母菌结合实验

2.6.9 荧光共定位实验

2.6.10 GST-Pull Down方法来检测蛋白相互作用

2.6.11 细胞凋亡影响的测定

2.6.12 基因芯片杂交与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人RAB家族基因RAB24初步功能研究

3.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3.1.2 RT-PCR表达谱分析

3.1.3 亚细胞定位

3.1.4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RAB24相互作用的蛋白

3.1.5 RAB24相互作用蛋白的验证

3.1.6 RAB24及其突变体的原核表达与酶活测定

3.1.7 细胞凋亡检测

3.1.8 讨论

3.2 人RAB家族成员RAB8B初步功能研究

3.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2 多组织表达谱

3.2.3 原核表达

3.2.4 酵母双杂交实验

3.2.5 讨论

3.3 PDLIM5_V1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

3.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2 PDLIM5_v1的SAGE分析结果

3.3.3 PDLIM5_v1组织表达谱

3.3.4 PDLIM5_v1的表达谱芯片分析

3.3.5 基因芯片聚类分析

3.3.6 讨论

参考文献

小G蛋白RAB家族研究进展(综述)

1.小G蛋白简介

1.1 概况

1.2 小G蛋白的结构特征

1.3 小G蛋白功能介绍

2.RAB蛋白研究概述

2.1 Rab蛋白概况

2.2 Rab蛋白在膜泡运输过程中的某些具体机制

2.3 Rab蛋白对膜附着及融合的调控作用

2.4 膜泡运输的大致模式

2.5 Rab蛋白的细胞器定位

2.6 Rab蛋白与细胞骨架

2.7 Rab蛋白与疾病

2.8 Rab蛋白与HIV

综述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家蚕体形突变体樽蚕(tub)的定位克隆及分子机制探析[D]. 王日欣.西南大学2018
  • [2].拟南芥FIP1基因调控硝态氮信号的分子机理[D]. 王超.山东农业大学2016
  • [3].BR突变体bri1-301温度依赖性缺陷表型的研究以及一个BR途径新调控元件的鉴定[D]. 吕铭辉.兰州大学2018
  • [4].拟南芥油菜素内酯合成关键酶DWF4的功能研究[D]. 张东芝.兰州大学2018
  • [5].拟南芥印记基因PKR2调控胚乳发育和合子后生殖隔离[D]. 黄芳.四川农业大学2016
  • [6].拟南芥HIR基因的功能分析和atnop10突变体的鉴定[D]. 李麟霄.中国农业大学2018
  • [7].拟南芥泛素连接酶pub30突变体耐盐分子机制研究[D]. 张明.东北农业大学2017
  • [8].Bacillus subtilis天冬酰胺酶高效表达与分子改造[D]. 冯岳.江南大学2018
  • [9].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调控植物响应盐分和氮素胁迫的机理[D]. 梁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 [10].CK1α激酶通过磷酸化蛋白RIP影响TNF/NF-κB信号通路的转导[D]. 王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树突状细胞抗原交叉递呈相关Rab分子的筛选及Rab3b,3c,32参与抗原交叉递呈的机制研究[D]. 邹丽云.第三军医大学2008
  • [2].人类基因PanK、Rab2B、NM23-H1B和VRK3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 倪晓华.复旦大学2003
  • [3].人类基因CREB4和4.10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 曹根涛.复旦大学2004
  • [4].人类基因SEC14L3、ACAD10和BBS4v2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 叶鑫.复旦大学2005
  • [5].三个肝癌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 陈剑.复旦大学2005
  • [6].人类RPK118基因的功能研究[D]. 刘玲玲.复旦大学2005
  • [7].Catalase基因多态的研究与功能初探[D]. 李艳平.复旦大学2005
  • [8].ARHT2、RHEBL1、STK40和LDHAL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D]. 单玉喜.复旦大学2005
  • [9].人体LYC4基因克隆暨LYC4、LYC3、Cdv-1R与生殖关系的初步研究[D]. 张克雄.复旦大学2005
  • [10].SIAT8B和PDLIM5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关联分析[D]. 陶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

标签:;  ;  ;  ;  ;  ;  ;  ;  

人类基因RAB24、RAB8B及PDLIM5的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