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名词作状语问题的研究

汉语名词作状语问题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名词作状语的性质问题进行了探讨。文中考察了《汉语水平考试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103个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分析了四类名词作状语的不同比例,根据谭景春(2001)提到的类推原则、数量原则、语义原则对名词作状语的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抽象事物类名词其词性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最大并且四类名词作状语的能力等级为:“表空间类名词/抽象事物类名词>表物名词>表人名词”。名词的词汇意义越虚化,其用作状语的语法功能越典型。名词作状语后形成的结构其内部具有较大的凝固性和整体性,有一些已经成为固定的说法,甚至渗透到构词当中。通过考察各类名词作状语时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和使用介词之间对应关系的考察,发现:名词直接作状语与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当状语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动作的参与者、动作方向、动作目的、动作发出者、比较、路径时,只能组成介宾短语的形式作状语。当状语的语法意义是原因、情状时,只能使用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形式。当状语表示的语法意义是:方式、工具、依据、范围、来源时,则既可以组成介宾短语的形式作状语又可以使用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形式,即名词作状语出现了“皆可情况”。对于皆可类名词的介词隐现问题,本文使用标界理论和韵律句法理论得出了“音节标界限制规则”:无论何种情况,整个谓语的有界无界都起作用,谓语中心语的音节数只对单音节介词起作用,但是所组成的介宾短语自身需符合韵律句法的要求。双音节介词时,整个谓语的有界无界起决定性的作用,当整个谓语为有界时,倾向于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整个谓语为无界时,倾向于使用名词作状语的形式,谓语中心语的音节数不决定介词的隐现;单音节介词时,谓语中心语的音节数和整个谓语的有界无界共同决定介词的隐现。另外介词隐现的问题还受语用因素的制约:添加介词为了避免歧义,有显化结构或语义关系的效用;凸显非常态的作用;受构词法的影响;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更加经济;受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其它成员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皆可类名词的介词隐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2.1 对名词作状语的研究
  • 0.2.2 对名词作状语使用标记情况研究
  • 0.2.3 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目标
  • 0.6 研究意义
  • 1. 名词作状语的用例考察与分析
  • 1.1 名词作状语的用例考察
  • 1.2 名词作状语用例分析
  • 1.2.1 四类名词作状语的比例及名词作状语的性质讨论
  • 1.2.2 四类名词作状语的典型性
  • 1.2.3 名词作状语内部情况
  • 1.3 小结
  • 2. 各类名词使用介词情况以及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考察
  • 2.1 表示的语法意义
  • 2.2 皆可情况的名词作状语
  • 2.2.1 皆可类名词作状语
  • 2.2.2 皆可情况下只能使用介词标记形式作状语的名词
  • 2.3 歧义的情况
  • 2.4 四类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情况
  • 2.5 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在四类名词中的分布情况
  • 2.6 小结
  • 3. 皆可情况下对介词隐现问题的探讨
  • 3.1 影响皆可情况下介词隐现的制约因素
  • 3.1.1 谓语有界无界的影响
  • 3.1.2 韵律的影响
  • 3.2 构式框架下的“音节标界限制规则”
  • 3.2.1 Pre1N1的隐现规律
  • 3.2.2 Pre1N2的隐现规律
  • 3.2.3 Pre2N1的隐现规律
  • 3.2.4 Pre2N2的隐现规律
  • 3.2.5 Pre1N3的隐现规律
  • 3.2.6 Pre2N3的隐现规律
  • 3.2.7 几种形式的比较
  • 3.3 小结
  • 4. 影响介词隐现的其它因素
  • 4.1 使用介宾短语作状语
  • 4.2 使用名词直接作状语
  • 4.3 介词的隐现还受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其它成员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表人名词作状语的情况
  • 表2 表物名词作状语的情况
  • 表3 表空间类名词作状语的情况
  • 表4 表抽象事物类名词作状语的情况
  • 表5 表人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分析与举例
  • 表6 表物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分析与举例
  • 表7 表空间类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分析与举例
  • 表8 表抽象事物类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分析与举例
  • 表9 四类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汇总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研究现状综述(一)[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10)
    • [2].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研究现状综述(二)[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10)
    • [3].从《小石潭记》分析“名词作状语”[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18)
    • [4].名词作状语:文言现象与归规律[J]. 学语文 2017(03)
    • [5].英语名词作状语的结构及其用法[J]. 英语知识 2011(06)
    • [6].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名词作状语现象辨析[J]. 广西教育 2016(38)
    • [7].名词作状语的韵律句法研究[J]. 华中学术 2009(02)
    • [8].名词作状语长期延续的修辞动因[J]. 华中学术 2014(02)
    • [9].“名词作状语”的辨析、分类和延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28)
    • [10].古汉语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衰微[J]. 语文研究 2011(04)
    • [11].再论名词作状语[J]. 语文学刊 2009(01)
    • [12].理解概念是关键——从“笼归”看名词作状语的辨析[J]. 新课程(下) 2012(10)
    • [13].现代汉语成语中名词作状语探微[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3)
    • [14].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现象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 [15].汉语四字格成语名词作状语现象考察——以《中国成语大辞典》为例[J]. 人文论谭 2009(00)
    • [16].樵夫熏虎[J]. 当代学生 2010(18)
    • [17].对“NV”状中式结构中的名词作状语的性质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02)
    • [18].英语语法中英语名词作状语的语言现象分析[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3)
    • [19].“文言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说商榷[J]. 语文月刊 2011(01)
    • [20].文言文词类活用常见类型[J].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6(03)
    • [21].名词作状语的隐喻思维特征及其语用效果[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4)
    • [22].名词作状语与名词作主语辨[J]. 语文学刊 2013(10)
    • [23].漫谈文言文中名词的活用[J]. 语文天地 2011(23)
    • [24].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几种用法[J]. 发展 2009(04)
    • [25].《史记》“狐鸣呼”非名词状语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7)
    • [26].浅议成语中蕴涵的古汉语现象[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7)
    • [27].“云”在“云+V”中的隐喻与衍生用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25)
    • [28].英语名词可用作状语吗[J]. 第二课堂(高中) 2010(10)
    • [29].英汉名词性状语的句法和语义特征[J]. 莆田学院学报 2016(04)
    • [30].八(下)第三、四单元知识梳理[J]. 初中生世界 2015(18)

    标签:;  ;  ;  ;  

    汉语名词作状语问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