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种植业风险与农业保险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角度

江苏种植业风险与农业保险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角度

论文摘要

农业是弱质产业,其经济效益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保险制度不仅是农业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被WTO组织认为所允许的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之一。在我国施行农业保险是与国际农业接轨的必然步骤。本研究以江苏农业保险为视角,基于以下原因:2007年江苏省被农业部、财政部、保监会列为全国六个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之一,已经形成淮安联办共保、苏州委托代办、无锡共保体授权经营模式。同时,江苏民众农业保险公司正在积极筹建中。农业保险在江苏的试点初具成效,积累了较好的工作经验,总结实践并进行理论研究对全国大范围推广农业保险具有良好的辐射作用。在综述国内外有关农业保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规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角度研究江苏农业保险问题。本文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农业保险在农户分散种植业风险措施中的需求序一般地,农户会采取以下措施规避风险:种植品种多元化;详细了解农产品价格市场信息;采用农业新技术,增加抗风险投入;参加农业保险;参加农业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寻求政府帮助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户趋向于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规避农业风险。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农户较少依靠外部力量,即使选择外部力量来规避农业风险,也首选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资助的方式。农业保险在规避农业风险的措施选择中位于后列。研究内容二:当前江苏农业保险险种设置和承保水平的合理性问题农业保险的险种设置和农业保险的产量承保水平是农业保险条款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程度。目前以江苏的农业保险试点来看,试点的险种偏少,主要是稻谷和小麦,而这两个险种在整个种植业品种中风险程度不高,分别位于风险程度最弱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另外,赔偿标准为减产“70%以上”,实证结果说明江苏稻谷亩产量达到赔偿标准的可能性极小,这样的承保水平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没有吸引力。研究内容三:农户农业保险措施选择的影响因素农户农业保险措施的选择需求因素包括农户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人口、性别、务农年限、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需求诱致因素(是否听说过农业保险,是否借过款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保险的险种是否合理,承保水平是否满意)、自然禀赋因素(自然灾害损失率,人均耕地面积)及兼业化情况(外出打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采用多元选择模型来分析农户在分散风险措施中选择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计量检验和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高、村干部、听说过农业保险、保险险种合理、承保水平高、人均耕地面积多以及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大等因素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总体起正向作用。研究内容四:合作制农业保险模式分析经营模式是农业保险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个静态博弈框架,通过博弈模型来分析合作制保险中政府、农户和农业保险合作社(相互会社)之间的利益关系选择,即从均衡的角度来考察合作制农业保险。得到两个纳仕均衡,即农户不愿参加农业保险合作社、保险合作社不愿经营;政府不支持合作社、合作社不愿进行合作制运行,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合作制农业保险难以成功的原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 1.2.1 农户
  • 1.2.2 风险和种植业风险
  • 1.2.2.1 关于风险的定义
  • 1.2.2.2 种植业风险界定、分类和度量
  • 1.2.3 农业保险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模型、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模型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保险的基础理论和模式探讨
  • 2.1 农业保险基础理论综述
  • 2.1.1 保险基本概念
  • 2.1.2 农业保险的性质
  • 2.1.3 农业保险的特点
  • 2.1.4 农业保险的作用
  • 2.1.5 农业保险经营的难点
  • 2.2 农业保险的经济学理论
  • 2.2.1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理论
  • 2.2.2 农业弱质性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农业保险模式探讨
  • 2.3.1 政府主办并由政府组织经营模式
  • 2.3.2 政府支持下的合作社经营模式
  • 2.3.3 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 2.3.4 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 2.3.5 农业保险合作制模式的博弈分析
  • 2.3.5.1 博弈模型的建立及过程分析
  • 2.3.5.2 合作制农业保险难以成功的理论诠释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种植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现状分析
  • 3.1 江苏省种植业概况
  • 3.2 江苏省种植业自然风险概况
  • 3.2.1 自然灾害情况
  • 3.2.2 病虫害情况
  • 3.3 江苏种植业市场风险概述
  • 3.4 江苏种植业风险特征及成因
  • 3.5 江苏农业保险状况
  • 3.5.1 江苏农业保险发展简史
  • 3.5.2 江苏农业保险现状
  • 3.5.2.1 淮安的农业保险试点情况
  • 3.5.2.2 苏州的农业保险试点情况
  • 3.5.2.3 无锡的农业保险试点情况
  • 3.6 江苏农业保险试点情况分析
  • 3.7 本章小结和本研究内容地展开
  • 第四章 农户农业保险需求优先序研究
  • 4.1 调查样本、内容和方法
  • 4.1.1 样本选择
  • 4.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4.2 风险规避方式比较的理论模型
  • 4.3 农户农业保险需求优先序
  • 4.4 农户对保险及农业保险的认知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险种和承保水平下的农业保险需求分析
  • 5.1 农业保险险种设置问题分析
  • 5.1.1 波动的度量方法分析
  • 5.1.2 基于小波数学方法趋势项的确定
  • 5.1.3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5.1.4 实证分析及结果
  • 5.2 农业保险承保产量水平问题
  • 5.2.1 小波混合方法预测原理
  • 5.2.2 稻谷亩产量的非平稳性和周期性特征分析
  • 5.2.3 稻谷亩产量序列预测结果
  • 5.2.4 稻谷亩产量达到赔偿标准可能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农业保险措施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 调查情况说明
  • 6.1.1 变量选择
  • 6.1.2 问卷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6.1.2.1 信度检验
  • 6.1.2.2 效度检验
  • 6.2 农户农业保险措施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2.1 研究假设
  • 6.2.2 农户农业保险措施需求的实证模型
  • 6.2.3 一般多元Logit模型的简单推导
  • 6.2.4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6.2.5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保险需求进一步探讨:基于保险类型视角
  • 7.1 种植业市场风险实证结果分析
  • 7.2 种植业风险可能来源及农户认知
  • 7.2.1 农户种植业风险来源
  • 7.2.2 农户对种植业风险的认知
  • 7.3 农业保险之价格保险探讨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种植业农户农业保险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户种植业风险及其认知比较[J]. 南方农业 2015(36)
    • [2].蔬菜种植业风险在加大[J]. 农业知识 2008(23)
    • [3].种植业风险的特点[J]. 农家顾问 2013(06)
    • [4].三峡地区中药种植业风险及对策[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04)
    • [5].论吉林省种植业经营的风险防范[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6].种植业保险需求调查分析[J]. 商业研究 2009(05)
    • [7].“三农”视角下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5)
    • [8].基于农业结构调整下农八师种植业风险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25)

    标签:;  ;  ;  ;  ;  

    江苏种植业风险与农业保险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角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