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化学物质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影响

外源化学物质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影响

论文题目: 外源化学物质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影响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蔬菜学

作者: 李艳军

导师: 于锡宏

关键词: 番茄,诱导,冷胁迫,抗冷性,生理指标

文献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对温度反应敏感,低温会严重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植物抗逆化学诱导是新兴技术。随着对植物系统抗性形成机制的透彻了解,特别是对抗逆化学信号物质的种类、性质和作用的深入研究,为植物抗逆化学诱导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试验选用“东农710”(无限生长类型)和“东农704”(有限生长类型)番茄作为试材;诱导物选用10种化学物质。通过应用10种化学物质诱导5叶期番茄,冷胁迫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通过应用不同浓度的ABA诱导不同叶龄期的番茄,并于不同诱导时间冷胁迫处理番茄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通过应用脱落酸、乙硫氨酸、水杨酸诱导番茄,在两种环境条件下培养,在不同时段测定生理指标。验证了外源化学诱导影响番茄抗冷性的作用,初步得出外源化学物质诱导番茄提高抗冷性的生理基础。 本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植物激素物质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类激素类物质水杨酸(SA),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硫氨酸(ETH)、矮壮素(CCC),其它物质氯化胆碱(CC),半胱氨酸(L-Cysteion)、维生素C(Vc),尿囊素(Allantoin),氯化钙(CaCl2)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均能提高东农710和东农704番茄苗期的抗冷性,表现在均能降低两个品种番茄的相对电导率,提高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其中ABA(200mg/L)、GA3(30mg/L)、SA(300mg/L)、ETH(300mg/L)、CCC(200mg/L)、CC(800mg/L)、L-Cysteion(600mg/L)、Vc(1000mg/L)、Allantoin(300mg/L)、CaCl2(1400mg/L)处理效果最好。经过对10种化学物质最佳诱导处理对番茄抗冷性影响的比较,发现ABA、SA诱导效果最好,其次为ETH和CaCl2。 3种浓度的ABA处理在诱导处理时间为0天时,均表现了对番茄的伤害,且随诱导浓度的加大而加重,3种浓度处理对番茄抗冷性的影响,随诱导时间的加长,相对电导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诱导时间为6天时,番茄各处理的抗冷指标均最优于对照,高浓度处理对抗冷性的影响有随诱导处理时间的加长而提高的趋势,得出诱导时间为6天效果最佳,ABA(200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对诱导时间均为6天的不同叶龄期ABA(200mg/L)处理对番茄抗冷性影响的比较,得出ABA诱导对5~6叶期番茄抗冷性影响最大。 ABA、SA、ETH诱导番茄,诱导结束后其相关生理指标均表现经诱导番茄苗的抗冷性高于低温锻炼处理和对照,随后在15天的正常管理或低温管理条件下均表现出高于低温锻炼处理和对照;同时发现在两种环境条件下,两个品种番茄在经低温锻炼后,其抗冷性明显高于喷清水的对照;随着在两种环境条件下管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间的各项生理指标趋于一致,但各诱导处理以及低温锻炼处理的各项指标仍优于其各自对照。通过对诱导结束低温管理3天后测得的生理指标的比较,得出ABA、SA诱导效果显著高于ETH,而ABA、SA间差异不显著。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低温冷害与植物的抗冷性

1.2 外源化学物质诱导提高植物抗冷性的理论基础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冷害对植物的影响

1.4.2 冷害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1.4.3 番茄冷害耐受性的生理机制

1.4.4 番茄抗冷性的鉴定方法

1.4.5 非化学诱导提高植物抗冷性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

1.4.6 外源化学诱导提高植物抗冷性的研究进展

1.4.7 外源化学物质诱导提高番茄抗冷性的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番茄品种

2.1.2 化学物质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不同浓度化学物质对番茄抗冷性影响的试验

2.2.2 不同叶龄期番茄经外源脱落酸诱导对其抗冷性影响的试验

2.2.3 外源化学诱导对番茄抗冷性的生理指标影响的试验

2.3 生理生化指标的选择依据与测定方法

2.3.1 选择待测生理生化指标的依据

2.3.2 待测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外源化学物质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影响

3.1.1 外源化学物质不同浓度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3.1.2 不同外源化学物质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影响的比较

3.2 不同叶龄期番茄的抗冷性对外源脱落酸诱导的反应

3.2.1 脱落酸诱导对3叶期番茄抗冷性的影响

3.2.2 脱落酸诱导对4叶期番茄抗冷性的影响

3.2.3 脱落酸诱导对5叶期番茄抗冷性的影响

3.2.4 脱落酸诱导对6叶期番茄抗冷性的影响

3.2.5 脱落酸诱导对7时期番茄抗冷性的影响

3.2.6 脱落酸诱导对不同叶龄期番茄抗冷性影响的比较

3.3 三种有效化学物质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生理指标影响

3.3.1 外源脱落酸诱导对番茄苗抗冷性的生理指标影响

3.3.2 外源乙硫氨酸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生理指标影响

3.3.3 外源水杨酸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生理指标影响

3.3.4 ABA、ETH、SA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影响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0-31

参考文献

  • [1].番茄苗期钾高效基因型鉴定方法及种质资源筛选[D]. 杨佳丽.东北农业大学2015
  • [2].弱光对番茄生理的影响及耐弱光种质资源筛选[D]. 侯兴亮.东北农业大学2000
  • [3].番茄苗期低温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 张静.扬州大学2003
  • [4].化学物质对调控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效应研究[D]. 黄星发.广西大学2004
  • [5].不同化学物质对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 付娜.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 [6].不同化学物质对番茄耐低温弱光能力的影响及机理的研究[D]. 苏常红.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相关论文

  • [1].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番茄幼苗生理指标及膜伤害的研究[D]. 刁艳.东北农业大学2007
  • [2].不同处理诱导黄瓜、番茄幼苗抗冷性的研究[D]. 王明明.东北农业大学2006
  • [3].低温胁迫下果实组织结构和生理变化及化学调控机理研究[D]. 韩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
  • [4].苗期亚低温对番茄生殖生长的影响及其低温鉴定方法研究[D]. 王荣青.浙江大学2007
  • [5].水杨酸、表油菜素内酯诱导番茄幼苗抗高温机理的研究[D]. 万正林.西南大学2007
  • [6].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亚低温下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D]. 白洁.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 [7].不同化学物质对番茄耐低温弱光能力的影响及机理的研究[D]. 苏常红.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 [8].羧甲基壳聚糖对黄瓜生长、生理特性及抗冷效应的影响[D]. 孙巧峰.山东农业大学2004
  • [9].三种外源物质对西瓜抗冷力的影响[D]. 吕军芬.甘肃农业大学2004
  • [10].三种外源物质与黄瓜幼苗耐热性、耐旱性关系的研究[D]. 闫杰.西南大学2006

标签:;  ;  ;  ;  ;  

外源化学物质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