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选择辉煌的业绩——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的选择辉煌的业绩——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张道远

摘要:本文以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为统领,以170多年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90年光辉历程为路径,运用丰富史料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永远跟党走,是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人民选择;执政地位;辉煌成就;永远跟党走

收稿日期:2011-06-02

作者简介:张道远,男,安徽阜阳市人,1964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安徽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多年从事经管类专业的建设、改革与管理工作及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安徽阜阳/236031)

人民选择肩重任,不辱使命创辉煌。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0岁的生日。为总结历史经验,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回顾170多年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90年光辉历程,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古老的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曾以自己的勤劳、勇敢与智慧,创造了独领世界风骚的古代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中,唯有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等四大发明,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推动了知识的迅速传播与发展,促进了世界的文明和进步,成为世界科技史上辉煌壮丽的一页。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权独立的中国,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当历史步入近代时,中国却落伍了。

中世纪落后于中国数百年的西方,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的大解放为先导,此时正处于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和经济的大发展时期。17世纪中叶以后,欧美一些国家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下迅速强大起来。资产阶级经过血与火的原始积累和殖民掠夺,“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全球范围内加紧进行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正如列宁所深刻揭示的:“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自然成了西方列强垂涎和争夺的市场。

以“天朝上国”而自居的清朝统治者,对世界发展大势茫然不知,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将中国以外的国家一概视为“夷狄蛮貊”,把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斥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自身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全面滞后,却又虚骄、傲慢、顽固不化,坚持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清王朝由盛而衰的颓势愈益加深,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

衰弱就被欺辱,落后就要挨打。1840年,急于向海外扩张的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炮舰打开了清王朝这个封建专制帝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腐朽落后的清军虽有数量上的优势,却抵挡不住英军坚船利炮的猛烈进攻,导致鸦片战争的惨败,被迫于1842年8月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此,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穷凶极恶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中国一步一步推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主宰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成为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中国社会正常的历史发展进程被外敌的入侵所打断,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境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开始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从遍及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到维新派戊戌变法的改良运动,从气势磅礴的义和团运动到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的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都相继进行了民族自强和反压迫的抗争,但在西方列强和中国顽固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一次一次的抗争都遭到了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袁世凯的复辟、北洋军阀的统治,使灾难的中国“天,依然是黑沉沉的天;地,依然是黑沉沉的地”!“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国人拯救民族危亡的共同呼声!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着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一先进的科学理论。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中国先进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同时,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探索中的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让绝望中的中国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的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历史雄辩地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列主义理论的武装,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28年的风雨征程,28年的浴血奋战。历史和人民选择的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以谋求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强敌所畏,表现出昂扬进取的革命斗志、无坚不摧的革命意志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英雄赞歌,书写了一部部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一个个世人感叹的人间奇迹。从北伐战争的胜利到大革命的失败,从白色恐怖下的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战略转移到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到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从重庆谈判的“双十协定”到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人饱受磨难,历经坎坷,艰苦卓绝,愈挫愈勇,党的力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走上成熟,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逐步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不断积累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等许多革命斗争的宝贵经验,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以28年的武装斗争,经受了血与火的长期考验,以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与敬仰。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历史和人民再次选择了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此实现了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长期执政的党,实现了党的发展历史的新跨越。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百多年的社会动荡和持续不断的战争,使建国后的中国一穷二白,民穷财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严峻形势。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两个历史性转变。

建国初期头三年,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方面巩固完善新生政权。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解放大陆全国领土,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健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另一方面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的同时,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面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总路线规定的任务而奋斗。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针,中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制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推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在这期间,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奉行和平外交方针,初步争取到一个有利于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到1956年,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进展顺利,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辛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间成功与挫折交替,正确与失误交织,经历了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从总体上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是扎实有效的。这些成绩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期间建设起来的一些基础设施、基础项目和大中型企业,至今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来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极为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失误。由于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由于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由于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1957年后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1966-1976年,又发生了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内乱,1976-1978年,在“两个凡是”错误方针指导下,又出现了两年的徘徊前进时期,使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历经曲折,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痛定思痛,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进行历史的反思,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的支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对发生的各种缺点、错误做出自我批评和公开纠正,并且通过总结和反思使党的领导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得到新的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科学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里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动力,取得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新成就,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主题,深刻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受考验中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继续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历经坎坷创伟业,不懈奋斗铸辉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九十年光辉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拯救中国、发展中国,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永远跟党走,是十三亿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7月2日,第1、2、3版.

[2]习近平.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学习时报,2009年9月28日,第1、3版.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下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下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5]洪向华.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插图版)[M].青岛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6]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3版.

标签:;  ;  ;  

人民的选择辉煌的业绩——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