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广告标语的模因分析

商业广告标语的模因分析

论文摘要

模因理论是基于研究文化传播和文化进化的新型理论。“模因”这一新造词的意义可以等同于文化基因。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出版了《自私的基因》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指出,文化的一代一代的传承和进化得益于模因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承载着文化信息的模因和承载着生物信息的基因做一个类比。基因需要面临激烈的自然选择和竞争的过程,与此类似,模因也需要经历一个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只有那些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强势模因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竞争之中获胜的强势模因引领者文化传播和进化的方向。为了在模因之间的竞争之中获胜,它们必须能够同化并保存某种文化信息因子,并且在文化信息传播和表达的过程之中,模因也必须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只有那些在竞争中获胜的模因才能推动文化的传播和进步。与此同时,模因和人类的自然语言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自然语言是人类文明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语言的功用,文化才有可能得以保存和传播。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模因和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从另一个角度看,语言是人类交流最有效的工具和凭借,广告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信息交流活动,其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从而达到促销商品和服务的主要目的。通常情况下广告标语创作主体总是遵循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创作手段,力图使广告标语变得更具吸引力并能够广为传诵。因此一则好的广告标语必须首先能够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之上,广告标语必须能够为受众同化接受,保存在受众的长期记忆之中,唯有这样广告语才有可能进入表达和传播的阶段。在此层面之上,我们可以发现模因传播和进化和广告标语的传播过程有着天然的契合。本文着力于以模因理论剖析广告三元素(广告产品或服务、广告标语以及广告受众)的特点,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样的强势模因可以用来凸显广告产品和服务的自身特点?(2)在广告语言自身的使用上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3)广告标语怎样在认知,情感和文化层面影响广告受众?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如下:以广告作为模因理论分析的对象。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广告切分成三大元素,即广告产品及服务,广告标语的语言以及广告受众,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本文广告分析的一条横向链条。在纵向方向上,模因理论将会引入广告分析之中,重点谈论模因的进化和传播过程,这包括模因的同化过程,模因的储存,模因的变异与选择以及模因的传播过程。本文采取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所选取的广告标语进行具体分析和描述,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广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规则和要点。这对于规范广告标语设计和广告设计从业者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ont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Objectives of the Thesis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Overview of the Meme and Memetic Study
  • 2.1.1 The Definitions of Meme
  • 2.1.2 Memetics and Memetic Study Abroad
  • 2.1.3 Memetic Study in China
  • 2.2 Studies on 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
  • 2.2.1 Advertising Language Study Abroad
  • 2.2.3 Advertising Language Study in China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mportant Concepts
  • 3.1.1 About Meme
  • 3.1.2 About Memeplex
  • 3.1.3 Meme and Gene
  • 3.1.4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me
  • 3.1.5 The Phenotype and Genotype of Meme
  • 3.2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Meme
  • 3.2.1 Meme Replication
  • 3.2.2 Meme Variation
  • 3.2.3 Meme Selection
  • 3.2.4 Meme Transmission
  • 3.2.5 The Whole Process of Meme Evolution
  • 3.3 Meme and Language
  • 3.3.1 The Origin of Language
  • 3.3.2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me and Language
  • Chapter 4 Memetic Analysi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 4.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duct & Service
  • 4.1.1 The Basic Memes for the Products
  • 4.1.2 Successful ad.Slogans with Product as Orientation
  • 4.2 The Language Meme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 4.2.1 Figures of Speech as Language Memes
  • 4.2.2 Quotation as Language Meme
  • 4.2.3 The Adaptation of Language Meme to Meme of Product
  • 4.3 Language Meme Adaptation to the Audience of AS
  • 4.3.1 Adaptation to the Audiences' Physical Contexts
  • 4.3.2 Adaptation to the Audiences' Cognitive Context
  • 4.3.3 Adaptation to the Audjence Psychological Conext
  • 4.3.4 The Adaptation to the Cultural Context
  • 4.4 Summary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Studies
  • Works Cited
  • Publication
  • 相关论文文献

    • [1].模因论对营销效果的影响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 [2].文化模因视角下的海南黎锦[J]. 上海商业 2020(Z1)
    • [3].茶传记拟人化艺术和茶语模因的变异表征[J]. 农业考古 2020(02)
    • [4].基于知识模因级联网络的领域知识扩散模式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04)
    • [5].简论网络模因——以俄语网络模因为例[J]. 国际公关 2020(05)
    • [6].文化模因理论视角下城市形象片的创新性分析——以“中国酒城”泸州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7].模因视域下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与发展[J]. 老区建设 2020(12)
    • [8].以模因理论解读“饭圈”用语传播[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0)
    • [9].进化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模因理论研究[J]. 校园心理 2020(03)
    • [10].例谈如何打造强势校训模因[J]. 文学教育(下) 2019(02)
    • [11].网络语言的模因现象分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3)
    • [12].国内模因研究论文知识图谱分析[J]. 现代交际 2019(12)
    • [13].简论国语影视台词维译中“模因”的传播——以《甄嬛传》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10)
    • [14].浅析模因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09)
    • [15].词群“神X”和“X神”的衍生变异*——从模因角度谈两类常见词群的衍生路径[J]. 语言文字应用 2019(04)
    • [16].基于复杂性思维的建筑模因探析[J]. 新建筑 2018(02)
    • [17].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制作之模因探究[J]. 开封大学学报 2018(01)
    • [18].《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联与模因传承[J]. 福建茶叶 2017(01)
    • [19].模因传播与二语产出性词汇习得[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7(01)
    • [20].顺应论视角下电影台词中的强势模因研究[J]. 现代交际 2017(01)
    • [21].英语新词构词的词缀模因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2].语言模因的形成过程与传播特性——论汉语模因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的语用[J]. 外国语言文学 2017(03)
    • [23].基于模因论的社会化媒体情报分析模型在CI中的应用[J]. 情报学报 2016(06)
    • [24].模因论对文化模因翻译的启示——以《紫钗记》英译本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 [25].茶文化在西方的模因地图[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6].强势模因的“遗传”与“变异”——论网络流行语的模因工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9)
    • [27].新闻标题中强势模因的建构[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8].“网络流行语”语境下的价值模因重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9)
    • [29].模因理论视角下的“微X”语族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4)
    • [30].网络流行语模因分析及对广告语创作的启示[J]. 当代传播 2014(06)

    标签:;  ;  ;  

    商业广告标语的模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