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外汇储备是一国外汇管理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是一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外汇储备传统功能在于:保持国际支付能力,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中央银行干预汇市,稳定本国汇率;维持本国举借和偿还外债的信用保证。伴随着90年代以来的外汇储备总额的迅速增加,外汇储备功能出现两个新的变化:一是外汇储备功能重心已从“实际支付”偏向“保持信心”;二是外汇储备财富功能开始受到重视。在外汇储备管理实践中,与外汇储备功能新变化相应的是:第一、在规模上,外汇储备实行最优化规模管理。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由必要规模的外汇储备来实现;而在外汇储备规模过多的现实背景下,考虑到成本——收益原则,还追求富余规模外汇储备的更高的投资收益。第二,在结构上,外汇储备出现结构的多样化趋势,储备管理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的模式、策略,以期获得储备资产更有益的收益——风险匹配。体现在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两个方面:在币种结构上,以渐进式的方式调低美元资产所占比重;在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中,除传统的国债外,很多国家在外汇储备中逐渐加大了对机构债、企业债配置,一些国家还配置了股权投资。第三、在外汇储备管理模式,也出现多样化趋势。从单一的“消极管理”到“消极管理”与“积极管理”并重。“消极管理”是指储备资产的管理将流动性要求置于首位;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实施外汇储备管理确定其合理的币种选择和资产配置,即确定最优的投资组合结构。同时,确定与投资组合结构最优相关的风险管理框架。消极管理与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相联系,强调的是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的这种“消极管理”的战略模式。“积极管理”是指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以富余外汇储备进行股权、金融资产、房地产等多渠道投资,以提高储备资产的长期收益水平和维护其长期实际购买力。从1981年开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还包括挪威、韩国、科威特等国家(目前印度正在讨论)在外汇储备大规模增加情况下逐步对外汇储备管理采取了这种“积极管理”的战略模式。这些表明各国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外汇储备作为国家公共财富的功能发挥日渐凸现。2000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到2006年以来尤其有加速的趋势。截至到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庞大的外汇储备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实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过多的外汇储备不仅会造成外汇资源的闲置,带来高昂的机会成本,增加主要储备货币汇率波动风险,还会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等负面影响。所以,在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情况下如何借鉴它国经验,探求合理、有效地管理外汇储备模式和途径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外汇储备存量规模大、增速快、结构复杂,并且具有长期增长趋势。在新时期,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中如何运用更加优化、积极的管理策略,在满足各项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长期购买力的稳定和增长,这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其主要考查的问题是:1、在中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保障流动性和安全性必要的外汇储备规模的理论估值是多少?2、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应作如何的调整?3、中国如何构建适合其国情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消极管理”、“积极管理”下的的组织体系与制度框架的如何设立?其存在的法理基础是什么?4、如何完善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对于以上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保障中国外汇储备长期购买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乃至外汇储备使用对国有资产管理、国家竞争力建设等战略性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外汇储备规模的理论估值、反映中国特定约束条件下的外汇储备管理架构构建、“积极管理”现有经验(包括汇金公司、中国投资公司)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讨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交待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结构与主要内容、本文的主要创新。第二章是探讨外汇储备的理论估值规模。本章首先对衡量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方法(经验法则、定性分析、计量模型)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分析了近年来世界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亚洲金融危机后,以传统解释变量构建的模型往往低估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水平。第三,对中国外汇储备变动状况、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本章对当前中国的适度规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2002年起,外汇储备的实际余额大大超出测算规模。过多的外汇储备在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成本。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作用下,随着储备的快速增加,储备带来的边际成本会越来越大,而边际收益会越来越小,甚至为负数。因此,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具有寻求变化的内因。第三章讨论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外汇储备的最优化管理,就不仅要考虑适度规模的问题,还涉及到结构管理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本章在对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世界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行分析。对于世界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本文研究发现,尽管储备结构分散化在逐步地发生,但其货币结构的变化并不显著。当今世界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特点是以美元为主,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强势货币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国的外汇储备还将以美元资产为主。在对世界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分析中,本文主要对两大类——银行存款以及各类型证券资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全球外汇储备依然集中在美元资产,但其具体的资产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过去的20年间,储备资产组合中更多地配置了具有更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息差”类产品,如机构债、企业债等。其次,分析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特征。在币种结构方面,在对币种构成的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中国币种结构的四个因素:贸易进口结构、外债结构、FDI结构以及干预汇市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中国外汇储备适宜币种结构应大约为:美元60%、欧元12%、日元23%、其他货币5%。但对实际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进行的测算却发现其比例远高于此。本文认为,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过于集中可能会带来流动性问题,从而影响到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此外,随着近年来美元贬值,汇率风险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而接下来对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研究发现,中国外汇储备存在的特点为:偏重于债权投资、忽视了股权投资;偏重于政府债、忽视了机构债和企业债;投资偏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忽视了收益性。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多元化和分散化已经成为储备资产结构管理的核心经验。事实上,近几年中国亦在推进外储多元化。因此,本章最后给出未来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的新思路:①渐进地调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在新增外汇储备中增加欧元资产或新兴亚洲国家货币资产。②加大对所持有的资产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减少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③采取分层次的结构管理标准,即对于外汇储备的不同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标准。第四章是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国际经验和借鉴本章对其他国家管理外汇储备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以及这些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背后的理论线索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提供良好的经验借鉴。在对美国、英国、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挪威、科威特等国的实践经验总结发现:尽管各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并不完全一致,它由一个国家特定的汇率制度和货币制度安排所决定,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背景也各有差异。然而,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双层次的储备管理架构、实行外汇储备分档管理、成立专门机构或委托专门机构对富余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开发外汇储备创新性用途、建立完善的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框架、通过专项立法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规范化经营等举措都可为中国提供借鉴。第五章研究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首先,分析中国原有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指出新时期下,原有“单层次、消极管理”模式具有转化为“多层次、积极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其次,论文剖析了中国积极探求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的新模式进程中进行的两个最重要尝试:中央汇金公司以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此外,文章还对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富余储备的其他多元化运用渠道进行了分析。由于外汇储备是一国的公共财富,只有以一国整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大局观去探求外汇储备积极运用的途径,才不会损害其公众应享有的利益。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始终要考虑外汇储备的国有属性、外汇属性和储备的属性。本文还对运用外汇储备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最后,文章对如何完善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进行了建议:为了避免在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中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因此,建议中国应成立外汇储备战略决策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国务院牵头,协同财政部、央行和发改委等职能部门。作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该委员会将协调参与各方的责任、利益的分配,有效提高外汇储备的管理效率。在外汇储备战略决策委员会的领导下,构建央行、中投、汇金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此外,一个完善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还需要建立关于外汇储备管理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严格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框架;推出适度的信息披露机制;引入外部经理人等。第六章是结束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指出研究的局限以及进一步研究设想与研究方向。本论文试图在以下方面创新:1、在通过对各种数据来源比较后,本文选用调整后的美国财政部每年发布的关于外国持有的美国证券的年度调查(Survey of 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 Securities)以及对汇金注资以及央行与商业银行总行进行货币互换业务因素进行修正后的中国外汇储备数据估算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资产份额,希望能对真实情况作最贴近的描述。2、外汇储备是一国的公共财富,只有以一国整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大局观去探求外汇储备积极运用的途径,才不会损害其公众应享有的利益。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始终要考虑外汇储备的国有属性、外汇属性和储备的属性。因此,在如何运用外汇储备时应遵循的原则有:①尽可能地在现有国有管理体系中运行,不打破现有格局以便于理顺关系,但又能做到有效的管理。②在人民币预期升值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运用应以国际投资为主,避免外汇对人民币的兑换、冲击人民币汇率。③规模不宜太大,不会影响到外汇储备在保障国际支付及在更进一步开放中稳定汇率的作用。④追求稳定的、低风险的收益;对外汇储备运用的权力约束。3、外汇储备实行分档管理——必要规模作为流动性组合,富余规模作为投资型组合;对于不同层次的组合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实行不同的基准。4、在讨论构建新时期下适合中国国情的外汇管理模式时,为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建议中国应成立外汇储备战略决策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国务院牵头,协同财政部、央行以及发改委等职能部门。作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该委员会将协调参与各方的责任、利益的分配,有效提高外汇储备的管理效率。在外汇储备战略决策委员会的领导下,构建央行、中投、汇金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的外汇储备管理框架。由于研究本身需要的递进性,本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1、如何精确评估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而不仅是指得出一个粗略的区间?2、外汇储备不同部分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如何到底应该维持怎样的比重?其标准如何?3、目前对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模式运行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对于其具体的技术细节,如风险管理体系、绩效评估体系等如何构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与主要观点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
  • 2. 外汇储备的理论估值规模
  • 2.1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综述
  • 2.1.1 适度规模的定义
  • 2.1.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方法
  • 2.1.3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方法小结
  • 2.2 全球外汇储备规模变动
  • 2.2.1 近年来全球外汇储备变动情况
  • 2.2.2 近年来世界外汇储备变动原因
  • 2.2.3 过多外汇储备的风险与成本
  • 2.3 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动
  • 2.3.1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概况
  • 2.3.2 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及增长原因分析
  • 2.4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 2.4.1 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的探讨
  • 2.4.2 中国外汇储备需求动机分析
  • 2.4.3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
  • 3. 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 3.1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1 储备货币的功能及其决定因素
  • 3.1.2 外汇储备结构理论
  • 3.2 当前世界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部分国家外汇储备的结构
  • 3.3 世界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
  • 3.3.1 外汇储备中的银行存款类资产
  • 3.3.2 外汇储备中的证券类资产
  • 3.4 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 3.4.1 外汇储备结构构成的原则
  • 3.4.2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
  • 3.4.3 中国外汇储备中实际美元资产的估算
  • 3.5 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
  • 3.6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策略
  • 3.6.1 渐进地调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3.6.2 加大对所持有的资产结构的调整
  • 3.6.3 采取分层次的结构管理标准
  • 4. 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国际经验和借鉴
  • 4.1 外汇储备管理的国际比较
  • 4.1.1 美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 4.1.2 欧元区的外汇储备管理
  • 4.1.3 英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 4.1.4 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
  • 4.1.5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
  • 4.1.6 韩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 4.1.7 中国香港的外汇储备管理
  • 4.1.8 挪威的外汇储备管理
  • 4.1.9 科威特的外汇储备管理
  • 4.2 经验总结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5. 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 5.1 中国原有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 5.1.1 过去模式的实质——消极管理、单层次管理
  • 5.1.2 构建新模式的必要性
  • 5.2 中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模式探索
  • 5.2.1 需提前解决对问题
  • 5.2.2 对富余外汇储备实行积极管理的探索之一——汇金公司评析
  • 5.2.3 对富余外汇储备实行积极管理的探索之二——中投公司评析
  • 5.2.4 考虑富余储备的其他多元化运用渠道
  • 5.2.5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原则
  • 5.3 完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 5.3.1 成立外汇储备战略决策委员会,构建央行、中投、汇金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 5.3.2 建立关于外汇储备管理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严格的管理体系
  • 5.3.3 建立完善的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框架
  • 5.3.4 推出适度的信息披露机制
  • 5.3.5 引入外部经理人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对策研究[J]. 山西农经 2020(15)
    • [2].外汇储备管理主导权何去何从[J]. 中国金融 2017(24)
    • [3].试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J]. 北方经贸 2018(06)
    • [4].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5].外汇储备管理改革需要有新的顶层设计[J]. 清华金融评论 2014(05)
    • [6].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主导权的探讨[J].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4)
    • [7].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弊端与对策分析[J]. 时代金融 2015(12)
    • [8].浅谈我国外汇储备管理[J]. 智富时代 2015(03)
    • [9].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03)
    • [10].全球经济共同体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J]. 中国商论 2016(34)
    • [11].浅谈中国外汇储备管理[J]. 中国市场 2014(27)
    • [12].以新思维统领外汇储备管理改革[J]. 银行家 2014(07)
    • [13].外汇储备管理研究的力作——读《中国外汇储备研究——考量与决策》[J]. 中国金融 2014(22)
    • [14].对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J]. 中国外资 2012(02)
    • [15].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效率的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 2012(09)
    • [16].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效率的研究——基于贸易环境和产业结构根源视角[J]. 中国商贸 2012(19)
    • [17].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及路径选择[J]. 新金融 2012(10)
    • [18].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与改革建议[J]. 金融论坛 2012(07)
    • [19].印度外汇储备管理实践及其经验借鉴[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04)
    • [20].浅析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之路[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6)
    • [21].外汇储备管理文献综述[J]. 中国证券期货 2011(06)
    • [22].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规模和结构风险及对策分析[J]. 特区经济 2011(09)
    • [23].明确外汇储备管理目标,推进管理体制改革[J]. 国际经济评论 2011(05)
    • [24].简论日本外汇储备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8)
    • [25].新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9)
    • [26].关注外汇储备管理的新举措[J]. 瞭望 2010(21)
    • [27].次贷危机后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J]. 上海金融 2009(01)
    • [28].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9(01)
    • [29].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之我见[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2)
    • [30].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实选择[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9)

    标签:;  ;  ;  ;  ;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