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井下处理与复用技术研究

矿井水井下处理与复用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对矿井水采空区净化技术进行动力学参数和高浊、高铁锰矿井水中污染物的动态迁移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铁、锰在采空区中的迁移模型;同时对该技术去除悬浮物、铁和锰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技术是一种良好的高浊、高铁锰矿井水井下处理、复用的预处理技术。研制了一种具有良好物理、化学稳定性的新型改性火山岩滤料,其具有良好的除铁锰效果,且启动时间快。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和XRD分析,对其除铁锰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该滤料除铁锰的机理是通过改性使其表面形成了活性滤膜的自催化氧化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一整套矿井水井下处理、复用的新工艺,并优化其工艺参数,为“三高”矿井水井下处理、复用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水中悬浮物、铁和锰对煤矿设备的危害
  • 1.3.1 对液压设备的危害
  • 1.3.2 对喷雾设备的危害
  • 1.3.3 对冷却设备的危害
  • 1.4 高浊、高铁高锰矿井水井下处理、复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1 矿井水井下处理、复用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2 高浊矿井水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3 高铁高锰矿井水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方案
  • 1.6 技术关键与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2 采空区净化技术处理高浊、高铁锰矿井水的研究
  • 2.1 试验研究
  • 2.1.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2 水质监测仪器与方法
  • 2.1.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2 处理机理研究
  • 2.2.1 过滤作用
  • 2.2.2 沉淀作用
  • 2.2.3 吸附作用
  • 2.2.4 生化作用
  • 2.2.5 实际处理过程的机理分析
  • 2.3 铁、锰在采空区净化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2.3.1 数学模型的概化
  • 2.3.2 迁移转化模型参数确定
  • 2.3.3 模型验证
  • 2.3.4 铁、锰在采空区中的迁移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3 改性滤料处理高铁锰矿井水的效能和机理研究
  • 3.1 改性滤料处理高铁锰矿井水试验装置与方法
  • 3.1.1 试验装置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水质监测仪器与方法
  • 3.2 处理高铁锰矿井水最佳改性滤料的确定
  • 3.2.1 改性方法的确定
  • 3.2.2 改性滤料载体选择
  • 3.2.3 处理高铁锰矿井水改性滤料的最佳制备方法确定
  • 3.2.4 改性滤料物理、化学稳定性评价
  • 3.3 最佳改性滤料处理高铁锰矿井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滤速对处理高铁锰矿井水效果的影响
  • 3.3.2 反冲洗对处理高铁锰矿井水效果的影响
  • 3.3.3 改性滤料的老化和氧化问题
  • 3.3.4 pH变化对处理高铁锰矿井水效果的影响
  • 3.3.5 污染负荷变化对处理高铁锰矿井水效果的影响
  • 3.4 改性火山岩滤料处理高铁锰矿井水机理研究
  • 3.4.1 改性火山岩滤料表面特性分析
  • 3.4.2 改性火山岩滤料除浊度机理研究
  • 3.4.3 改性火山岩滤料除铁锰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矿井水井下处理、复用工艺研究
  • 4.1 原水水质和回用目标
  • 4.2 采空区矿井水净化技术
  • 4.2.1 采空区矿井水净化的实际效果
  • 4.2.2 采空区矿井水净化技术特点
  • 4.2.3 采空区矿井水净化技术小结
  • 4.3 沉淀系统
  • 4.3.1 采空区出水的悬浮物浓度和粒度特征
  • 4.3.2 沉淀机理
  • 4.3.3 平流沉淀池概述
  • 4.3.4 斜管沉淀池概述
  • 4.3.5 沉淀系统流场模拟模型的选用和参数确定
  • 4.3.6 沉淀系统流场的模拟结果
  • 4.3.7 沉淀系统的特点
  • 4.3.8 沉淀系统小结
  • 4.4 过滤系统
  • 4.4.1 盘式过滤系统
  • 4.4.2 除铁、锰过滤系统
  • 4.4.3 过滤系统的特点
  • 4.4.4 过滤系统小结
  • 4.5 工艺流程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 矿井水井下处理、复用应用研究
  • 5.1 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 5.1.1 工程的目的
  • 5.1.2 工程的意义
  • 5.2 原水水质和回用目标及各段工艺参数、设备和构筑物
  • 5.2.1 原水的水量、水质及回用目标
  • 5.2.2 各段工艺参数确定
  • 5.2.3 总体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设备与构筑物尺寸确定
  • 5.3 投资估算及运行成本估算
  • 5.3.1 投资估算
  • 5.3.2 运行成本分析
  • 5.4 矿井水井下处理、复用工程的实际处理效果
  • 5.4.1 工程概述
  • 5.4.2 工程的实际处理效果
  • 5.5 系统的可靠性
  • 5.5.1 工艺的可靠性
  • 5.5.2 管路、设备的可靠性
  • 5.6 系统的安全性
  • 5.6.1 工艺设计上的安全考虑
  • 5.6.2 设备的安全性考虑
  • 5.7 应急系统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在学期间申请的专利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矿井水的危害[J]. 能源与节能 2017(08)
    • [2].浅谈矿井水现状及处理技术[J]. 企业导报 2015(15)
    • [3].锑矿开采条件下矿井水酸化过程分析[J]. 地球与环境 2020(01)
    • [4].煤矿生产与矿井水[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2(02)
    • [5].矿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09)
    • [6].矿井水一体化自动净化的研究[J]. 环境科技 2009(S1)
    • [7].矿井水系统集中控制探索及实施[J]. 科技信息 2009(11)
    • [8].浅议矿井水对开采过程的影响与防治[J]. 煤 2008(06)
    • [9].新型无药化滤布滤池处理高浊矿井水研究[J]. 煤炭技术 2017(01)
    • [10].高含泥矿井水除铀处理[J]. 中国矿业 2015(S1)
    • [11].浅析矿井水的污染与治理[J]. 科技创业家 2013(04)
    • [12].神东矿区矿井水综合利用研究[J]. 山西建筑 2010(02)
    • [13].浅析南屯煤矿矿井水市场化运作[J]. 煤炭经济研究 2009(11)
    • [14].矿井水深度处理中使用电吸附除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神华科技 2019(11)
    • [15].矿井水清污分流在色连二矿的应用[J]. 煤炭工程 2020(S1)
    • [16].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含铀矿井水[J]. 铀矿冶 2012(02)
    • [17].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 2008(06)
    • [18].煤矿矿井水利用风险及管控对策研究[J]. 绿色科技 2020(10)
    • [19].徐州矿井水综合生态治理技术及开发利用模式研究与应用[J]. 江苏水利 2018(10)
    • [20].矿井水余热利用技术在太平煤矿的开发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 2015(04)
    • [21].矿井水资源多元利用方案研究与实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6)
    • [22].絮凝沉淀含铀矿井水的试验[J]. 铀矿冶 2012(04)
    • [23].阳泉二矿矿井水致灾类型及影响程度分析[J]. 煤 2019(03)
    • [24].南岔煤业防治水分区划分及防治措施研究[J]. 煤 2019(05)
    • [25].矿井水产业化应用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2(15)
    • [26].多元统计分析在矿井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
    • [27].化学混凝法处理阜新矿区矿井水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2)
    • [28].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问题和展望[J]. 煤炭学报 2014(05)
    • [29].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J]. 煤矿现代化 2010(03)
    • [30].影响矿井水中铁锰转化率因素的研究[J]. 能源环境保护 2017(01)

    标签:;  ;  ;  ;  ;  

    矿井水井下处理与复用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