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的功能考察

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的功能考察

论文摘要

让与担保是大陆法系国家沿袭罗马法上的信托行为理论并吸纳日尔曼法上的信托行为成分,经由判例学说形成的一种非典型物的担保制度。由于让与担保是一种担保权私的实行方式,游离于民事法律之外,所以其存在的合理性一直以来都倍受学界的质疑。其实,认可并接受一种法律制度,主要应该看其是否合乎社会目的性或现实需要性,而要想阐明这一点,较好的办法就是对这种法律制度进行功能的考察。本文即是以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比较法学及实证分析法学作为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让与担保制度进行功能的考察,以期说明这一非典型担保物权存在的价值以及将其进行成文化立法的必要性。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让与担保法律制度功能考察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功能是指系统作为其生存环境或更大系统的结构要素,以及系统内部的构成部分对环境以及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职能和意义。功能分析方法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学分析方法,其随着法社会学的兴起被广泛运用于法律领域,这种分析方法主张将法律放入社会中加以研究,以揭示其在社会中的含义和功用。本文尝试性地借鉴了这一方法,并结合对功能这一概念的语义学分析,确定了对让与担保法律制度进行功能考察的基本内容。让与担保作为一种非典型担保物权,从其产生之日起就遭到了学界激烈的批判;在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对于应否将让与担保规定于该法典物权编,学者们的意见也很不一致,反对之声尤烈。因此,对让与担保制度进行功能考察,明确其存在的价值,对于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构筑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巨大发展,也呼唤着像让与担保这样更富效率性的担保方式,所以对该制度的功能考察又具有了较大的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积极功能的考察。本文是从社会经济、比较、实证以及学理四个方面的视角对让与担保制度进行积极功能的考察的。从社会经济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让与担保具有扩大融资担保的范围、增加动产担保的用益功能、降低交易成本、阻却或削减交易第三人出现的可能性这四个方面的积极功能。在比较考察中,本文将让与担保与动产抵押、所有权保留、按揭和信托占有这四项制度进行了比较。通过让与担保与动产抵押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二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让与担保法律制度功能考察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 一、功能及功能分析方法
  • (一) 功能的语义分析
  • (二) 功能分析方祛
  • 二、让与担保法律制度功能考察的基本内容
  • 三、让与担保法律制度功能考察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二部分 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积极功能的考察
  • 一、积极功能考察之视角一: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
  • (一) 扩大了融资担保的范围
  • (二) 增加了动产担保的用益功能
  • (三) 降低了交易成本
  • (四) 阻却或削减了交易第三人出现的可能性
  • 二、积极功能考察之视角二: 从比较的角度
  • (一) 让与担保与动产抵押
  • (二) 让与担保与所有权保留
  • (三) 让与担保与按揭
  • (四) 让与担保与信托占有
  • 三、积极功能考察之视角三: 从实证的角度
  • (一) 德日两国让与担保的利用实态
  • (二) 我国让与担保的利用实态
  • 四、积极功能考察之视角四: 从学理的角度
  • (一) 对担保物权发展趋势的影响
  • (二) 对物权法定原则的弱化
  • (三) 使所有权在现代社会的运用状态更加灵活
  • 第三部分 让与担保法律制度消极功能的考察
  • 一、让与担保法律制度功能的局限性
  • (一) 容易发生信用危机
  • (二) 实现权利的方便性可能损害设定人和第三人的利益
  • (三) 欠缺完善的公示方式而可能给第三人造成风险
  • 二、让与担保法律制度功能局限性的克服
  • (一) 明确侵权人的责任以降低信用危机
  • (二) 确立合理的换价程序并明确暴利行为的法律责任
  • (三) 针对不同的场合确立适当的公示方法
  • 第四部分 由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的功能考察看其立法化之必要性
  • 一、我国关于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立法化的争论
  • (一) 肯定说
  • (二) 否定说
  • 二、笔者对让与担保纳入我国物权立法必要性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权让与担保法律问题研究[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9(05)
    • [2].股权让与担保法律构成的检视与完善[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20(03)
    • [3].让与担保对物权制度的突破及其风险控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04)
    • [4].后民法典时代债权保障:“让与担保”[J]. 现代商业银行 2020(14)
    • [5].让与担保的法律效力研究[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03)
    • [6].股权让与担保纠纷裁判逻辑的实证研究[J]. 中国法学 2018(06)
    • [7].“理性他者”的依归——让与担保实践争议探源与启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06)
    • [8].关于让与担保的法律思考[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9].民法典物权编中让与担保制度的进路[J]. 法学 2019(01)
    • [10].让与担保存废论——基于实证考察的分析[J]. 人民司法(应用) 2018(28)
    • [11].股权让与担保效力的解释论——基于裁判的分析与展开[J]. 人民司法(应用) 2018(28)
    • [12].我国让与担保的司法认定[J]. 法制博览 2019(16)
    • [13].让与担保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22)
    • [14].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可行性[J]. 法制博览 2019(24)
    • [15].让与担保制度应纳入民法典物权编[J]. 理论界 2019(09)
    • [16].股权让与担保的法律和实务问题探析[J]. 上海企业 2019(10)
    • [17].我国让与担保纠纷司法裁判规则之思考[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8].后让与担保的司法保护[J]. 海峡法学 2017(04)
    • [19].完善让与担保适用的法律措施[J]. 法制博览 2018(09)
    • [20].试论后让与担保的性质——在习惯与法定之间[J]. 上海金融 2018(05)
    • [21].论我国让与担保制度之构建[J]. 理论观察 2018(06)
    • [22].论我国让与担保制度构建的理论及其现实基础[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8(04)
    • [23].我国让与担保制度浅谈——最高法的裁判角度及其指引[J]. 法制博览 2018(32)
    • [24].让与担保法律问题研究——以我国司法实践为视角[J]. 法制博览 2018(31)
    • [25].让与担保的成文化与立法模式选择[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10)
    • [26].基于生效判决视角的股权让与担保核心问题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7].让与担保制度在中国立法的必要性[J]. 法制与社会 2017(27)
    • [28].论我国设立让与担保制度的可行性——以让与担保与抵押制度为视角[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0)
    • [29].浅谈让与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J]. 人民法治 2015(09)
    • [30].我国民间借贷的让与担保之法律规则[J]. 法制博览 2016(25)

    标签:;  ;  ;  ;  

    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的功能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