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及由生物质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及由生物质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论文摘要

生物质是一种资源丰富且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资源,可以转化成氢气、高品质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作为化石资源如石油、煤和天然气等的替代品,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对于如何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质转化技术的开发、能量效率的提高等。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电催化生物汕水汽重整制氢采用实验室最近开发出的电催化方法在自制的NiCuZn/Al2O3催化剂上研究了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的过程。研究了重整温度、电流和S/C等重整条件对生物油转化率、氢产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明显地增加了碳转化率和氢产率。实验得到的最大碳转化率和氢产率分别为98.9%和93.2%。其中氢气(~69vol%)和二氧化碳(~26 vol%)为主要成分,伴有少量一氧化碳(~5 vol%)和微量的甲烷生成。为进一步弄清生物油电催化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机理,我们做了低压条件下模型化合物(如乙醇等)的分解反应,并用法拉第圆盘实验估算了不同温度和电流条件下Ni-Cr丝发射热电子的量。此外,应用XRD、XPS、BET和TGA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电催化生物油水汽重整的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和特性的变化。二、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在碱金属促进的CuCoMn催化剂上的低碳醇合成研究了碱金属促进的CuCoMn催化剂的特性及其在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合成低碳混合醇中的应用.碱金属的种类和含量在各个方面影响CuCoMn催化剂的性能。研究表明含3%(摩尔含量)Na的催化剂最适合于混合醇的合成。实验还考察了温度、压力和空速等对合成反应有较大影响的实验条件。随着温度的上升,碳转化率增大,而醇选择性降低.压力的增加有利于醇的合成,增大空速会明显降低碳转化率,但醇时空产率则因转换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在所考察的范围内,醇产率最高达到304.6 g·kg-1·h-1,其中C2+高醇(C2-C6醇)占64.4%(w,质量分数).醇产物和烃产物均符合ASF (Anderson-Schulz-Flory)分布关系.根据催化剂性能与表征分析,Na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合成高醇的选择性和活性元素CuCo的分散性.三、双段床反应器上富CO2生物油重整合成气合成甲醇一种组合了合成气在线调整和甲醇合成的双段床反应器,成功地应用于由生物油重整得到的富CO2合成气的高效甲醇合成。在前一段催化床反应器内,富含CO2的原始生物油重整合成气在催化作用下可有效地转化为含CO的合成气。经过450℃的合成气在线调整之后,CO2/CO的比率由6.3大幅降至1.2。经过调整后的合成气在后段催化床反应器内由常用的工业CuZnAl催化剂催化合成甲醇,当反应条件为260℃和50 atm时得到最大甲醇产率1.21 kg MeOH (kgcatalyst·h)-1和甲醇选择性97.9%。本文还考察了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空速对甲醇合成过程的影响,该双段床方法可能是今后用来从生物油制取生物质基甲醇的一种潜在的有效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当前我国及世界的能源形势
  • 1.2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的应用
  • 1.2.1 生物质能简介
  • 1.2.2 生物质能的利用
  • 1.2.3 氢能及其应用简介
  • 1.2.3.1 氢能概述
  • 1.2.3.2 氢能的特点
  • 1.2.3.3 传统的制氢工艺
  • 1.2.4 生物油制氢
  • 1.2.4.1 生物油的成分和性质
  • 1.2.4.2 生物油催化裂解制氢进展
  • 1.2.4.3 生物油水汽重整反应路径
  • 1.2.4.4 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的催化剂
  • 1.2.5 生物质基合成气制备研究进展
  • 1.2.5.1 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制备研究进展
  • 1.2.5.2 生物油重整合成气制备研究进展
  • 1.3 低碳混合醇合成研究简介
  • 1.3.1 低碳混合醇的主要用途
  • 1.3.2 低碳醇合成的工艺和催化剂
  • 1.3.3 低碳醇合成的反应机理
  • 1.3.4 碱金属元素的促进作用
  • 1.3.5 低碳醇合成的问题与前景
  • 1.4 生物质基甲醇合成简介
  • 1.4.1 生物质甲醇合成工艺
  • 2加氢合成甲醇研究进展'>1.4.2 CO2加氢合成甲醇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催化剂的制备
  • 2.1.1 主要化学试剂
  • 2.1.2 催化剂的制备
  • 2O3催化剂'>2.1.2.1 共沉淀法制备NiCuZn/Al2O3催化剂
  • 2O3催化剂'>2.1.2.2 浸渍法制备NiCuZn/Al2O3催化剂
  • 2.1.2.3 碱促进CuCoMn催化剂的制备
  • 2.2 生物油水汽反应活性评价
  • 2.2.1 实验装置及温度分布
  • 2.2.2 反应系统评价指标
  • 2.2.2.1 生物油的制备与性质
  • 2.2.2.2 重整反应系统及评价指标
  • 2.3 低碳混合醇合成的活性评价
  • 2.3.1 低碳醇合成反应装置
  • 2.3.2 催化剂的还原和测试
  • 2.3.3 合成醇反应的产物分析
  • 2.3.4 合成醇反应的评价指标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4.3 BET-surface area(比表面)分析
  • 2-TPR(H2-程序升温还原)测试'>2.4.4 H2-TPR(H2-程序升温还原)测试
  • 2.4.5 热重(TGA)测试
  • 2.4.6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试
  • 2.4.7 时间飞行质谱(TOF-MS)检测
  • 参考文献
  • 2O3催化剂上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的研究'>第三章 NiCuZn/Al2O3催化剂上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的研究
  • 3.1 前言
  • 2O3催化剂的活性测试'>3.2 NiCuZn/Al2O3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3.2.1 催化剂组分的筛选
  • 2O3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选择'>3.2.2 NiCuZn/Al2O3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选择
  • 3.3 实验条件对电催化重整生物油制氢的影响
  • 3.3.1 温度和电流对碳转化率和氢产率的影响
  • 3.3.2 温度和电流对产物组分的影响
  • 3.3.3 空速、S/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3.4 催化剂稳定性的测试
  • 3.3.5 碳平衡的计算
  • 3.4 催化剂各种表征结果分析
  • 3.4.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3.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3.4.3 BET-surface area(比表面)分析
  • 3.4.4 时间飞行质谱对反应过程负离子中间体检测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的来源和基本性质
  • 4.2.1 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的来源
  • 4.2.2 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的性质
  • 4.3 催化剂的筛选
  • 4.3.1 主要元素的筛选
  • 4.3.2 碱金属元素的筛选
  • 4.3.3 Na元素添加量的考察
  • 4.4 实验条件对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影响
  • 4.4.1 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4.4.2 压力和空速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4.4.3 支链产物的生成
  • 4.5 CuCoMn系列催化剂的表征
  • 4.5.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4.5.2 比表面(BET-surface area)的测试
  • 4.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4.5.4 程序升温还原(TPR)测试
  • 4.5.5 合成醇产物中醇和烃的ASF(Anderson-Shulz-Flory)分布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物油重整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生物油重整合成气的来源和性质
  • 5.2.1 生物油重整合成气的制备
  • 5.2.2 生物油重整合成气的性质
  • 5.3 生物油重整合成气组分的调整
  • 5.3.1 合成气的组成对甲醇合成性能的影响
  • 5.3.2 生物油重整合成气组分的自调整
  • 5.4 双段床中的生物油重整合成气合成甲醇
  • 5.5 反应条件对甲醇合成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和专利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空气产品公司与江苏德邦合资煤制合成气项目[J]. 大氮肥 2019(06)
    • [2].我国"合成气制高碳醇"取得关键进展[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1)
    • [3].大连化物所合成气选择性制乙醇机理研究取得进展[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0(01)
    • [4].厦门大学合成气催化转化制乙醇技术取得突破[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06)
    • [5].合成气制乙二醇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10)
    • [6].用于生产纯化并转化的合成气的方法和设备[J]. 齐鲁石油化工 2020(02)
    • [7].欢迎订阅2018年《氮肥与合成气》[J]. 氮肥与合成气 2017(09)
    • [8].《氮肥与合成气》投稿须知[J]. 氮肥与合成气 2017(09)
    • [9].二氧化碳转化为合成气的方法[J]. 齐鲁石油化工 2018(02)
    • [10].合成气综合利用分析[J]. 当代石油石化 2018(09)
    • [11].煤-油共气化制合成气技术的新进展[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7(02)
    • [12].合成气净化单元能耗计算方法[J]. 洁净煤技术 2017(02)
    • [13].煤制合成气深度净化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J]. 化肥设计 2017(03)
    • [14].欢迎订阅2018年《氮肥与合成气》[J]. 化肥工业 2017(04)
    • [15].制备合成气的方法[J]. 乙醛醋酸化工 2015(12)
    • [16].第六章 合成气化学[J]. 工业催化 2016(03)
    • [17].煤(合成气)制乙醇技术进展及工业化应用[J]. 能源化工 2015(05)
    • [18].输运床气化装置合成气冷却操作研究[J]. 煤化工 2020(05)
    • [19].生产合成气的气化炉[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01)
    • [20].合成气生物发酵制甲烷[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7(06)
    • [21].煤油共气化四通道喷嘴制合成气工艺技术成功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6(12)
    • [22].变换冷凝液温度对粗合成气汽气比的影响及解决方案[J]. 山东化工 2016(24)
    • [23].甲烷二氧化碳制合成气万方级装置实现稳定运行[J]. 能源化工 2017(04)
    • [24].合成气的二氧化碳加氢方法[J]. 乙醛醋酸化工 2016(01)
    • [25].水汽集成式煤气化与合成气处理近零废水生成工艺研究[J]. 洁净煤技术 2016(05)
    • [26].生物油部分氧化气化制备合成气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2012(07)
    • [27].利用炼油厂干气制取费—托合成气的可行性探讨[J]. 炼油与化工 2012(05)
    • [28].低成本合成气与合成气转化新技术[J]. 燃料与化工 2011(01)
    • [29].合成气中枢[J]. 石油化工 2011(07)
    • [30].合成气间接法制乙二醇技术的进展[J]. 化工设计通讯 2009(04)

    标签:;  ;  ;  ;  ;  ;  

    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及由生物质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