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仔鸡对小肽的吸收转运及其调控研究

肉仔鸡对小肽的吸收转运及其调控研究

论文题目: 肉仔鸡对小肽的吸收转运及其调控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作者: 刘国华

导师: 蔡辉益

关键词: 肉仔鸡,小肽,吸收,基因表达,调控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课题研究了肉仔鸡对小肽吸收的机理和日粮、激素和活性因子对小肽转运载体的调控作用,并比较研究了不同蛋白质原料在肉仔鸡消化道生成可吸收小肽的规律。 试验一研究了温度、酸度、培养液成分、样品前处理等理化因素对Gly-Gly,Gly-L-Leu和Met-Gly的稳定性的影响。将Gly-Gly,Gly-L-Leu和Met-Gly分别进行含Ca2+、Mg2+的PBS培养液溶解、39.5℃恒温培养30min、0.6mol/L高氯酸溶液稀释、含Ca2+、Mg2+的PBS培养液稀释并煮沸5min、0.6mol/L高氯酸溶液稀释并煮沸5min的处理。结果表明,上述处理后3种二肽的同收率均在97%以上。 试验二研究了Gly-Gly和Gly-L-Leu在鸡离体小肠各段的水解以及肽酶抑制剂抑制二肽水解的效果。将12只成年产蛋鸡分为4组,每只为1个重复,取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中段、空肠后段和回肠,制备外翻肠囊,分别在含有不同二肽(Gly-Gly,Gly-L-Leu)与添加和不添加肽酶抑制剂(Bestmin和Amastain)处理组成的4种培养液中培养。结果表明,鸡离体外翻肠囊培养液中存在迅速而强烈的二肽水解现象,培养5min内Gly-Gly全部被水解,而Gly-Leu也大部分被水解,25min后则被完全水解,其中以小肠前段的水解作用更为强烈。添加10μmol/LAmastatin和Bestatin未能抑制Gly-Gly的水解,但可有效抑制Gly-Leu的水解,培养25min后仍有40%的Gly-Leu未被水解。 试验三研究了日粮氮源形态对肉仔鸡离体小肠Gly-Leu吸收转运及血清小分子肽含量的影响。选取预饲氨基酸、酪蛋白水解物和酪蛋白氮源的等能等氨基酸纯合日粮3周的肉仔鸡各9只,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制各外翻肠囊,分别在空白培养液、氨基酸培养液和Gly-Leu培养液中培养25min,测定黏膜液、浆膜液和组织匀浆液中的Gly-Leu含量。结果表明,日粮氮源形态显著影响肉仔鸡离体小肠对Gly-Leu的吸收,酪蛋白组吸收Gly-Leu最多,酪蛋白水解物组吸收最少。离体小肠不同肠段吸收Gly-Leu的能力有显著差异,十二指肠吸收能力显著低于空肠和回肠。日粮氮源形态影响鸡血清肽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血清小分子肽比例显著高于酪蛋白水解物和酪蛋白组。 试验四研究了鸡肽转运载体cPepT1基因表达的RT-PCR评定方法以及肉仔鸡小肠mRNA的分布规律。根据鸡肽转运载体cPepT1 mRNA和看家基因β-actm mRNA序列,分别设计cPepT1和β-actin引物各1对,并通过Mg2+浓度、循环数等PCR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包括RNA提取、反转录、PCR的鸡小肠cPepT1基因表达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研究了肉仔鸡cPepT1基因在小肠各段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肉仔鸡小肠PepT1表达水平随小肠近端到远端逐渐降低,回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十二指肠和空肠差异不显著。 试验五研究了外源激素和生长因子对肉仔鸡PepT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25日龄肉仔鸡3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受表皮生长因子、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甲巯咪唑刺激,剂量分别为0.03mg,330μg,0.1mg,和25mg/kg体重,对照组注射蒸馏水,刺激为每日1次,连续5d,取小肠测定肽转运载体PepT1 mRNA丰度。结果表明,甲状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转录水平显著上调鸡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表达,而甲状腺素抑制剂甲巯咪唑和表皮生长因子则有下调PepT1基冈表达的趋势。 试验六比较研究了不同蛋白质饲料在肉仔鸡消化道内水解释放小分子肽的特性。35只21日龄肉仔鸡,分为7组,分别强饲70%待测饲料(豆粕、鱼粉、菜籽粕、花生仁粕、玉米蛋白粉、血粉、棉籽粕)和30%淀粉的混合物50g,研究各种饲料在消化道水解释放小分子肽(<600Da)的特性。结果表明,同一蛋白质饲料在肉仔鸡消化道各部位水解释放的小分子肽占水溶性蛋白质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其中腺胃释放小分子肽比例显著低于小肠各段,小肠中则以十二指肠最高,回肠后段最低,空肠前、后段和回肠前段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饲料蛋白在肉仔鸡消化道水解释放小分子肽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其比例高低依次为棉籽粕>花生仁粕>血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鱼粉>菜籽粕。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小肽的吸收和转运特点

2 小肽的吸收和转运机制

3 小肽转运的营养意义

4 小肽吸收转运的研究方法

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理化因素对二肽稳定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试验二 鸡离体小肠中Gly-Gly和Gly-L-Leu的水解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三 不同氮源日粮对肉仔鸡离体小肠Gly-Leu吸收转运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四 半定量 RT-PCR法评定鸡小肠肽转运载体PepTl基因的表达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五 外源表皮生长因子、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对肉仔鸡小肠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表达的调控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六 不同蛋白饲料在肉仔鸡消化道中释放小肽的特性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发布时间: 2006-08-26

参考文献

  • [1].肉仔鸡消化道应激评价及其机理研究[D]. 廖瑞波.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 [2].鸡消化道乳酸杆菌的黏附研究[D]. 林雪彦.山东农业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应激对肉仔鸡小肽吸收的影响及小肽调控脂肪代谢的机理研究[D]. 李家驹.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 [2].绵羊小肠寡肽吸收规律的研究[D]. 王岗.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
  • [3].肽的制备工艺及肽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机理研究[D]. 李富伟.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
  • [4].蛋白饲料在鸡胃肠道中的肽类释放规律及其吸收特点研究[D]. 王丽娟.中国农业大学2003
  • [5].生物素对肉仔鸡生理生化特性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于会民.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 [6].用体外法和体内法研究有机锰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特点[D]. 计峰.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
  • [7].寡肽对肉仔鸡消化生理及蛋白质合成调控的影响[D]. 陈宝江.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8].免疫应激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和苏氨酸需要量的影响[D]. 李建涛.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9].共轭亚油酸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张广民.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 [10].肉仔鸡小肽转运载体的克隆表达及其转运调控研究[D]. 江勇.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标签:;  ;  ;  ;  ;  

肉仔鸡对小肽的吸收转运及其调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