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P)+H2及其同位素反应的非绝热计算

F(~2P)+H2及其同位素反应的非绝热计算

论文题目: F(~2P)+H2及其同位素反应的非绝热计算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物理化学

作者: 张岩

导师: 韩克利

关键词: 含时波包,非绝热,自旋轨道耦合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F(2P)+H2 及其同位素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三原子放热反应,也是气相反应动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元反应。在本论文中我们把绝热的含时波包和RPD(reactant-product decoupling)反应散射计算扩展到了能够包括F 原子外壳层电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非绝热计算,并在ASW(Alexander-Stark-Werner)势能面上研究了这些反应的非绝热效应。在F (2P3/2, 2P1/2) +H2的非绝热反应中,我们发现电子的耦合势和Coriolis 耦合对基态反应的影响在高能处比较明显,而在低能处比较小。电子的非绝热耦合势对激发态活性的影响非常大,Coriolis 耦合对激发态几乎没有影响。在计算F (2P3/2,1/2)+HD 反应时,我们给出了两个产物通道的自旋-轨道基态和激发态的积分截面等。在HF+D 产物通道积分截面上的共振峰高度虽然比实验结果还要稍大一些,但远小于在SW 势能面上绝热计算的结果。这表明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在这个反应中的影响比较明显。在F(2P3/2, 1/2) + D2 (v=j=0)的反应中,我们给出了多态计算的自旋-轨道基态和激发态总的积分截面和平均的速率常数,由于自旋-轨道激发态的速率常数对平均速率常数的贡献非常小,因此自旋-轨道基态的速率常数与平均速率常数基本一致。此外,我们采用非绝热的RPD 法计算了包括电子自旋-轨道耦合的J =1/2的F (2P1/2) +H2反应,给出了这个反应的态-态总反应几率、振动态反应几率、转动态反应几率及在三个不同的碰撞能处的产物v=2 和3 的转动态分布。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绝热及非绝热效应

2.1 Born-Oppenheimer 方程

2.2 Born-Oppenheimer-Huang 方程

2.3 电子非绝热Schr?dinger 方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非绝热含时波包理论

3.1 三维单个绝热势能面的含时波包理论

3.2 三维含有多个非绝热势能面的含时波包理论

3.3 三维自旋-轨道耦合的非绝热计算的理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F(2~P)+H_2及其同位素反应的非绝热效应

4.1 概述

4.2 F(2~P_(3/2), 2~P_(1/2)) + H_2 反应的非绝热效应的研究

4.3 F(2~P) + HD 反应自旋-轨道效应的研究

4.4 F(2~P_(3/2), 2~P_(1/2)) + D_2 反应的自旋-轨道激发态和基态活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RPD 态-态反应散射计算

5.1 概述

5.2 单个势能面上的RPD 态-态绝热计算

5.3 多个势能面上的RPD 非绝热态-态计算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15

相关论文

  • [1].几个典型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理论研究[D]. 陈茂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
  • [2].几个重要的基元反应的动力学研究[D]. 姚丽.大连理工大学2004
  • [3].小分子飞秒动力学和量子模拟计算[D]. 孙志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
  • [4].三原子分子光解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 赵美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
  • [5].H~+及F原子与H2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研究[D]. 宋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 [6].量子含时波包方法研究基元反应的非绝热动力学过程[D]. 楚天舒.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 [7].从飞秒到阿秒含时波包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 胡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 [8].密度泛函方法对有机反应和有机催化反应体系的理论研究[D]. 王红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 [9].直接动力学研究多原子体系的反应机理[D]. 齐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 [10].多原子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 鞠丽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

标签:;  ;  ;  

F(~2P)+H2及其同位素反应的非绝热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