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探讨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可能机制及ALT在其中的可能作用和意义。方法:观察组患者共105例,均为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于中日联谊医院住院采用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学组所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50例,年龄在35-65岁之间,平均(51.3±10.3)岁;正常对照组95例,选自健康人群,其中男性49例,女性46例,年龄在35-65岁之间,平均(50.4±10.4)岁。根据血清ALT水平将观察组分为二个亚组: A组(ALT大于40IU/L )50例;B组(ALT小于40IU/L) 55例。应用美国BECKMAN SYNCHRO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所有入选人员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载脂蛋白A1(Apo A1)、血清载脂蛋白B(Apo B)、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酸(UA)、空腹血糖(GLU)等,并计算Apo A1/ Apo B值。应用美国GE公司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5);A组与B组相比,TC、TG、LDL-C、Apo B水平有增高趋势,HDL-C、Apo A1水平、Apo A1/ Apo B值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ALT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166、P<0.05)。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GL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A组与B组相比,空腹GLU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别意义(P >0.05)。④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与B组比较,血尿酸水平高于B组,差别显著(P <0.01)。⑤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MT:A组(1.27±0.06)mm, B组(0.75±0.03)mm,对照组(0.29±0.03)mm,均有显著差别(P <0.05);颈动脉斑块数目:A组(2.23±1.35),B组(1.67±1.42),对照组(1.30±1.56),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颈动脉斑块检出率A组:79.2%,B组:68.4%,对照组55.4%,均有显著性差别(P <0.05)。A组与B组相比,IMT:A组(1.27±0.06)mm, B组(0.75±0.03)mm,差别显著(P <0.05);颈动脉斑块数目:A组(2.23±1.35),B组(1.67±1.42),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颈动脉斑块检出率A组:79.2%,B组:68.4%,有显著性差别(P <0.05)。结论: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血清ALT水平升高者更明显。②ALT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③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与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等危险因素有关。④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2 观察指标与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观察组及对照组血脂、空腹血糖水平
  • 3.3 观察组及对照组血尿酸(UA)水平
  • 3.4 血清ALT 水平与TG 相关性
  • 3.5 观察组与对照组IMT、颈动脉斑块数目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