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顺楠木林群落研究

湖南永顺楠木林群落研究

论文摘要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永顺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林,植物种类丰富,森林类型多样。其中以利川润楠(Machilus lichuanensis)、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闽楠(Phoebe bournei)等为优势种的几类群落,是该处最具特色的森林类型,很有研究价值。本文对永顺楠木林群落植物区系、群落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永顺楠木林群落具有如下四大特点:(1)群落的珍贵性;(2)组成的丰富性;(3)环境的脆弱性;(4)群落的稳定性。2.经调查统计,八个楠木林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118科,279属,404种。植物区系性质同时具有热带性质和温带性质的特点,、并体现了武陵山地显著的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3.对楠木林群落的数量特征与结构特征的分析发现,楠木在群落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重要值居第一位,且远大于其它树种。4.楠木种群在群落中呈随机状分布,与其它种群间无明显相关性。楠木种群具有生态位宽度大、与主要种群间生态位相似比例高、与其它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波动较小等特点,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较高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好。这些反应楠木分布较范围广,环境适应能力强。5.楠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稳定性良好,种群年龄结构基本为金字塔型。群落为典型的增长类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6.楠木林分布在海拔300—800m的山坡中、下部和沟谷区,坡度较陡,常有岩石裸露,林地土壤疏松、湿润,腐殖质层较厚,土壤肥力高。群落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随着楠木海拔高度的变化,楠木生长发育规律受到一定影响。在海拔600m位置,楠木种群的平均树高与胸径达最大值,楠木生长状况良好,长势旺盛。7.对楠木林群落演替阶段、演替程度、演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楠木林群落系演替程度较高的稳定性群落,为永顺当地的顶极群落之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基本理论
  • 1.1 课题研究相关理论
  • 1.1.1 生态学
  • 1.1.2 森林生态学
  • 1.1.3 群落生态学
  • 1.1.4 群落学研究内容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2 研究地基本情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植被特点
  • 2.2 调查过程
  • 2.2.1 调查样地描述
  • 2.2.2 调查时间
  • 2.2.3 调查样地设置
  • 3 群落土壤分析
  • 3.1 土壤特点
  • 3.2 土样采集与分析
  • 3.2.1 土层调查分析
  • 3.2.2 土壤样品采集
  • 3.3 结果分析
  • 3.3.1 土壤含量成分分析
  • 3.3.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3.3 结论
  • 4 植物区系分析
  • 4.1 植物区系组成
  • 4.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4.2.1 科的分析
  • 4.2.2 属的分析
  • 5 三类楠木林群落分析
  • 5.1 基本情况
  • 5.1.1 利川润楠林
  • 5.1.2 宜昌润楠林
  • 5.1.3 闽楠林
  • 5.2 数量特征
  • 5.2.1 群落的数量指标
  • 5.2.2 三类楠木林的数量特征分析
  • 5.3 结构特征
  • 5.3.1 水平结构
  • 5.3.2 垂直结构
  • 5.3.3 生长型结构
  • 5.4 结论
  • 6 楠木林群落学特征分析
  • 6.1 群落外貌特征
  • 6.1.1 群落外貌
  • 6.1.2 群落生活型构成
  • 6.1.3 群落叶的特征
  • 6.2 群落种群分布格局
  • 6.2.1 聚集度指标
  • 6.2.2 聚集度检验
  • 6.3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6.3.1 物种多样性指标
  • 6.3.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6.3.3 结论
  • 6.4 群落稳定性分析
  • 6.4.1 楠木林群落稳定性分析
  • 6.4.2 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 6.4.3 结论
  • 6.5 群落种间联接分析
  • 6.5.1 种间联结测度方法
  • 6.5.2 结果与分析
  • 7 楠木林群落生态
  • 7.1 群落生态位分析
  • 7.1.1 生态位宽度
  • 7.1.2 生态位相似比例
  • 7.1.3 生态位重叠
  • 7.2 群落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 8 楠木林群落演替分析
  • 8.1 演替阶段
  • 8.1.1 演替阶段的识别
  • 8.1.2 演替测度
  • 8.1.3 结果分析
  • 8.2 演替规律分析
  • 8.2.2 楠木林群落演替规律
  • 8.2.3 演替原因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B 楠木林群落植物名录
  • 附录C 楠木林群落部分植物及相关照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湖南永顺楠木林群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