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颓废性研究

左翼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颓废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二三十年代左翼小说文本的分析,力求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探明茅盾、蒋光慈、丁玲、叶紫等作家的小说文本关于女性形象颓废性的表述。颓废是本论文的中心范畴,通过对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和身体叙事研究来探讨左翼作品中颓废女性形象的表现方式;女性身体和女性身体延伸出来的欲望叙事在左翼作家作品中的颓废表现上究竟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女性形象的颓废性背后究竟映射着作家什么样的心理。第一章考察颓废的定义以及中国颓废文学的发展历程,探究左翼文学颓废性的渊源。以左翼作家蒋光慈为例重点探讨革命以及外部环境带给左翼作家的性格上的二重结构以及这种性格带给他们的创作以什么样的影响。第二章通过细读文本分析了左翼作家作品中的颓废情绪出现的三个主要原因以及颓废风格在作品中女性形象上的四种体现。突出女性形象在颓废表达上区别于男性形象的重要性;同时凸显左翼作家本身以及左翼文学的复杂性,其在口号性的革命话语背后隐藏的复杂的对“人”的深层解读。第三章重点概括了两种左翼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恶之花”形象和受难女性形象。分别以王曼英(《冲出云围的月亮》蒋光慈)和梅春姐(《星》叶紫)为代表进行论述。因为作家生活轨迹不同,创作出来的女性形象的女性生存环境自然不同,从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典型形象。凸显出革命对女性的影响、社会对于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在压抑下爆发出来的反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左翼文学与颓废之风
  • 一、 颓废
  • 二、 革命文学与颓废之风
  • 三、 左翼作家性格的二重结构
  • 第二章 、左翼作家笔下的颓废女性
  • 一、 颓废情绪出现的原因
  • 1. 外域传入
  • 2. 地域影响
  • 3. 时代趋势
  • 二、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颓废风格
  • 1. 无聊之中的刺激追求
  • 2. 女性身体的恶意报复
  • 3. 欲望·肉感·性
  • 4. 病态身体与死亡气息
  • 第三章 、左翼作品中两种女性形象
  • 一、 主动“从属”
  • 1. “恶之花”形象
  • 2. “报复游戏”中女性自觉
  • 3. 女主男次的角色安排
  • 二、 被动承受
  • 1. 无知受难者形象
  • 2. 多重欲望的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经济叙事与现代左翼小说的偏至[J].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5)
    • [2].鲁迅文学基因在左翼小说中的展现与融合[J]. 文艺争鸣 2011(18)
    • [3].左翼小说在延安解放区的转型(1937—1945)[J]. 戏剧之家 2018(16)
    • [4].论左翼小说中的时代女性形象[J]. 武警学院学报 2012(01)
    • [5].无“诗意”的苦难实录:1930年代左翼小说的异质性书写[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02)
    • [6].《信访局长》与新左翼小说[J]. 参花(上) 2014(06)
    • [7].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研究宝典——评《现代英国左翼小说研究指南》[J].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3)
    • [8].论加拿大新左翼小说《计程车!》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思想[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9].对左翼小说的超越和反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简论[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7)
    • [10].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阶级叙事的双重视野[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1].“《子夜》传统”与“新左翼小说”的困境——评曹征路新作《问苍茫》[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02)
    • [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合作化小说中的饥饿叙事[J]. 江汉论坛 2016(11)
    • [13].底层叙事与民族认同:1930-1937年间的左翼小说[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4].“革命”与“恋爱”的歧途[J]. 文艺争鸣 2012(05)
    • [15].革命想象与性别表述——论左翼小说中的女性成长叙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6].从价值叙事看解放区小说和左翼小说之差异[J]. 城市学刊 2015(03)
    • [17].索因卡《反常的季节》中的社会政治想象[J]. 外国文学研究 2020(04)
    • [18].茅盾左翼小说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0)
    • [19].丁玲左翼小说中的几位革命知识分子形象[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5)
    • [20].美国“红色三十年代”左翼小说论[J]. 文史哲 2011(04)
    • [21].20世纪40年代海派女作家张爱玲与施济美作品风格比较[J]. 创新 2008(04)
    • [22].20世纪30年代美国小说依存关系的福柯式解读[J]. 社会科学家 2015(09)
    • [23].论丁玲左翼小说中的男权意识[J]. 法制与社会 2008(32)
    • [24].左翼小说知识分子“革命与爱情”叙事范式流变论——基于共性视角[J]. 山花 2014(20)
    • [25].《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社会科学总目录[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26].自我泯灭与自我救赎——对30年代左翼小说的革命心理学解读[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6(01)
    • [27].创伤体验与早期左翼小说的革命叙事[J]. 江汉论坛 2013(08)
    • [28].从上海到延安——丁玲小说的转变[J]. 名作欣赏 2012(26)
    • [29].看《当代》[J]. 中文自学指导 2009(02)
    • [30].逻辑理性建构与茅盾《子夜》的革命叙事[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6)

    标签:;  ;  ;  ;  ;  

    左翼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颓废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