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协作及报酬递增 ——关于分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系统

劳动协作及报酬递增 ——关于分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系统

论文摘要

1.主要内容本文首先是对前辈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分工理论及思想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每一位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相关思想成果的挖掘,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专业化分工问题做了理论梳理和提炼。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为基础、以分工为基本范畴的理论分析系统,因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现实基础是人类的社会性劳动,分工正是描述这一客观现象的最基本范畴。研究结果表明,分工范畴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天然契合,这充分证明分工及组织问题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进一步创新的重要切入点。最后,根据分工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第一部分:对前人分工理论的研究和提炼:(一)亚当·斯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贡献不仅是把经济学研究的重心确立在分工与效率的关系上,从劳动时间和空间的节约等技术角度研究分工如何促进劳动效率;而且,斯密定理揭示了“分工发展受制于市场范围”,这里,“市场范围”不是纯地理学概念,它本质上是“交换能力”,即的市场购买力,最终由生产能力决定。(二)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分工这一社会生产实践,创立了劳动价值学说,从而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石。马克思分工理论体系首先是历史主义的,他把分工当作一种历史进程,考察了分工演进的历史规律,指出分工演进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提出“分工创造协作力”,报酬递增的源泉正在于此;他把分工分为生产过程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两种类型,研究了与之对应的市场和企业这两种组织;马克思把分工放置于具体的社会生产方式中加以考察,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劳动分工看作是资本统治下的分工演进过程;马克思深入考察了因为分工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并把它作为“异化”、所有制、阶级和国家等问题的深刻经济根源;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既是他从生产力角度研究分工演进规律的必要延续,更是他从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分工中利益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鼻祖,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的经济学研究排除了分工及组织问题,只强调资源配置。研究表明,马歇尔不仅重视以分工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组织问题,而且他的研究富有成果:马歇尔提出的在“规模经济”覆盖之下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概念,实质上将组织演进作为报酬递增、经济增长的永恒动力。我的这个研究结果推翻了认为他只注重“规模经济”而忽视“分工经济”的一般看法。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研究的是企业间组织或者产业内部结构对于效率的作用,而“内部经济”则揭示的是企业或家庭内部组织对效率的促进。此外,他关于机器对产业发展作用的分析,对研究现代经济组织的物质前提具有很大启发意义;(四)杨格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中,重视研究分工问题的代表人物。杨格的分析实际上坚持了系统论、矛盾运动的发展观和社会历史性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正因如此,杨格从动态和系统的角度把斯密定理进一步阐释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即杨格定理。他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下分工发展的新特点总结为“迂回生产方式”,并称之为“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总之,杨格对报酬递增的分析,不仅与斯密和马歇尔研究的科学成果一脉相承,而且与马克思分工理论实现了对接。这在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是少有的,说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生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从科斯开始发展至今,交易成本经济学家自己对其传统企业理论多有反思。其自身的反思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从新古典的、市场交易的角度研究企业问题存在根本的缺陷;通过对这些反思的进一步反思,我们发现交易成本经济学家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摆脱“市场交易情结”,他们在研究中一味偏重交换,而忽视生产,所以企业理论难以进一步发展。第二部分:分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系统在吸收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为基础,探索一个自成体系的、以分工协作及其运动为基本范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系统;整个分析系统,其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对劳动分工这一最基本人类历史实事充分尊重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劳动价值范畴,它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直接深入到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这个本质问题上;该分工系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基本逻辑层次展开,并涉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更高逻辑层次:生产力层面:分工的意义在于组织协作,创造生产的社会合力,分工与生产力相互作用形成因果反馈累积机制: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动专业化及分工发展,分工发展意味着协作关系的演进——报酬递增的源泉。组织是对社会性劳动实施协调的协调载体或者是劳动协作形式,组织结构与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中的社会协作关系之间具有强烈的动态对应性。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到城市,都描述的是空间组织,它们承载的是基于空间角度的劳动协作关系及其协调。生产方式层面:生产方式是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因此是协作-生产力反馈累积机制发展的历史结果。生产关系层面:分工是所有制的根源。生产方式是由社会生产活动中劳动的支配力量所决定的。而这种支配力量在决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就产生了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层面:分工直接导致了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不仅引起“异化”,也是国家形成的基本经济条件,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协调这个矛盾的必然结果。全球化:资本化分工体系的扩张,带动了全球资本主义化,一方面促进了全球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扩张,把资本与劳动的固有矛盾引入到全世界的生产过程之中。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分工与报酬递增的基本原理,分别对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农业、收入分配和全球化问题等做了分析。2.创新点:(1)本论文进行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在对代表性分工思想分别加以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展开比较研究,提炼思想精华。学术界涉及分工的研究比较多,但大部分是对某个特别观点的个别分析。直面原始的经典著作,对经济学说史上的代表性分工思想做系统整理,尤其对各个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比较分析,却是本文的新尝试。本文不仅分别总结了斯密、马克思、马歇尔、杨格以及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工思想,而且从方法论、分析角度和具体观点等方面对它们做了对比研究,从中提炼出了迄今为止关于分工的思想精华,相信这不仅对本论文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会有利于分工理论本身的发展。(2)给出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框架为基础的分工的分析系统。之所以尝试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分工分析系统,不仅因为马克思把分工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范畴,更是因为多年的经济学理论学习和研究,使我相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其价值观和方法论上,比其他学派都更符合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性质,因而这样的研究离真理更近一些;此外,除了马克思之外,对他之前和之后各个代表性分工思想的研究也使我确信,吸收一切前人思想精华,形成以分工为基础的分析系统,只有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中才能实现。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展开,其中,经济基础范畴按照“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展开。与此对应,关于分工的生产力层面,本文强调分工经济的基础在于“协作创造社会生产力”,这是报酬递增的根源,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分工与生产力的互动反馈机制;关于分工的生产方式层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分工发展规律的研究从来都是把它放置于具体的生产方式中,在以生产力水平为基础的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中,分工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形式和特征。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分工依赖资本化生产这种特殊社会形式,形成了以大机器生产为核心、企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相互产生、相互促进的动态分工网络,这就是杨格所说的“迂回生产方式”,这种分工网络的形成,极大地强化了社会生产中的协作,因而释放了前所未有的生产能力;关于分工的生产关系层面,分工本身就是社会生产过程展开的劳动关系,不同生产力发展时期,参与生产的各种资源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分工中控制劳动的力量因而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所有制,这种生产中形成的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其他环节,包括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分工是受资本控制的,因而形成了资本所有制,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分工的上层建筑层面,分工是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矛盾的根源,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协调这个矛盾的必然结果。资本的本性终将导致资本化生产的无限扩张,这种扩张必然借助资本主义分工的外壳加以实现,这就是全球化。(3)对与分工相关的范畴和理论做了重新思考和认识。如:“协作”,一是指时间序列的劳动协作,分别从微观的、个体的协作和宏观的、历史性的协作两个角度加以解释;二是平面结构的劳动协作,指的是在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某一具体时点上同时进行的劳动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知识或信息是劳动协作的凝结物或凝固态,它因此蕴藏着社会生产力。激活这种社会生产力的途径就是把知识运用到生产活动之中。针对科斯关于企业问题的讨论,对市场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市场具有资源配置功能,企业则直接组织生产活动,前者的发展为后者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前提。市场和企业又都是劳动协调的组织载体,市场协调的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协作关系,企业协调的是生产过程内部分工中的协作关系,它们具有互补性而不是替代性。企业协调的效率(劳动量的增加)可以转化为市场协调的内容(产品创新及其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协调的效率(劳动量的节约)又为企业协调创造着潜能(生产环节细化和工艺创新),企业和市场的边界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相互发生着转换,这是生产能量在两种协调组织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总是伴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加。个别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是企业之间的相对协作效率。关于“斯密定理”的逻辑难题,即国外经济学家依据斯密定理(“市场范围决定分工水平”)推理,现代市场规模空前,分工高度发展,相应的,生产应该实现完全专业化,垄断是其必然结果。但,这种逻辑结果与现实差距甚远。固然,专业化程度是分工发展的基本标志,但是,专业化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静态的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化依托于不同形态的分工之中,从而分工水平的发展更直接地表现为分工形态的演进上。从自然分工发展到社会分工,再到企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互动网络体系,这既标志着不同程度的专业化,也是分工发展的里程碑。现代生产中由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共同构成的动态分工网络正代表了新的分工水平,这是与规模空前的现代市场规模相匹配的。分工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协作关系的强化,后者的前提就是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杨格提出的“迂回生产方式”从协作、专业化、分工范围和组织演进这几个角度加以诠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专业化分工理论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 0.1.2 专业化分工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发展和理论创新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
  • 0.1.3 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对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
  • 0.1.4 分工理论研究情况
  • 0.2 研究方法
  • 0.2.1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
  • 0.2.2 遵循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研究原则
  • 0.2.3 比较研究的方法
  • 0.2.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0.2.5 图表分析工具的应用
  • 0.3 内容提要
  • 0.3.1 研究框架
  • 0.3.2 各篇章主要内容
  • 0.4 论文缺憾
  • 第一篇 代表性分工思想研究
  • 1. 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研究——开启报酬递增问题的基本路径
  • 1.1 从生产技术角度论证分工对劳动生产效率的推动作用
  • 1.1.1 分工节约了劳动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 1.1.2 以分工效率为基础的绝对优势学说
  • 1.2 分工产生于交换分工与人类的社会性要求之基本关系
  • 1.2.1 人类的交换倾向促使分工产生,而不是分工产生交换
  • 1.2.2 交换行为的根本驱动力是人类固有的相互依赖性,这是“协作”思想的萌芽
  • 1.3 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
  • 1.3.1 斯密定理
  • 1.3.2 市场范围本质上是市场购买力
  • 1.4 商品经济是劳动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 1.5 分工与财富积累的关系
  • 1.6 分工产生的不利后果
  • 小结
  • 2.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典范
  • 2.1 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 2.2 分工的类型及其演进
  • 2.2.1 自然分工
  • 2.2.2 社会分工与工厂内部分工
  • 2.3 分工创造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效率的源泉
  • 2.3.1 工厂内部分工创造协作力
  • 2.3.2 社会分工的有序性是社会生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2.4 两类分工的不同劳动联系方式
  • 2.4.1 历史地看,劳动的支配力量控制劳动分工的联系方式
  • 2.4.2 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分工发生了巨大变化
  • 2.4.3 两种类型分工体系中的两种不同劳动联系方式
  • 2.4.4 马克思研究两类分工中不同劳动联系方式的理论意义
  • 2.5 分工演进的历史及其规律研究
  • 2.5.1 分工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
  • 2.5.2 工场手工业分工到工厂内部分工的演进——资本对劳动控制的加强和劳动协作关系的强化
  • 2.6 分工与所有制、人的异化
  • 2.6.1 分工与所有制
  • 2.6.2 异化
  • 2.6.3 分工与阶级、国家
  • 2.7 普遍分工是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视野
  • 2.7.1 普遍分工使个人之间产生了经济联系,这是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根源
  • 2.7.2 分工中人们之间以劳动展开联系,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基础只能是一般劳动
  • 2.7.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内核既反映了社会分工体系之中而且也反映了企业内部分工体系之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 2.8 国际分工与经济全球化
  • 2.8.1 分工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 2.8.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的国际贸易关系分析
  • 2.8.3 对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基本性质的分析
  • 2.8.4 在国际化分工的大视野中,进一步拓展了劳动价值学说,把国际贸易纳入劳动价值理论的分析范围
  • 2.8.5 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特点
  • 小结
  • 3. 马歇尔分工理论研究——组织演进是报酬递增的长久动力
  • 3.1 分工与协作:组织结构
  • 3.1.1 经济组织结构演进就是分工与协作两种力量发展并相互作用的内在运动
  • 3.1.2 组织结构与报酬递增
  • 3.1.3 把经济组织结构演进纳入供求分析框架中,从有效需求角度解释分工的直接动力是交换能力
  • 3.1.4 马歇尔关于产业组织问题的论述
  • 3.2 组织结构的内在运动
  • 3.2.1 经济组织结构的内在运动产业分工、劳动效率与机器发明到国民经济结构
  • 3.2.2 经济组织结构的外部延伸——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演进
  • 3.2.3 从地域分工到产业集聚与城市化
  • 小结
  • 4. 杨格对分工理论的发展——从新古典重归古典: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升华
  • 4.1 以单个企业为研究视野的新古典静态技术分析框架在研究报酬递增问题上存在根本局限性
  • 4.1.1 马歇尔突破了新古典的个体主义分析视野
  • 4.1.2 马歇尔分析的方法论局限性
  • 4.2 从系统性和动态化角度,阐释并发展斯密定理
  • 4.2.1 从经济系统的角度重新界定市场
  • 4.2.2 市场规模的动态性质
  • 4.2.3 杨格动态、系统的市场规模概念发展了斯密定理,并具体化了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
  • 4.2.4 在供给-需求框架中对报酬递增机制的解释
  • 4.3 报酬递增的源泉——迂回生产方式的本质是产业间相互产生的动态机制,这是辩证分析方法得出的真知灼见
  • 4.4 迂回生产方式——资本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和分工的社会历史形态
  • 4.5 个体主义和静态的技术分析方法的弊端——“交易效率”范畴的局限
  • 小结
  • 5.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评析——分工与组织结构角度
  • 5.1 传统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及其存在的理论缺陷
  • 5.1.1 以交易成本为基本范畴的科斯企业理论
  • 5.1.2 科斯研究的出发点是将企业与市场完全等同,这与经济实践的历史不相符合
  • 5.2 交易成本经济学在科斯基本范畴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管理的成本-收益分析,但并未真正关注到企业的实质——生产活动
  • 5.3 交易成本经济学家研究显示:单纯以交易成本因素难以对公司内部结构的演变做出有力解释
  • 5.4 交易成本因素在解释企业的纵向结合和横向扩展方面,仍然缺乏说服力,研究显示:企业内部的特有技术和规模经济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 5.4.1 对纵向结合的交易成本因素的解释及其自我反思与修正
  • 5.4.2 对企业相关多样化经营趋势的交易成本因素解释及其反思与修正
  • 5.4.3 对不相关结合的联合大企业的交易成本因素解释及其反思
  • 小结
  • 第二篇 劳动分工及其协调机制——探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6.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 6.1 以分工为基本范畴的政治经济学
  • 6.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6.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立足于劳动生产活动这一客观存在
  • 6.4 劳动分工是劳动价值范畴的客观依据
  • 7. 分工与生产力的因果反馈积累机制
  • 7.1 协作创造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 7.1.1 协作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报酬递增的源泉
  • 7.1.2 分工发展是推动报酬递增的基本路径
  • 7.2 分工与生产力的因果反馈累积机制
  • 7.2.1 分工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提高
  • 7.2.2 分工反过来又推动生产力
  • 7.3 机器的发明与迂回生产
  • 7.3.1 机器是综合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晶,机器发明的现实条件是生产力相当水平的发展
  • 7.3.2 机器生产是释放知识所内涵的协作效率的过程,它促进现代分工协作关系发生质的飞跃——迂回生产方式
  • 7.3.3 资本主义时代具备了迂回生产的经济条件
  • 7.3.4 迂回生产方式的两个制约因素
  • 8. 劳动协调机制及其载体——组织的演进
  • 8.1 组织是劳动协调机制的载体
  • 8.1.1 劳动协作客观上要求组织——劳动协调机制的产生
  • 8.1.2 组织的功能是进行劳动协调
  • 8.1.3 组织协调的基础是利益分配
  • 8.2 组织演进
  • 8.2.1 原始家庭(氏族)——血缘协调的载体,与小范围、简单协作的低水平分工相适应,是直接生产过程内部分工关系的初始协调组织
  • 8.2.2 市场——交换协调的载体,是天生的社会分工的协调组织
  • 8.2.3 直接生产过程内部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家庭缘协调组织的演进
  • 8.2.4 企业——管理协调的载体,是机器主导下生产过程内部协作关系的客观要求
  • 8.2.5 市场和企业相互作用,对网络化动态协作关系进行协调
  • 8.3 企业和市场
  • 8.3.1 市场经济中,市场完善的资源配置功能为实现企业对生产过程的组织提供了必要前提
  • 8.3.2 市场和企业分别在两层分工体系的协作关系中发挥协调作用,它们之间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
  • 8.3.3 市场和企业的协作效率相互转换
  • 8.3.4 讨论研究视野锁定在个别企业的交易费用经济学
  • 8.4 个别企业的规模
  • 8.4.1 企业之间的相对协作效率是个别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
  • 8.4.2 协调成本:市场交易费用和企业管理成本对个别企业的边界产生定的影响
  • 8.4.3 斯密定理的难题
  • 9. 分工协作关系的空间扩展
  • 9.1 分工协作关系是空间协作的基础
  • 9.2 空间分工协作关系
  • 9.2.1 产业积聚与基于产业水平联系(产业之间分工)的地域分工协作关系
  • 9.2.2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
  • 9.2.3 分工协作关系的空间协调
  • 10. 分工与国家、所有制
  • 10.1 所有制的根源在分工
  • 10.1.1 分工是所有制的根源
  • 10.1.2 分工中劳动的支配力量的演进决定着所有制的历史发展
  • 10.2 分工中的异化
  • 10.2.1 分工中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导致异化
  • 10.2.2 分工发展促进生产力,这是消除异化的根本途径
  • 10.3 分工与阶级、国家
  • 10.3.1 国家是分工体系中虚幻的共同利益的代表
  • 10.3.2 社会大分工使分工体系中的特殊利益复杂化,要求显性的公共利益加以平衡,这是国家产生的经济根源
  • 10.3.3 阶级斗争、国家制度更替及所有制变革,都是分工中的支配力量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平衡利益关系的内在要求
  • 10.3.4 协作的社会效率是和谐社会的经济根源
  • 11. 分工的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
  • 1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市场规模
  • 11.1.1 资本积累及投资是实现资本化生产方式的唯一途径
  • 11.1.2 资本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的本性,是资本化生产方式不断扩张的内在动力
  • 11.1.3 市场规模与分工相互作用促进报酬递增,这既是资本化生产不断向外扩张的内在依据也是资本扩张的客观结果
  • 11.2 资本积累-投资机制与市场范围
  • 11.2.1 资本原始积累推动整体的生产力革命
  • 11.2.2 垄断资本的输出迅速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 11.2.3 金融化使资本化生产方式突破了市场范围的极限,获得了报酬递增的新源泉
  • 11.3 资本主义扩张与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不平等
  • 11.3.1 资本原始积累为世界分工体系培植了不平等的种子
  • 11.3.2 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把世界分工体系彻底置于两极对立的关系之下
  • 11.3.3 全球化中的矛盾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
  • 12. 以分工为基本范畴的政治经济学系统——总结
  • 12.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这是其研究科学性的基本保证
  • 12.2 政治经济学研究体系的基础劳动价值范畴——是以对劳动分工这最基本人类历史实事充分尊重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直接深入到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这个本质问题上
  • 12.3 分工的生产力层面
  • 12.3.1 分工中的协作创造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 12.3.2 知识或信息是劳动协作的凝固态,它因此蕴藏着社会生产力
  • 12.3.3 分工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累积机制,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它的创新
  • 12.3.4 劳动协调的载体——组织及其演进
  • 13.4 分工的生产方式层面
  • 12.5 分工的生产关系层面
  • 12.6 分工的上层建筑层面
  • 12.6.1 分工与异化
  • 12.6.2 分工与国家、阶级
  • 12.7 资本化分工体系的扩张,带动了全球资本主义化,使资本主义的性质和内在矛盾渗透到一切与社会生产过程有关的范畴与关系之中
  • 第三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实践问题——分工的视角
  • 13. 完善农民土地产权,推进农业分工——发掘农业自身潜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3.1 从劳动分工角度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 13.1.1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特别是生产工具普遍落后,农业生产过程仍处于简单协作阶段
  • 13.1.2 农民土地产权的缺失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共同构成了农业劳动过程中组织创新的障碍
  • 13.1.3 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低
  • 13.2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
  • 13.2.1 生产力总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 13.2.2 户籍制度已经松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 13.2.3 农产品消费转型趋势明显
  • 13.3 推进农业组织革新和分工发展,发掘农业自身潜力
  • 14. 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 14.1 分配是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是个人利益的实现方式
  • 14.2 收入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 14.3 分配制度客观上必须顺应社会生产中的支配力量,分配制度的演进遵循的是效率原则
  • 14.4 分配制度也要根据具体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 14.5 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已经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发展
  • 14.6 分配差距与市场范围
  • 14.7 调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发展
  • 15.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 15.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的契机
  • 15.2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审时度势,准确判断,准确把握,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
  • 15.3 中国参与对外贸易的经验教训
  • 15.4 面对全球化新趋势,确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 15.4.1 能源危机
  • 15.4.2 生态危机
  • 15.4.3 金融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专业市场内生报酬递增机理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2(05)
    • [2].论范围报酬递增[J]. 互联网周刊 2008(06)
    • [3].来自复杂性科学“报酬递增率”的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12)
    • [4].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逻辑及其决策思路——基于报酬递增视角的考察[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20(02)
    • [5].劳动报酬递增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基本理论框架[J]. 东南学术 2015(03)
    • [6].中国电影市场的信息报酬递增——来自大陆204部电影的证据[J]. 江苏社会科学 2013(06)
    • [7].云计算的经济学解释[J]. 互联网周刊 2011(12)
    • [8].专业化分工视角下报酬递增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4(17)
    • [9].集聚发展、要素报酬递增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广东发展经验的解读[J]. 发展研究 2014(02)
    • [10].空间报酬递增视角下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1(03)
    • [11].集聚发展、要素报酬递增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广东发展经验的解读[J]. 发展研究 2014(07)
    • [12].依靠技术竞争和知识创新,中国才有未来[J]. 时事报告 2013(04)
    • [13].集聚发展、要素报酬递增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广东发展经验的解读[J]. 发展研究 2014(04)
    • [14].报酬递增视角下的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4(16)
    • [15].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路径的再思考——基于网络经济理论的初步经验分析[J]. 商业经济 2018(07)
    • [16].报酬递增视角下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6(19)
    • [17].智慧城市要从智慧产业入手[J]. 建设科技 2014(17)
    • [18].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及研究内容[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09)
    • [19].分工报酬递增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24)
    • [20].实体经济发展要超越微笑曲线[J]. 理论学习 2012(03)
    • [21].报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与经济地理理论[J]. 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1(08)
    • [22].路径依赖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构建动态核心能力的影响[J]. 河北企业 2014(03)
    • [23].统一增长理论的三个核心机制[J]. 商业故事 2014(27)
    • [24].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 2013(06)
    • [25].迂回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商 2016(18)
    • [26].融资进行时:房企雪球效应凸显[J]. 安家 2009(10)
    • [27].新古典与自由主义的完美邂逅——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学术简评[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8].基于要素不完全流动性视角的空间经济集聚问题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03)
    • [29].平均成本定价、报酬递增和最优产出:比较家庭生产和市场生产[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4)
    • [30].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治理[J]. 经济研究参考 2020(12)

    标签:;  ;  ;  ;  ;  ;  

    劳动协作及报酬递增 ——关于分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