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股利分配论文-潘伟

现金股利分配论文-潘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金股利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权结构,股利政策,现金股利分配,TCL

现金股利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潘伟[1](2019)在《我国家电行业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以TCL和海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股利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是困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一个大难题;另外,家电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所以,本文就家电行业背景,从国权结构这个角度来研究家电行业的股利政策问题中的现金分配问题。本文采取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股权结构对家电行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通过对TCL集团与海信电器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的派送情况越差;股权制衡力度越高,现金股利的派现愿望越不强烈。最后,提出一点建议,望能够对家电行业股利分配问题有帮助。(本文来源于《统计与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苏秦[2](2019)在《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现金股利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稳定性较差,股市经常出现暴涨狂跌的现象。在2007年—2008年中国A股市场由牛市转变为熊市,2014年A股市场继出现疯牛增长模式之后又开始下跌。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措施还需要完善,否则资本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难以发挥,且从长远分析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我国大多数投资者金融知识匮乏且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存在非理性色彩,易受到市场虚假信息的误导做出错误决策。有控制能力的投资人控制现金回报支付,因此投资收益无法获得保障。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个体投资者所利用的市场讯息,投资过程以及最后收获资本收益的全过程,利用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研究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否为叁者之间的中介变量。本为借助行为金融学、股利分配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两个维度研究对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中介效应。此次研究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以及金融企业最终选取的样本为2014年—2017年中国A股1666家上市公司,利用巴苏逆回归模型计算会计信息稳健性指标。此次研究将从两个维度分解现金回报支付状况,其一公众公司是否存在支付现金回报的意愿,其二计算出现金回报支付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二值选择模型对叁者进行回归分析。在中介效应检验中,采用多步回归法检验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否为中介变量。本次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具有稳健性的公司能够降低潜在投资人的异质信念;降低投资人异质信念可以促进公众公司以现金的形式发放股息;会计信息稳健性与现金股利的分配之间为正向变动关系。最经过实证检验得出:投资者异质信念不是会计信息稳健性与现金股利分配的中介变量;叁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直接效应。可能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当局过度人为调节市场致使市场的调节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进而削弱了信息稳健性与现金回报支付水平之间的正向作用,减弱了间接效应。通过研究本文从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微观方面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投资者个人金融知识储备、生成公司信息全过程的角度提出建议。在宏观方面从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设立相关法律法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春洋[3](2018)在《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8年以来,我国监管当局陆续出台现金股利分配制度,以求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要性逐渐被所认可和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分析,刻画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行为,剖析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整理搜集阅读文献了解掌握国内外关于股利分配行为与因素研究的历史沿革与现实状况,考证股利分配问题的本质。使用了理论研究法,通过借鉴国外股利分配理论,构建一个合适的研究分析框架,并将国外股利分配理论背景与中国国情现实进行比较,开展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理论研究。最后运用了实证研究法,收集2014年至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551个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相关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现金能力、流通股比率、上年度现金股利支付额等因素为自变量,现金股利分配额为因变量,对现金股利分配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统计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的年度现金股利支付额与其每股收益、上年度现金股利支付额密切相关。基于截面回归与面板回归分析表明:现金股利分配与每股收益、上年度现金股利支付额成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股利支付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上年度股利支付额越高,上市公司本年度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后,根据本文研究得出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缺乏稳定性等问题,结合定量分析结果,提出健全上市退市机制、培养正确投资理念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10-15)

温秀平[4](2018)在《分析师关注度和现金股利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的股利政策历来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对于现金股利政策方面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以往对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公司的内部治理,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管环境的不断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尽管行政监督、法律政策两者都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中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但法律制度以外的其他治理机制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分析师行业发展迅速,成为资本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市场群体。大量的研究表明,分析师不仅是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而且是一种重要外部监管和治理机制。那么发挥着外部监管和治理机制作用的分析师是否会对公司的现金股利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呢?因此本文从分析师关注度这一独特的视角,研究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的影响。同时引入产权性质和会计信息质量,探讨在不同产权性质以及信息环境下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治理作用。本文根据因变量的特点,通过构建Tobit模型,并选取2012年至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来进行实证研究。在学习和借鉴以往学者的衡量方法后,对于主要变量的选取,本文选用分析师跟踪人数加1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对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本文则使用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股利支付率来衡量;关于产权性质则区分是否是国有性质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则用操纵性应计的绝对值进行衡量。研究发现:(1)分析师关注度与现金股利分配显着的正相关,即分析师关注度越髙,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水平越高;(2)相对于国有公司而言,分析师关注度对现金股利的作用在非国有公司里更显着;(3)相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更高的公司而言,分析师关注度对现金股利的作用在会计信息质量更低的公司中更显着。(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王欢欢[5](2018)在《成长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基于创业板的经验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创业板市场2013-2016年的354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试从企业成长性角度来探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与成长性水平存在显着负向关系,且成长性能够显着负向调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的负向关系,进而支持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19期)

唐安宝,余良昊,李凤云[6](2018)在《基于治理主体权力博弈影响的现金股利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治理主体间的权力博弈视角,以我国2008~2015年43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定量估计股东权力和管理层权力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程度和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股东权力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正向效应超过了管理层权力的负向效应,使上市公司实际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高于"公允"水平,因此,股东权力对于提升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具有显着作用。另外,在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中,治理主体间的权力博弈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外资企业的净效应最为明显,民营企业的净效应最低;在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中这种影响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8年12期)

王冰[7](2018)在《低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动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金分红作为回报投资者的主要形式,在中国股市却没有得到积极响应,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分红比例过低的情况比比皆是,“铁公鸡”现象随处可见。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2012年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2013年公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证监会公告[2013]43号》,之后又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不断提升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关注度,2018年2月5日,上交所组织召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专项说明会,表明监管机构鼓励和督促现金分红已经从原则的“知”落实到具体的“行”上了。监管机构这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确实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尽管如此,但是近年来分红水平低甚至出于各种理由不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仍有很多。基于此,本文将以通策医疗为案例,对其长期不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深入剖析,并全面评价通策医疗这一做法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能够对中国股市“铁公鸡”现象做出动因及合理性研究。本文研究思路是首先判断公司是否具备分红能力,之后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股利代理成本理论等从客观约束和主观动因两大方面具体分析通策医疗不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并识别出核心动因,最后从结果上综合评价通策医疗股利分配政策的合理性。经过研究发现,首先,通策医疗的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现金转化能力不存在明显问题,负债率处于健康水平,具备现金分红能力却人为控制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其次,上市公司所处行业普遍处于扩张期,公司也处于成长期并且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储备,不进行现金分红有其客观约束;但是,本文研究发现,公司不进行现金分红的核心因素是人为动因,即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高管层存在以自身利益为基点、设置特定的交易结构规避有关现金分红的监管政策的痕迹,上市公司合法合规不予分红,而以实际控制人为首的高管层从中得利,并且鉴于通策医疗的低杠杆率,其管理层并没有通过现金分红获得再融资资格的动机。再次,从中小股东回报、投资项目回报及企业价值叁方面客观分析,管理层不进行现金分红存在一定的合理之处。目前理论中虽然并不缺乏对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讨论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以实证研究居多,案例研究较少。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可以将实证研究中一些无法用变量刻画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有助于解读“中国股市之谜”,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并且本文对案例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合理性进行全面评价,也为公司股利分配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1)

辛旅洁[8](2018)在《高管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助于上市公司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发挥“金手铐”的作用,对于实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我国尚不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不对称、道德的逆向选择等问题时有发生,股权激励对象为了获取超额的股权激励收益,很有可能将股权激励计划作为他们为自己输送利益的“隐形”渠道,进而侵害上市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因此,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有效性备受上市公司和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且也一直饱受各界争议,各界也都在积极地寻找办法进一步规范股权激励计划。同时,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实行股利保护型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象手中的期权会因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调整行权价格,即从理论上讲,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收益并不会因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分配而受损,但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作为主要股权激励对象的高管存在自利行为,他们将股权激励计划作为攫取超额收益的契机,会利用自身在职权上的便利,通过股利分配等政策重新调整公司收益,进而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并且,我国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公司的制度背景、内部治理结构、监管要求、部门人员构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照不同的产权性质,我国上市公司可以分为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控股公司,其中,国有控股公司的运营往往背后承担着支持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协助推行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执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重任。与民营控股公司相比,他们背负着更重的社会责任,因此,它们在税收方面更容易获得优惠,也更容易获得政府补助;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更加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在背后做支撑和保障。民营控股公司运营的主要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它们更希望借助手中的资源获取更快的发展,进而为股东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在不同产权性质下的上市公司之中,高管对股权激励计划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实施过程中想要获取怎样的股权激励收益的动机也可能存在差别。本文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及有关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对现金股利分配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和评价,同时结合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问题,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对高管、股权激励和现金股利进行概念界定,并对本文依托的委托代理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市场价格幻觉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之后,利用PSM法,选取2012-2016年A股深市和沪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对全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接着按产权性质标准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实证回归分析,同时对两组样本进行分组回归T检验,以检验在不同产权性质下两组样本的回归结果是否存在显着差别,以全面分析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更倾向分配现金股利,且倾向于分配高水平的现金股利;同时,相比于国有控股公司,这种现象在民营控股公司更加常见。(2)在股权激励形式上,与股票期权形式相比,采用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形式的上市公司更加倾向分配现金股利,且倾向于分配高水平的现金股利,同时,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这种现象在民营控股公司更加常见。(3)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强度越强,越倾向分配现金股利,且倾向分配高水平的现金股利。最后,本文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为上市公司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提供经验数据,同时也为证监会等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意见,以期进一步规范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而实现我国上市公司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5-23)

李如[9](2018)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现金股利分配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财务决策,而现金股利分配作为公司盈利分配的核心,与公司盈余质量之间存在重要关系。近年来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在欧美发达的资本市场,信号传递理论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学术界对现金股利是否可以传递公司未来盈余信息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股利分配政策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盈余持续性作为盈余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起到配置资源的作用,近些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为更好的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近年来证券监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半强制分红政策,通过将现金分红水平与再融资门槛相挂钩来督促上市公司分红派现,回报广大投资者。在该政策影响下,为满足再融资的门槛要求,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对盈余持续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的领域。本文以半强制分红政策为时间切入点,选取了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信号传递理论为研究基础,对现金股利分配与盈余持续性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其次,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借助相关指标,将样本公司划分为有再融资需求公司组和无再融资需求公司组。然后将这两组的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与无再融资需求的公司相比,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对盈余持续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半强制分红政策下,派发现金股利的公司其盈余持续性要强于未派现的公司。(2)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现金股利支付率高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要高于支付率低的公司。(3)半强制分红政策下,与无再融资需求的公司相比,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对盈余持续性的正向影响作用将减弱。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半强制分红政策为出发点,研究在监管政策下现金股利分配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把半强制分红政策、现金股利分配、再融资需求和盈余持续性放到同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探究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效果,希望能给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监管政策,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为科学的投资引导,对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期刊2018-05-12)

郭亚妮[10](2018)在《通策医疗现金股利分配行为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金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途径,为了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外部监管政策来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将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与股利分配相挂钩的一系列政策被称为“半强制分红政策”。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对现金股利分配行为具有典型特点的通策医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分析。根据通策医疗现金分红特点,结合该公司再融资计划将其现金股利分配行为划分为:无再融资计划不分配现金股利及有再融资计划时现金股利迎合两个阶段。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盈利状况、现金流状况等方面,发现公司分红能力与其现金分红水平不符。公司在具有分红能力时没有分配现金股利,而在分红能力下降时却进行现金分红,并通过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变更提高了分红金额。其次分析发现无再融资计划期间公司长期不分红的理由存在不合理之处,不分红没有实际改善公司资金压力并存在资金不合理利用的情况。最后通过分析通策医疗再叁变更2016年度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发现公司很可能是出于迎合监管政策而进行的派现。通过考察半强制分红政策背景下通策医疗现金股利分配行为的变化及具体表现,有助于对中国的现金“股利之谜”有更深的认识。公司自身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缺乏规划性,临时制定现金股利分配方案或“突击分红”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和对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监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对于促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局限性:公司没有计划实施再融资时,即使有较强的分红能力却长期不进行现金分红,难以受到政策约束;而当公司有再融资计划(公布再融资预案)时,虽然会促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但会诱发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主要是为了迎合半强制分红政策而并不是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以此满足政策对公开增发及配股的约束来获取再融资资格,加剧了公司资金压力并对公司未来发展不利。通过以上研究,为上市公司合理制定现金股利政策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提供了案例经验。(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期刊2018-05-11)

现金股利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稳定性较差,股市经常出现暴涨狂跌的现象。在2007年—2008年中国A股市场由牛市转变为熊市,2014年A股市场继出现疯牛增长模式之后又开始下跌。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措施还需要完善,否则资本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难以发挥,且从长远分析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我国大多数投资者金融知识匮乏且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存在非理性色彩,易受到市场虚假信息的误导做出错误决策。有控制能力的投资人控制现金回报支付,因此投资收益无法获得保障。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个体投资者所利用的市场讯息,投资过程以及最后收获资本收益的全过程,利用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研究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否为叁者之间的中介变量。本为借助行为金融学、股利分配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两个维度研究对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中介效应。此次研究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以及金融企业最终选取的样本为2014年—2017年中国A股1666家上市公司,利用巴苏逆回归模型计算会计信息稳健性指标。此次研究将从两个维度分解现金回报支付状况,其一公众公司是否存在支付现金回报的意愿,其二计算出现金回报支付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二值选择模型对叁者进行回归分析。在中介效应检验中,采用多步回归法检验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否为中介变量。本次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具有稳健性的公司能够降低潜在投资人的异质信念;降低投资人异质信念可以促进公众公司以现金的形式发放股息;会计信息稳健性与现金股利的分配之间为正向变动关系。最经过实证检验得出:投资者异质信念不是会计信息稳健性与现金股利分配的中介变量;叁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直接效应。可能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当局过度人为调节市场致使市场的调节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进而削弱了信息稳健性与现金回报支付水平之间的正向作用,减弱了间接效应。通过研究本文从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微观方面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投资者个人金融知识储备、生成公司信息全过程的角度提出建议。在宏观方面从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设立相关法律法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金股利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潘伟.我国家电行业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以TCL和海信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9

[2].苏秦.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现金股利分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陈春洋.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8

[4].温秀平.分析师关注度和现金股利分配[D].深圳大学.2018

[5].王欢欢.成长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基于创业板的经验数据[J].现代商贸工业.2018

[6].唐安宝,余良昊,李凤云.基于治理主体权力博弈影响的现金股利分配研究[J].财会月刊.2018

[7].王冰.低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动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8].辛旅洁.高管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8

[9].李如.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现金股利分配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8

[10].郭亚妮.通策医疗现金股利分配行为案例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8

标签:;  ;  ;  ;  

现金股利分配论文-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