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研究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能否稳定地获得充足的石油供应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近年来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有效的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非常必要。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特征分析着手,分别从石油供应危机预警系统构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的防范与处理的可拓策划方法和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对策三个方面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和实用的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进行预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体来说,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成果如下: (1)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实际,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系统进行了PSR机理描述,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态势作了TOWS矩阵分析。本文还对我国石油安全危机的主动力因子进行了分析。 (2)构建了我国石油供应危机预警系统 ①在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系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该预警指标体系包括石油资源安全、石油供应通道安全、石油市场安全和石油消费安全四个评价模块。根据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其中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指标的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 ②引入Swarm仿真相关理论、方法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系统进行分析。在对SWARM进行介绍后,阐述了我国石油供应安全SWARM系统分析原理,然后以国际石油市场为应用实例进行研究,以寻找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机制。 ③确定临界区域及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信号进行识别与危机报警。石油安全度S大小可以分为5个级别。预警信号识别系统将依据系统运行的警情区位,识别其相应的警度,分为五个警区范围。编制了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评价软件,且运用该软件对我国现阶段石油供应安全危机情况作了评价及进行了警情分析。 (3)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对策研究 根据前面预警评价的结果,针对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及最主要的指标,提出了对策措施。 ①对策一:确保我国石油供应有稳定的资源保障。应立足国内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国的天然气相对于石油而言在资源方面有较大优势,文中以具体数据来对其进行列表说明。在现阶段我国可大力发展“以气代油”。 ②对策二:建立安全畅通的石油供应通道。应构筑石油进口安全通道和高效的国内油品供应通道。实施有效的成品油物流一次优化和二次优化。 ③对策三:实施有效石油战略储备。本文分析了我国石油储备的现状及储备基地布局原则和石油储备成本-效益,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量进行了预测。且在分析各种石油战略储备方式及其特性后,重点对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方式决策进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管理研究的意义
  • 1.3 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2 国内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基本思路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 1.4.2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2 危机预警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特征分析
  • 2.1 危机预警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1 澳大利亚罗伯特·希斯(Herth·R)的危机管理理论
  • 2.1.2 劳伦斯·巴顿(Laurence·Barton)的组织危机研究
  • 2.1.3 哈佛大学的危机管理研究
  • 2.1.4 日本野田武辉的危机预警研究
  • 2.1.5 鲍勇剑和陈百助的危机管理
  • 2.1.6 苏伟伦的危机预警管理
  • 2.2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特征分析
  • 2.2.1 石油供应安全危机的界定
  • 2.2.2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PSR机理描述
  • 2.2.3 当前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态势TOWS矩阵分析
  • 2.3 我国石油安全危机的主动力因子分析
  • 2.3.1 主动力因子之一──石油地缘政治因子分析
  • 2.3.2 主动力因子之二──国际油价因子分析
  • 2.3.3 主动力因子之三──石油供需因子分析
  • 3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系统研究
  • 3.1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
  • 3.1.1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系统的涵义
  • 3.1.2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的特点
  • 3.1.3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系统结构
  • 3.1.4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原则
  • 3.2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系统分析
  • 3.3 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 3.3.1 石油资源安全模块
  • 3.3.2 石油供应通道安全模块
  • 3.3.3 石油市场安全模块
  • 3.3.4 石油消费安全模块
  • 3.4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状况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 3.4.1 指标的赋值及预警界限的划分和分析
  • 3.4.2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3.4.3 指标权重确定的AHP法
  • 3.5 Swarm系统仿真在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 3.5.1 SWARN平台简介
  • 3.5.2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SWARM系统分析原理
  • 3.5.3 Swarm系统仿真应用实例
  • 3.6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信号识别与危机报警
  • 3.6.1 临界区域确定
  • 3.6.2 警灯的设立
  • 3.6.3 不同警区里的指标管理对策
  • 3.7 软件编制
  • 3.8 应用实例:我国现阶段石油供应安全情况总体评价及警情分析
  • 4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对策研究
  • 4.1 确保我国石油供应有稳定的资源保障
  • 4.1.1 立足国内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 4.1.2 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4.1.3 实施“走出去”战略,确保稳定石油供应
  • 4.2 建立安全畅通的石油供应通道
  • 4.2.1 构筑石油进口安全通道,保障石油运输安全
  • 4.2.2 实施成品油物流优化,打造高效安全的国内油品供应通道
  • 4.3 实施有效的石油战略储备
  • 4.3.1 我国石油储备的现状及储备基地布局原则
  • 4.3.2 战略石油储备成本─效益分析
  • 4.3.3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量预测
  • 4.3.4 战略石油储备方式简介和特性分析
  • 4.3.5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方式决策研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方式决策
  • 5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防范与处理可拓策划方法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1.1 可拓学基础
  • 5.1.2 系统策划
  • 5.2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防范的可拓策划方法研究
  • 5.2.1 基本思路
  • 5.2.2 确定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防范的目标
  • 5.2.3 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防范条件进行可拓分析
  • 5.2.4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防范的可拓策划的一般流程
  • 5.3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处理的可拓策划方法研究
  • 5.3.1 基本思路
  • 5.3.2 确定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处理的目标
  • 5.3.3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处理中资源的共轭分析
  • 5.3.4 防范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的负传导效应
  • 5.3.5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中“化危机为机遇”的可拓策划方法
  • 5.3.6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处理的可拓策划的一般程序
  • 5.4 实例分析:05年珠三角“油荒”危机中的机遇开拓
  • 6 结束语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状态分析与风险预警[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中国石油供应安全中的中亚因素[J]. 新疆财经 2010(01)
    • [3].石油供应安全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西亚非洲 2009(10)
    • [4].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J]. 理论月刊 2010(03)
    • [5].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思考[J]. 西部资源 2008(06)
    • [6].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后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思考[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5)
    • [7].中国能源安全:现状、特点与对策[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3)
    • [8].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布[J]. 现代化工 2017(02)
    • [9].中国的石油安全令人堪忧[J]. 中国能源 2012(10)
    • [10].创新采油技术助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7(02)
    • [11].我国石油供应现状及其安全战略体系构建[J]. 科技和产业 2008(04)
    • [12].我国石油供应现状及其安全战略体系构建[J]. 经济前沿 2008(05)
    • [13].行业标准[J].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6(02)
    • [14].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状态的分析与风险预警[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06)
    • [15].沙特油田遇袭,影响中国远超17%[J]. 中国石油石化 2019(19)
    • [16].跟涨跟跌 国内油价进入该调就调时代?[J]. 市场观察 2013(04)
    • [17].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高的成因与对应之策[J]. 对外经贸实务 2014(05)
    • [18].油企境外投资如何规避政治风险[J]. 中国投资 2012(11)
    • [19].借助地缘优势深化与中亚能源合作[J]. 唯实 2016(04)
    • [20].试分析“贷款换石油”合同[J]. 经济资料译丛 2016(02)
    • [21].油气勘探开发:拓宽渠道多样发展[J]. 中国石化 2011(03)
    • [22].预防汇率风险[J]. 中国石油企业 2011(09)
    • [23].美国和中国的石油贸易比较研究[J]. 当代石油石化 2016(02)
    • [24].中美共谋油气可持续发展[J]. 人民周刊 2015(10)
    • [25].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8(05)
    • [26].日本石油储备的现状、措施及启示[J]. 外国问题研究 2009(01)
    • [27].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与石油安全[J]. 兰州学刊 2008(01)
    • [28].论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08)
    • [29].浅谈石油行业的采油工艺[J]. 化工管理 2014(20)
    • [3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石油安全状态研究[J]. 企业导报 2013(12)

    标签:;  ;  ;  ;  ;  ;  ;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