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P2P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P2P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互联网中信息的传递模式和网络经营模式,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利用P2P技术传输是目前网络上共享信息的主流方式之一。然而,正如人们常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P2P网络用户随意进行数字复制及在线传播,已经使权利人的权利保障受到威胁,无法确保数字作品有效的保护。P2P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著作权、科学技术发展和公众利益之间长久的平衡状态,引起了著作权人、技术开发者和作品使用者三者之间利益的激烈冲突。本文介绍了P2P软件对著作权人利益的冲击,通过对美国Napster案、Grokster案、全球首例BT侵权案及大陆首例P2P侵权案等案例的分析,探讨了现有法律下P2P软件最终用户和P2P软件提供者的法律责任,通过对可能的解决方法的比较分析,指出著作权补偿金制度是解决P2P软件法律难题的最佳方法。最后结合我国情况对我国建立著作权补偿金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P2P网络传输技术及其对著作权人的影响
  • 2.1 P2P技术的概念和特征
  • 2.1.1 P2P技术的概念
  • 2.1.2 P2P技术的特征
  • 2.2 P2P技术的运行模式
  • 2.3 我国P2P的发展状况
  • 2.4 P2P技术对著作权人的影响
  • 3 P2P软件最终用户著作权侵权责任分析
  • 3.1 "下载"行为性质认定
  • 3.1.1 合理使用
  • 3.1.2 P2P软件最终用户的"下载"行为是侵权行为
  • 3.2 "上传"行为性质认定
  • 3.2.1 "上传"行为是侵权行为
  • 3.2.2 全球首例BT侵权案分析
  • 3.3 P2P软件用户侵权责任的承担
  • 4 P2P软件提供者的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
  • 4.1 间接侵权责任
  • 4.2 技术中立原则
  • 4.3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4.3.1 Napster案——应用"帮助侵权"和"替代性侵权"规则
  • 4.3.2 Grokster案——创设"引诱侵权"规则
  • 4.4 国内案例分析——我国大陆首例P2P侵权案件(Kuro案)的分析与评价
  • 5 各种解决P2P侵权问题的方法比较分析
  • 5.1 诉讼
  • 5.2 数字权利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 5.3 著作权补偿金制度
  • 5.3.1 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 5.3.2 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的理论基础
  • 5.3.3 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
  • 5.3.4 著作权补偿金制度与相关制度之比较
  • 6 对我国建立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的构想
  • 6.1 我国P2P侵权立法现状
  • 6.2 P2P技术发展对我国著作权法现有制度的挑战
  • 6.3 著作权补偿金制度是我国解决P2P侵权问题的最佳选择
  • 6.4 我国建立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的具体构想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P2P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