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反思中建构当代科学知识观

从历史反思中建构当代科学知识观

论文摘要

知识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范畴。自从 D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简称)1996 年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来,知识又变得新鲜亲切起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自人类文明史开始,作为人类生命智慧和自然智能的符号化呈现,知识就一直如影随形着人类,成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尽管历史上对知识问题的论述林林总总、纷繁复杂,但是,究竟什么是知识,知识起源于哪里、知识的内容包含哪些以及知识的功能是为了哪些人……不同阶级地位的人们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目的就是试图对历史上各种知识理念进行考察、在综合反思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阐明这些问题,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树立科学的知识观做出微薄贡献。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地点为横轴,主要运用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方法。先介绍中国和西欧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析这些观点的真理性认知和历史性局限性。然后,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转入论述,通过对知识三个最基本方面,即知识来源、知识内容和知识功能的反思,揭示出历史上有关知识问题的种种误区和弊端,让人们认识到阐明知识误区、树立科学知识观的必要性。第三章是一、二两章的必然结论,也是全文写作的最终落脚点,更是文章的创新点所在:在反思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经济的现实背景,建构出包含基本原则、基本内涵和现实要求在内的全面、科学、系统的知识观。

论文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对西欧、中国知识认知的历史考察
  • 1.1 西欧历史上对知识的认知
  • 1.1.1 “美德即知识”与“理念论”
  • 1.1.2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 1.1.3 “知识就是力量”
  • 1.1.4 “知识就是金钱”
  • 1.2 中国历史上对知识的认知
  • 1.2.1 “学而优则仕”
  • 1.2.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1.2.3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1.2.4 “女子无才便是德”
  • 1.2.5 “读书无用论”与“新读书无用论”
  • 第二章:对中国、西欧历史上知识观念的反思
  • 2.1 对知识起源的反思
  • 2.2 对知识内容的反思
  • 2.3 对知识功能的反思
  • 第三章:科学知识观的当代建构
  • 3.1 当代中国科学知识观的基本原则
  • 3.1.1 知识为人民所创造
  • 3.1.2 知识应为人民占有、为人民所用
  • 3.2 当代中国科学知识观的基本内涵
  • 3.2.1 重视、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 3.2.2 加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2.3 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
  • 3.3 当代中国科学知识观的现实要求
  • 3.3.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3.3.2 发展知识经济
  • 3.3.3 警惕和打击知识犯罪
  • 3.3.4 创建学习型社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儒学认知伦理与当代科学观念的创新[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12)
    • [2].对科学的技术理解——评段伟文《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J]. 科学与社会 2015(03)
    • [3].美国当代科学散文的生态批评:现状与展望[J]. 前沿 2013(14)
    • [4].当代科学的整体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05)
    • [5].六大谜团当代科学无法解释[J]. 今日科苑 2009(03)
    • [6].当代人能否跟上科学的进步[J]. 党员文摘 2020(09)
    • [7].试论当代科学课程发展的新取向[J]. 江苏教育 2009(11)
    • [8].论当代科学绘本的美学境界[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9].当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六大谜团[J]. 传奇文学选刊(女人100) 2009(03)
    • [10].分化与整合并存——当代科学中心变革的显著特征[J]. 科普研究 2009(06)
    • [11].现实与虚拟景象之间:当代科学与艺术图景——作品《浮云》系列的指向特征[J]. 美术观察 2011(12)
    • [12].道学文化研究与当代科学的新趋势[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3].促进交叉学科发展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J]. 科技信息 2009(29)
    • [14].“中国特色”与中国现当代科学口述史浅议[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1(01)
    • [15].当代科学哲学问题的深层次探索【三篇】[J].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7)
    • [16].科学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及其对当代科学教育的启示[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17].无法解释的六大谜团[J]. 高中生 2009(12)
    • [18].当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多维性[J].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2)
    • [19].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阻碍及对策分析[J]. 新经济 2014(Z1)
    • [20].科学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市场化[J]. 中国市场 2012(23)
    • [21].论宇宙宗教感情对于当代科学研究的意义[J]. 科学经济社会 2009(04)
    • [22].当代人能否跟上科学的进步?[J]. 看世界 2020(12)
    • [23].以视觉表象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01)
    • [24].马克思、老子与自然:改变中的意识[J]. 江苏社会科学 2014(04)
    • [25].当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四大谜团[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09(03)
    • [26].当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 智库时代 2018(32)
    • [27].诠释学视野下的科学多元理解特征[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06)
    • [28].经济学研究范式介入科学哲学的路径与问题[J]. 社会科学文摘 2020(08)
    • [29].论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 [30].实施“STS”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J]. 中学物理 2010(06)

    标签:;  ;  ;  ;  ;  ;  ;  

    从历史反思中建构当代科学知识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