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硬化与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主动脉瓣硬化与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论文题目: 主动脉瓣硬化与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隋树建

导师: 张运

关键词: 主动脉瓣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超声心动图描记术,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主动脉瓣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of aortic valve)是常见的老年性瓣膜病变,也是发达国家老年患者瓣膜置换的主要原因。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生率是2%~3%,而以不规则性瓣膜增厚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瓣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为25%。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老龄化的必然结果,即使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合并存在,也被认为是一种巧合。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具有相似的临床危险因素和组织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在血管壁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临床危险因素方面,多数学者认为,老年、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与主动脉瓣硬化的发生密切有关。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调脂药可以延缓或阻止主动脉瓣硬化的发展,既可使他汀类降脂药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也可使他汀类降脂药组主动脉瓣置换术者的人数明显减少。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老年性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极有可能是主动脉瓣硬化的晚期表现形式,似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期相对应。在组织病理学上,主动脉瓣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也有许多相似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如: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发布时间: 2005-10-17

相关论文

  • [1].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机制、检测方法和干预措施的研究[D]. 张蕾.山东大学2008
  • [2].外周大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超声应用的价值[D]. 杨斌.第二军医大学2003
  • [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D]. 陈文强.山东大学2004
  • [4].缺血心肌血流跨壁梯度与组织应变的定量研究[D]. 姚桂华.山东大学2005
  • [5].血管内超声弹性显像技术和弹性力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张鹏飞.山东大学2005
  • [6].应用基因和药物治疗稳定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D]. 仲琳.山东大学2005
  • [7].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况调查暨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 吕敏.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8].颈动脉狭窄伴发情况分析及影像学诊断[D]. 刘加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9].综合血管超声技术评价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相关性研究[D]. 刘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10].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糜酶活性的实验研究[D]. 郭涛.山东大学2006

标签:;  ;  ;  ;  ;  ;  

主动脉瓣硬化与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