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后腰椎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后腰椎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1.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Lumbar laminotomy and replantation, LLR)和相邻1/2棘突、椎板的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Lumbar inter hemi-laminotomy and replantation, LIHLR)与传统椎板切除术(Total laminectomy, TL)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术后腰椎稳定性进行比较,通过全面系统的生物力学实验定量论证椎板切除后腰椎失稳,而椎板原位回植后恢复脊柱完整性,使脊柱尽可能趋于生理状态,减少了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2.观察LLR手术和LIHLR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1.生物力学部分 成年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共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组,将A组又分为A1组(10只):行全椎板(L6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LLR),A2组(10只):行相邻1/2棘突、椎板(L6下1/2~L7上1/2椎板)的全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LIHLR);B组(10只):行椎板切除术(TL);C组:正常组(对照组)。术后2月对标本行生物力学实验,进行轴向加载、三点弯曲、轴向扭转实验,就轴向、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不同生理状态下各组标本的位移、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全面评价比较与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新术式在保护术后腰椎稳定性方面的优势。2.临床实验部分 自1995年8月~2004年11月,我院对821例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后路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手术或相邻1/2棘突、椎板的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其中获得随访434例,术后随访3个月~72个月,平均48月。男性232例,女性202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53.2岁。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174例,相邻1/2棘突、椎板的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260例。 结果 1.LLR组术后椎体的轴向位移比全椎板切除组减少36%~44.5%(P<0.01);LIHLR组轴向位移较全椎板切除组减少41.3%~55.5%(P<0.01),较LLR组减少8.3%~19.9%(P<0.05),LIHLR组和对照组在轴向位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LR组和LIHLR组与全椎板切除相比,不同生理载荷下水平位移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一. 动物生物力学实验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二、临床实验部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椎板拉钩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28)
    • [2].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9)
    • [3].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6(11)
    • [4].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06)
    • [5].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4)
    • [6].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31)
    • [7].椎板切开术治疗椎管内病变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12)
    • [8].介绍一种椎板拉钩的固定方法[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05)
    • [9].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附110例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08)
    • [10].半椎板与全椎板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护理[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04)
    • [11].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4)
    • [12].旁正中椎板切开复位技术在腰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10)
    • [13].椎板复位技术在椎管肿瘤术中的临床应用[J]. 安徽医学 2014(06)
    • [14].半侧椎板截取回植在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07)
    • [15].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 实用骨科杂志 2017(03)
    • [16].后路椎板重建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7)
    • [17].经皮椎板间内镜与椎板小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34)
    • [18].椎板作为颈椎前路手术椎间植骨材料的解剖形态学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4(04)
    • [19].上胸椎椎板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J]. 当代医学 2014(24)
    • [20].椎板还纳技术在椎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23)
    • [21].有限元模拟全内镜下精准椎板开窗减压术及生物力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2)
    • [22].杵针结合电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椎板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20(04)
    • [23].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包头医学 2017(04)
    • [24].椎板回植椎管重建内固定术的生物力学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7(24)
    • [25].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L_(4~5)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7(04)
    • [26].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远期疗效分析[J].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9(01)
    • [27].椎旁椎板外缘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03)
    • [28].后路椎板切开成形治疗椎管内肿瘤[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6)
    • [29].自制椎板拉钩辅助器在椎体手术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17)
    • [30].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临床骨科杂志 2016(03)

    标签:;  ;  ;  

    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后腰椎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