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基于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客运枢纽的建设在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方面起着以点带面的作用,客运枢纽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交通换乘功能,因此客运枢纽的建设首先是交通的建设,合理的交通组织是枢纽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目前客运枢纽存在问题的主要方法。本文首先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客运枢纽交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的两个关键:静态布局、动态交通流线。其次根据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的主要内容,将其分为:机动车交通组织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对于客运枢纽机动车交通组织,具体研究了轨道交通、公交车辆、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在客运枢纽的静态布局、规模、衔接方式以及动态流线、运营调度等。对于客运枢纽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研究了有关客流组织的步行通道设计、流线组织、信息服务优化设计,以及有关自行车在客运枢纽的停车布置和进出流线等。最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客运枢纽交通换乘功能建立了客运枢纽交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二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在文章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西安火车站交通组织作为实证研究,提出调整建议,并对西安火车站交通组织做出评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概念及内容分析
  • 2.1 客运枢纽概述
  • 2.1.1 客运枢纽的概念
  • 2.1.2 客运枢纽的发展趋势
  • 2.2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的概念
  • 2.2.1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的定义
  • 2.2.2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的目的
  • 2.2.3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问题分析
  • 2.3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的主要内容
  • 2.3.1 客运枢纽机动车交通组织
  • 2.3.2 客运枢纽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 2.4 客运枢纽各交通方式的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客运枢纽机动车交通组织研究
  • 3.1 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组织
  • 3.1.1 轨道交通站台形式与规模
  • 3.1.2 轨道交通与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模式
  • 3.2 客运枢纽公交车交通组织
  • 3.2.1 公交车停靠站设置
  • 3.2.2 公交车与客运枢纽的衔接组织
  • 3.2.3 公交车流线组织
  • 3.2.4 实证分析
  • 3.3 客运枢纽出租车交通组织
  • 3.3.1 出租车停车场布置和规模
  • 3.3.2 出租车上下客点及停靠方式
  • 3.3.3 出租车流线组织
  • 3.3.4 出租车组织与管理
  • 3.3.5 实证分析
  • 3.4 客运枢纽社会车辆交通组织
  • 3.4.1 社会车辆停车场布置和停车方式
  • 3.4.2 社会车辆停车场交通组织设计
  • 3.4.3 社会车辆流线组织
  • 3.4.4 实证分析
  • 3.5 客运枢纽其它机动车行车流线组织
  • 3.6 客运枢纽运营调度的协调与组织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运枢纽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研究
  • 4.1 客运枢纽客流交通组织
  • 4.1.1 步行通道的设置
  • 4.1.2 旅客流线组织
  • 4.1.3 乘客信息服务优化设计
  • 4.1.4 实证分析
  • 4.2 客运枢纽自行车交通组织
  • 4.2.1 自行车停车布局
  • 4.2.2 自行车流线组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评价研究
  • 5.1 概述
  • 5.2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量化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客运枢纽交通组织模糊综合评价
  • 5.3.1 评价方法简介
  • 5.3.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5.3.3 确定隶属度函数,建立评判矩阵R
  • 5.3.4 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 5.3.5 客运枢纽综合评价步骤
  • 5.4 西安火车站交通组织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6.2 进一步展望和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道路规划及交通工程一体化设计的探讨[J]. 智能城市 2020(03)
    • [2].考虑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 国际公关 2020(04)
    • [3].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J]. 大众标准化 2020(06)
    • [4].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训练教学模式——以郑州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07)
    • [5].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04)
    • [6].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分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09)
    • [7].交通工程进入2.0时代[J].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9(06)
    • [8].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9(12)
    • [9].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10)
    • [10].交通工程新内涵[J]. 中国公路 2018(06)
    • [11].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与交通控制设施协同发展[J]. 汽车与安全 2016(11)
    • [12].交通工程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林区教学 2013(04)
    • [13].浅析线性交通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重点——以高速公路为例[J].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16(04)
    • [14].基于应用型交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 2016(39)
    • [15].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交通世界 2017(Z1)
    • [16].《交通工程》卷首语[J]. 交通工程 2017(01)
    • [17].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0)
    • [18].交通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初探[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11)
    • [19].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门窗 2016(06)
    • [20].浅谈提高交通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J]. 江西建材 2016(16)
    • [21].以持续发展视角为基准分析道路交通工程[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05)
    • [22].交通工程专业学科特点分析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6(04)
    • [23].交通工程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4(17)
    • [24].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分析[J]. 科技展望 2015(07)
    • [25].交通工程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浅析[J]. 科技视界 2015(16)
    • [26].交通工程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J]. 青海交通科技 2015(03)
    • [27].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西建材 2015(22)
    • [28].基于能力培养的交通工程基础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商业故事 2017(04)
    • [29].职业院校交通工程教学改革探讨[J]. 同行 2016(15)
    • [30].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校园英语 2017(01)

    标签:;  ;  ;  ;  ;  

    基于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