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接的工艺特征研究

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接的工艺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使用高效焊接方法是提高焊接效率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焊接速度,需要增加填充金属的熔敷效率。传统GMAW焊接在增大送丝速度的同时伴随着通过焊丝的电流和与通过工件的电流的同时增大,而通过工件的电流过大会导致对工件的热输入过大,影响焊接质量。DE-GMAW焊接方法在既能提高填充金属熔敷效率的同时,又能控制焊接过程对母材的热输入量,合理分配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避免线能量过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高速度高质量焊接。为了进一步研究DE-GMAW焊接方法,改善焊接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焊接系统的熔敷效率与熔敷系数,本文建立了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接系统。通过在试验过程中同步采集电流电压信号和拍摄高速摄像图片,在焊后拍摄焊道截面照片,研究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接系统的工艺特征。焊接系统中有两个熔化极,但仅有一个电弧。主丝为电弧阳极,从丝与工件共同作为电弧阴极。从丝在系统中用于分流,通过主丝的电流一部分流向工件,另一部分流向从丝。利用从丝分流可以减小焊接过程中对工件的热输入,同时还可以利用分流所产生的热量熔化焊丝,提高焊接系统的熔敷系数。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可以实现稳定的焊接过程。主丝的熔滴过渡方式为一脉一滴,一脉多滴或多脉一滴。从丝与工件始终保持短路状态,熔滴过渡方式为连续桥络过渡,可以实现无飞溅无间断的由固态焊丝至液态熔池金属的过渡。焊接过程中熔滴过渡稳定性好,几乎没有飞溅。本文重点研究了主焊机预设值、从焊机预设电压、主丝送丝速度和从丝送丝速度四个因素对通过主丝的电流、通过工件的电流和通过从丝的电流的影响,以及对于主丝与从丝熔滴过渡的影响,对主丝、从丝和系统整体的熔敷系数的影响和对焊道表面成形及焊道截面几何参数的影响,并得出了各个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主焊机预设值和从焊机的预设电压可以调节通过工件的电流和通过从丝的电流的比例,在提高熔敷效率的同时实现对母材的热输入的精确控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高效焊接方法及其特点
  • 1.1.2 高效焊接方法
  • 1.2 DE-GMAW的研究现状
  • 1.2.1 DE-GMAW焊接方法
  • 1.2.2 熔化型DE-GMAW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系统与焊接试验
  • 2.1 焊接试验系统
  • 2.2 焊接试验设备
  • 2.2.1 弧焊电源
  • 2.2.2 送丝机
  • 2.2.3 焊接工作台
  • 2.3 信号采集系统
  • 2.3.1 电信号采集系统
  • 2.3.2 高速摄像系统
  • 2.4 焊接试验设计与基本试验参数
  • 第三章 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接工艺特征
  • 3.1 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系统基本工艺特征
  • 3.2 各参数对焊接电流的影响
  • 3.2.1 主焊机预设值对焊接电流的影响
  • 3.2.2 从焊机预设电压对焊接电流的影响
  • 3.2.3 主丝送丝速度对焊接电流的影响
  • 3.2.4 从丝送丝速度对焊接电流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的熔滴过渡研究
  • 4.1 电弧力与熔滴过渡
  • 4.2 各参数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2.1 主焊机预设值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2.2 从焊机预设电压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2.3 主丝送丝速度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2.4 从丝送丝速度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的熔敷系数与焊道分析
  • 5.1 各参数对熔敷系数的影响
  • 5.1.1 主焊机预设值对熔敷系数的影响
  • 5.1.2 从焊机预设电压对熔敷系数的影响
  • 5.1.3 主丝送丝速度对熔敷系数的影响
  • 5.1.4 从丝送丝速度对熔敷系数的影响
  • 5.1.5 薄板焊接的焊道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丙烯精馏塔热气体旁路法应用偏差分析[J]. 乙烯工业 2019(04)
    • [2].燃气轮机旁路弯管焊接工艺研究[J]. 东方汽轮机 2020(01)
    • [3].旁路作业技术在缩减综合停电时长方面的作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6)
    • [4].核电站汽轮机旁路蒸汽排入装置设计[J]. 东方汽轮机 2020(01)
    • [5].10kV电缆旁路不停电作业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与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5)
    • [6].中压旁路出口温度高分析及治理[J]. 神华科技 2019(12)
    • [7].旁路放风与高硫煤的应用[J]. 水泥技术 2020(04)
    • [8].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旁路的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药 2015(03)
    • [9].浅析临时旁路在氟化工企业安全装置的应用[J]. 有机氟工业 2017(01)
    • [10].渤海某油田F井旁路管腐蚀失效研究[J]. 表面技术 2016(05)
    • [11].适用于“农配网小型化、移动式、集成化旁路作业系统”的研制[J]. 通讯世界 2016(15)
    • [12].无旁路电袋除尘器运行探讨[J]. 能源与环境 2015(03)
    • [13].光旁路技术研究及应用[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 [14].旁路保护的运行及动作处理[J]. 科技传播 2013(21)
    • [15].旁路放风风量的测试计算和理论计算[J]. 水泥 2011(08)
    • [16].泵旁路调节的图解分析[J]. 水泵技术 2010(02)
    • [17].测温旁路稳态仿真计算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15(S2)
    • [18].双丝旁路耦合电弧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旁路熔滴过渡行为的模拟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10)
    • [19].燃机旁路机构阀环端面变形控制[J]. 东方汽轮机 2015(02)
    • [20].应用逆行P波判断隐匿性房室旁路部位[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4(01)
    • [21].浙江省火电厂脱硫旁路开启现状及取消对策[J].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2(05)
    • [22].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压旁路阀振动分析及改进[J]. 发电设备 2012(06)
    • [23].不全潜在性房室旁路的电生理分析[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11)
    • [24].基于图解法的泵旁路调节原理及优化[J]. 电站辅机 2010(01)
    • [25].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冠脉旁路移值术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03)
    • [26].福清1号机组测温旁路阀门改造研究[J]. 科技视界 2016(13)
    • [27].600MW机组增压风机小旁路改造[J]. 电站辅机 2014(04)
    • [28].220千伏旁路带路操作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33)
    • [29].增压风机小旁路技术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03)
    • [30].水泥窑旁路放风技术及余热利用简介[J]. 水泥技术 2013(06)

    标签:;  ;  ;  ;  

    双熔化极单电弧旁路耦合焊接的工艺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